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FF廣州·設交圈 | 從冰與火間行走歸來、這場直播嗨了

CIFF廣州·設交圈 | 從冰與火間行走歸來、這場直播嗨了
CIFF廣州·設交圈 | 從冰與火間行走歸來、這場直播嗨了

行走在冰與火之間,“設計女神”鄧麗司在發現設計創作靈感的同時,也豐盈著跨界的設計思維:以理性去解剖空間結構、用感性來體悟客戶情感。

CIFF廣州·設交圈 | 從冰與火間行走歸來、這場直播嗨了

4月24日,CIFF「設」交圈·設計師公開課的直播間,迎來了被業界稱為“行走的設計女神”、C&C壹摯設計集團創始人及藝術總監 鄧麗司老師,她圍繞“設計的冰與火之歌”這一主題,分享她的環球旅行見聞以及得益於旅途經歷的設計思考。

CIFF廣州·設交圈 | 從冰與火間行走歸來、這場直播嗨了
CIFF廣州·設交圈 | 從冰與火間行走歸來、這場直播嗨了

△ 部分截圖新浪家居等直播間

直播消息傳出,當即便引來設計圈內的廣泛關注。多個媒體平臺並機直播,全網累計錄得362,438人次的觀看量,互動點贊也是群情洶湧;抖音直播間更是高朋雲集,多位大咖設計師包括唐忠漢、黃全、莊瑞安等明星設計師相繼進入直播間、全程觀看。

CIFF廣州·設交圈 | 從冰與火間行走歸來、這場直播嗨了
CIFF廣州·設交圈 | 從冰與火間行走歸來、這場直播嗨了CIFF廣州·設交圈 | 從冰與火間行走歸來、這場直播嗨了
CIFF廣州·設交圈 | 從冰與火間行走歸來、這場直播嗨了

△ 直播現場

打磨無止境

“資深處女座”辦公室大揭秘

CIFF廣州·設交圈 | 從冰與火間行走歸來、這場直播嗨了
CIFF廣州·設交圈 | 從冰與火間行走歸來、這場直播嗨了

C&C壹摯設計的總部,位於廣州的創意產業園區內,佔有三層樓的辦公面積以及頂樓的一個天台。

CIFF廣州·設交圈 | 從冰與火間行走歸來、這場直播嗨了
CIFF廣州·設交圈 | 從冰與火間行走歸來、這場直播嗨了CIFF廣州·設交圈 | 從冰與火間行走歸來、這場直播嗨了

一層的前臺背後,是一個超大的選材工作室,集合了軟硬裝建材的樣品,可以說是設計師的理想選品庫了。同時,也陳列著C&C的作品模型以及鄧麗司老師收藏的一些藝術家作品。

CIFF廣州·設交圈 | 從冰與火間行走歸來、這場直播嗨了CIFF廣州·設交圈 | 從冰與火間行走歸來、這場直播嗨了

位於建築中部的是串聯多個樓層並引入天光的柱形樓梯,“白晝時,陽光從天窗傾斜下來,非常有意境和趣味;為了引入這些自然光照,我們特意把窗戶的設計擴大”,鄧麗司老師在導賞中介紹到,二層是主要的辦公區,直播時仍有不少設計師小夥伴在加班中。

CIFF廣州·設交圈 | 從冰與火間行走歸來、這場直播嗨了

“這邊放的是川美一位老師的作品,名叫‘給兔子一個擁抱’,藉此我想表達一種溫暖的感覺,也給同事們一個擁抱,所有同事都連成一個整體,也是我們的工作狀態。”

CIFF廣州·設交圈 | 從冰與火間行走歸來、這場直播嗨了CIFF廣州·設交圈 | 從冰與火間行走歸來、這場直播嗨了

鄧麗司老師的辦公室在三樓,和日常會客室連在一起。室內陳設井井有條,看得出主人的處女座特質,其中不少是她旅行時帶回來的紀念品,如來自荷蘭阿姆斯特丹的黑膠唱片、裡面錄有那座城市的聲音,在上海旅行時入手的建築模型,最特別的就是她從西班牙一箇舊貨集市上淘回來的古董打字機,“這雖然是老古董,但都可以正常使用的。我喜歡收藏這些打字機,以後可以開一個古董打字機的博物館了。”

