社會進化論中的淘汰機制

時隔多少年,樹上還有一群沒有進化成人的猿類,他們種類繁多,形態各異,在多少年前,當我們的老祖先爬下樹幹用雙腿感受大地的安穩時,它們選擇了繼續就在樹上,我們的祖先應該受過那幫猿類的欺凌,但卻創造了今天繁華的世界,最終,那幫打敗過我們的猴子,至今還是在樹上。

達爾文的進化論對他們絲毫不起作用,只是因為它們覺得一成不變會帶來長久的安穩。就像是偶而有人會說懷念從前的某個年代,夜不閉戶,各種純天然。殊不知那個夜不閉戶的年代,家裡除了幾件不值錢的家當還能有啥?那些純天然的產量如何能保證我們溫飽?這個世界如果沒有防腐劑,如果沒有食物添加劑我們可能都要去種地農耕,才能不被餓死。

進化是件有趣的事,無論是動物還是這個社會,都在悄悄的進化,我們建立法規制定道德的底線,其實都在規避一些沒進化完整的蠢猴子做出傻事。路上開車的司機,如果總是不顧交通法規不顧及他人生命,不是早早去見達爾文就是被法規懲罰,所以路上能看到的司機基本都是三觀比技術好的。開飛機的飛行員,如果稍微有一些危及飛行安全的行為都會被吊銷飛行資格。社會法制越完整,約會約束人類的一些危險行為,表面上看有些人沒有被約束,但長久來說只是時間的問題,因為社會的淘汰機制伴隨著社會的進化論無處不在,它總是潛移默化的進入任何企業,體制,乃至國家。

社會進化淘汰機制的強度,靠的是道德底線的高低,如果一個社會民眾道德感很高,那麼社會淘汰機制的強度就會很大,任何做出違規的人都會受到社會壓力和輿論導向的抨擊,直至受到懲罰。如果民眾道德感很低,那麼腐敗盛行,任人唯親的行為很難收到約束。企業也是如此,一個良好的企業如果有一個高標準的道德底線,那麼這個企業的管理者有可能是行業內的精英,而企業也會在正確價值觀導向的引領下走向輝煌。

由此可見,社會進化論對一個社會的發展,或者一個企業的發展趨勢,都有著至關重要的聯繫。對於我們個人而言,良好的心態勝和對自身的磨練,在當今這個和諧的社會里終究會提現自己的價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