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民工是否應該回到農村?

張品19新農人


這不是農民工能夠選擇的問題,而是,這個時代需要農民工在哪裡,農民工個人想去哪裡,農民工又能去哪裡,三個問題組成的綜合性問題。

其核心問題還是家庭經濟能力問題,如果經濟尚可,甚至財務自由,農民工應該去哪?就變成了“農民工想去哪”的問題了。

如果經濟一般,負擔又重,那他就沒得選擇,時代需要他在哪,他就得在哪。

在任何時候,農民工和農民,都是最應該得到全社會“善待”的群體。

生活環境剝奪了他們享受優質教育的機會,剝奪了他們獲取更大視野的機會,但他們肯吃苦,渴望改變命運的強烈願望,支撐著他們面對,艱苦,髒汙,有毒有害,的工作環境,仍能坦然自若的接受。

如果你哪天遇到農民工,請善待他們。






西氨城


我就是農民工。我們都知道現在的農村和以前的農村相比較,那就是天壤之別。自改革開放以來農村的面貌也是日新月異。我也在外務工,在我身邊有來自千里之外的農村人,大家都是為了生活。

就在最近幾年,出現了許多的農民工回農村老家的現象,他們回到農村做什麼呢?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年齡增長身體有點吃不消了不適合繼續務工,城市的高樓大廈的一磚一瓦離不開農民工的汗水!這些都是用年輕的體力換來的!

還有現在的務工出現了年輕化。不像以前農民工的需求量很大!工作也很輕鬆不需要什麼技術,只要能吃苦耐勞就可以,這些重活會傷害身體的。在城市越來越多的工廠裡,很多已經引進了全自動的機械,對農民工的需求量越來越少,好多無工可打的就選擇回到農村,在農村尋求機會在就業,

當然瞭如果習慣了城市生活節奏,並且喜歡呆在城市裡的環境中,那必須有生活的資本。其實很多地區都鼓勵農民工在城裡買房,回到農村也屬自己自願的。


蘇北農園


農民工是我國改革開放後,賦予進城務工農民的特殊名詞。幾十年來農民邊種地邊務工,在交通、城建、商業、工礦企業、服務等行業也不斷地發展壯大了自己,有大部份有本領、有能力的已經融入到城市生活。還有部份正在更進一步地向城市靠近,這是我國經濟發展由農業向工業發展轉型的必然趨勢,農民工也不再是農民工了,已經成為一個名副其實的工人一部份,工業發展也離不開他們。

至於是否應該回到農村,我認為一是看工業發展形勢和國家政策,二是看各個農民工的自身情況能否適應融入城市。再說農業也已不再是過去傳統的種植模式,已經在向高科技、現代化發展,提倡造就一代有技術的新型農民,搞租賃農業,也不論是城市居民還是農村居民,只要願意都可以到農村搞租賃經營農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