行走不停歇

旅行是設計師的生活必需品

辦公室的陳列如同一個小型的環球藝廊,讓國籍不同的物件同居一室,考驗著設計師的功力,也考驗著設計師的眼界與格局。鄧麗司說:“每次旅行對設計師來說,都是一種啟發和充電,更多地打開自己的眼睛和心胸,讓自己得以從一個全新的角度去審視工作和人生,從而得到不一樣的感受。”

CIFF廣州·設交圈 | 從冰與火間行走歸來、這場直播嗨了

去年的兩次極致之旅,是鄧麗司老師在直播中分享的“重頭戲”。首先是南極之旅,在觀賞到震撼的自然之美前,必須忍受超長時間的移動距離,“整個行程光坐飛機就要33個小時”,但一切都是值得的。

CIFF廣州·設交圈 | 從冰與火間行走歸來、這場直播嗨了CIFF廣州·設交圈 | 從冰與火間行走歸來、這場直播嗨了
CIFF廣州·設交圈 | 從冰與火間行走歸來、這場直播嗨了

“我這次旅行是很幸運的,遇上了難得的大晴天,看到‘平頂冰川’,連綿不絕的大跨度冰川長達幾公里,感受到大自然的奧妙之處。”

CIFF廣州·設交圈 | 從冰與火間行走歸來、這場直播嗨了
CIFF廣州·設交圈 | 從冰與火間行走歸來、這場直播嗨了CIFF廣州·設交圈 | 從冰與火間行走歸來、這場直播嗨了
CIFF廣州·設交圈 | 從冰與火間行走歸來、這場直播嗨了CIFF廣州·設交圈 | 從冰與火間行走歸來、這場直播嗨了

旅程中,還有不少企鵝、鯨魚等自然生靈的接觸機會,只是這些近距離的觀察也觸發了老師對環境保護的思考,“因為全球氣候變暖,可供企鵝棲息的冰川越來越少,看到不少企鵝都是在泥巴里活動的,身上都是髒髒的狀態,看著很心酸。這種天堂一般的景色,真的需要我們共同努力去保護好!”

CIFF廣州·設交圈 | 從冰與火間行走歸來、這場直播嗨了CIFF廣州·設交圈 | 從冰與火間行走歸來、這場直播嗨了
CIFF廣州·設交圈 | 從冰與火間行走歸來、這場直播嗨了

從世界盡頭的南極歸來,鄧麗司的第二個旅程分享瞬間將興奮點燃。在美國沙漠腹地中舉行的火人節,每年僅存在一週,過後即焚、不留痕跡。

CIFF廣州·設交圈 | 從冰與火間行走歸來、這場直播嗨了
CIFF廣州·設交圈 | 從冰與火間行走歸來、這場直播嗨了

但卻成為一個全球標誌性的節日,不同種族、國籍、文化背景的人們聚集在此,宣揚著”共享、給予、表達“的人性善意,”這裡非常魔幻,是一個烏托邦一樣的地方”。

CIFF廣州·設交圈 | 從冰與火間行走歸來、這場直播嗨了
CIFF廣州·設交圈 | 從冰與火間行走歸來、這場直播嗨了

頂尖的藝術家展出著自己的巨型藝術裝置,“白天的時候怎麼拍都像是魔幻電影中的場景,我特別喜歡沙塵暴來臨時的狀態,彷彿進入另一個世界”。著裝奇異的參與者們也特別有意思,儘管語言不通,但都非常容易形成交流、很友善。

CIFF廣州·設交圈 | 從冰與火間行走歸來、這場直播嗨了

旅行與設計的關係是互生的,“如果設計師不懂生活,則沒辦法理解更高層次的設計”,鄧麗司老師在旅行分享結束時說到,自己的不少作品都是受到旅行中看到的一些場景而啟發的,這像是“源源不斷地給我提供靈感和能力”。對她來說,行走是一種力量,這個力量作用於生活、也作用於設計工作,每一次“行走”都會讓自己得到不一樣的昇華。

設計靈感常在線

因經歷的每一步都作數

旅行、行走,打開設計的眼界,讓設計做得更好。而“冰與火”之間的穿行旅程,最終是如此投射於老師的設計作品中。

CIFF廣州·設交圈 | 從冰與火間行走歸來、這場直播嗨了
CIFF廣州·設交圈 | 從冰與火間行走歸來、這場直播嗨了

“這個私宅作品,我給它起名為‘倚光而居’,在色彩體系、材質面料以及藝術品細節中,融合了來自不同國度的旅行靈感。”

CIFF廣州·設交圈 | 從冰與火間行走歸來、這場直播嗨了
CIFF廣州·設交圈 | 從冰與火間行走歸來、這場直播嗨了CIFF廣州·設交圈 | 從冰與火間行走歸來、這場直播嗨了
CIFF廣州·設交圈 | 從冰與火間行走歸來、這場直播嗨了CIFF廣州·設交圈 | 從冰與火間行走歸來、這場直播嗨了
CIFF廣州·設交圈 | 從冰與火間行走歸來、這場直播嗨了CIFF廣州·設交圈 | 從冰與火間行走歸來、這場直播嗨了
CIFF廣州·設交圈 | 從冰與火間行走歸來、這場直播嗨了

△ 鄧麗司老師案例作品

整個項目充分挖掘自然光照的射入面積,而這種對自然光的應用來自鄧老師此前的斯里蘭卡旅行,在當地,她看到不少傳統建築在自然採光、自然通風的應用率達90%以上,實現了自然與室內環境的融合,她將這種手法移植於家居設計,變成融合室內活動的藝術表達形式。

CIFF廣州·設交圈 | 從冰與火間行走歸來、這場直播嗨了
CIFF廣州·設交圈 | 從冰與火間行走歸來、這場直播嗨了CIFF廣州·設交圈 | 從冰與火間行走歸來、這場直播嗨了
CIFF廣州·設交圈 | 從冰與火間行走歸來、這場直播嗨了

△ 鄧麗司老師案例作品

而對“房子不等於家”的思考,也讓她在項目設計中更關注居住者的生活方式,採用與樣板房設計不同的思路,讓空間具有“可生長”能力,“隨著時間的推移,在這個房子裡面會產生各式各樣的痕跡,讓空間似乎與居住者共同成長”。溫馨、舒適的“家”的回憶,是鄧麗司在作品中希望表達的狀態,“我要為朋友打造的不僅僅是一個展示空間,而是一個‘家’”。

設計師公開課

互動Q&A

Q1:對設計師來說,您推薦去哪裡旅行呢?

鄧麗司 :好的地方其實很多,就我個人而言會比較推薦去日本,這也是對我影響比較大的地方。日本出現了不少建築大師,他們創作的一些空間對我的設計有著不少的啟發。除了建築以外,還有不少優秀的、業內領先的產品設計、工業設計作品。而且日本距離相對較近、成行方便,我以前經常去日本,頻率最高的時候一年可能去三四次。特別推薦的是日本瀨戶內海邊上的直島、一個小漁村,那裡會定期舉辦藝術展,像安藤忠雄、草間彌生等作品也在此長期展出。

Q2:去參加火人節,有什麼建議嗎?

鄧麗司 :很多趟旅行前,我都沒有做太多的準備。但火人節確實要另當別論,希望大家真的去之前要做好心理建設,因為那裡不是都市,環境相對惡劣。我去到的前三天,真的有點絕望,當地水資源相對缺乏、不能洗澡,最多隻能擦一下臉,這對於有潔癖的處女座來說是非常糟糕的境況。而且,每天都有沙塵暴,加上高溫暴曬,生存環境特別不好。照片上看起來很酷炫,實際上背後要忍受很多痛苦的過程。所以,建議大家出發前要多做攻略、多瞭解火人節的實際情況以及自己想看的藝術內容,不要光憑運氣,避免錯過精彩。

Q3:如何看待今後的家居設計潮流趨勢呢?

鄧麗司 :對於潮流趨勢,我認為是需要設計師去引領的。每年底都會有不少設計機構、設計大咖出來做年終總結和來年的預測。但今年的情況太變幻莫測了,因為疫情的出現,大到全球經濟、小到我們生活的日常行為習慣都發生了變化,在家的時間增長、與家人朋友的溝通方式也有所不同。

因而,我認為之後家居設計會更轉向關注安全性、共享性、人性化等,今年團隊也會重新發掘研究方向,如共享和智能化應用等技術,把生活所需的功能都集合到一個體系中,譬如滿足在家辦公的需要等。作為設計師,我們是要隨著人們的生活習慣的改變而變化的,從人的自身出發,迴歸生活的本質,對家庭、事業、生活環境進行善意的表達。找到居住者真正需要的,才是設計的意義所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