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边有个小卖部》‖一部故乡的民谣,唱着刘十三,和我们。

写给离开我们的人,

写给陪伴我们的人,

写给每个人心中的山和海。

《云边有个小卖部》‖一部故乡的民谣,唱着刘十三,和我们。

起初知道这本书时,看过各种书评,有人说,情节过于夸张,有人说情节过于平淡,没有亮点。了解到这本书还有一首歌,叫《刘十三》,听着歌立刻有了画面感,几经纠结,还是决定读一读。其实,夸张也好,平淡也好,总有一个点仿佛是自己的投影,总有一句话会让人产生共鸣。情节的夸张是小说该有的设计,而情节的平淡,也正是我们生活的写照。

《云边有个小卖部》‖一部故乡的民谣,唱着刘十三,和我们。

这本书,是悲伤还是希望,我不好说。悲伤在于刘十三最终失去了最爱他的外婆和程霜,希望在于刘十三终于回到了小镇,真正成为了一个大人。

《云边有个小卖部》,也许不是一本书,而是一部故乡的民谣,它唱着刘十三,唱的,又何尝不是我们。

《云边有个小卖部》‖一部故乡的民谣,唱着刘十三,和我们。

在大多数人心中,自己的故乡后来会成为一个点,如同亘古不变的孤岛。

外婆说什么叫故乡,祖祖辈辈埋葬在这里,所以叫故乡。

  • 小说开头,刘十三还是个在城里打拼,卖保险的成人,七十岁的外婆开着拖拉机,将喝醉的刘十三从城里绑了回来,一来一去两百公里路。不知道什么时候起,很多事情已经很多年。镜头一转,回到了刘十三的童年,那个老砖旧瓦,绿树白墙,缓缓流淌一个小镇的少年时光。单亲家庭的刘十三从小和外婆一起生活,外婆的收入来自莺莺小卖部。刘十三有一个神圣的本子,第一页是妈妈留给自己的话,自第二页开始,刘十三写下自己的计划,完成一条就打一个钩,所有的计划都是第一页目标的准备,他按计划好好学习,为了考上清华北大,到妈妈说的大城市去。总有一天他会忘记泥土的脚感,忘记现在纷飞的草叶。他要看看,那个大城市是不是美得不像话,比院子里那棵桃树还美,美到去了就再也不想回来。
    后来被外婆带回云边镇,刘十三又回到了一种温馨又从容的生活节奏。

谁的童年不是一个刘十三呢?也许是电视剧看多了,总想着长大后去繁华的大城市,做个好厉害好厉害的人。长大后,即便如愿到达了所谓的大城市,那个泥土般的小镇,却又成了我们最想要回去的地方,那一方静谧和人情味,才是我们最难达成的臆想。故乡就是这样,小时候拼命地想要离开,离开了却又想回去,如此矛盾。

《云边有个小卖部》‖一部故乡的民谣,唱着刘十三,和我们。

原来世界上很多事情不是你有计划、有毅力就能做到的。

他靠一本写满幻想的笔记本去习惯痛苦。

  • 牛大田逃学辍学不学,荒废无度,结果没考上重点高中。刘十三为着自己的目标,补习复习,刻苦顽强,同样没能考上重点高中。他一直相信只要他还没有毕业,下次就能考好。正如赌徒没离开牌桌,因为手里还握着筹码,那么刘十三手里也握着时间。可最终高考分数下来,刘十三依旧没有考上清华北大。他乘着开向京口科技大学的大巴,合上笔记本,打开了真实的人生。毕业后经过房东阿姨的介绍,刘十三在保险公司工作。身处四个月试用期的刘十三到处奔走,毫无建树。最终还是被外婆带回云边镇,在小镇卖掉了一千零一份保险,完成了那个输了就会一无所有的事情。

还记得你小时候的梦想吗?大概谁都有一个北大清华梦吧!我们总是计划着,计算着。计划着奔向目标的过程,计算着离目标的距离。小时候,大概努努力就可以拿到100分的考卷,越长大,能靠努力完成的事情也越来越少。我们总是不甘心,挣扎着,就好像再挣扎一下就可以了,后来我们还是不断地劝说自己,向现实妥协。你,已经尽力了!再感叹一句:万般皆是命,半点不由人。也许,一切就真的是最好的安排呢?其实,虽然结果差强人意,可是你努力的样子,永远是那么让人着迷。正如哈维尔所说:

我们坚持一件事情,并不是因为这样做了会有效果,而是坚信,这样做是对的。

《云边有个小卖部》‖一部故乡的民谣,唱着刘十三,和我们。

以前想想自己的人生还能哭,后来只能冷笑。

  • 曾经镇上数一数二的美女毛婷婷,如今也变成了以哭丧为职业的妇女。她被生活和自己不成器的弟弟累到体无完肤。不知是看透了,还是因为万般的无奈。面对现在的生活,和被生活推着走的自己,那种无力感,也只能冷笑。
《云边有个小卖部》‖一部故乡的民谣,唱着刘十三,和我们。

人和人之间舒服的关系,是可以一直不说话,也可以随时说话。

人与人的相处,就从废话开始。

  • 那个夏夜,刘十三,程霜,球球三人围着酒精炉坐在船上,一声不吭,但他们的表情都那么松弛休闲。以前一旦场合沉寂,刘十三都试图说些什么,他怕冷场。但是那晚,尽管三人不说话,时光还是像流水般流过,那样惬意。

A和B曾是好朋友,平时各忙各的,也不怎么联系,B的男朋问:你和A这么久没联系,你们还好吗?B不解,不联系就不好了?其实,平时不联系,但放了假,A和B却有说不完的话,从来没有因为各自的新圈子而疏远。有些人就是这样,外人看来,我们已经很少联系,只有自己知道,彼此才是处的最舒服的人。有些人,曾经扬言要做一辈子的好朋友,可是后来,没有吵架,没有分歧,就那样平平淡淡地散了。你依然是我的好朋友,只是不知下次见面该说些什么。真正的分别,没有长亭古道,没有劝君更尽一杯酒,就是在一个清晨,有些人就留在了昨天。

《云边有个小卖部》‖一部故乡的民谣,唱着刘十三,和我们。

“王莺莺,你怎么才来?”

“外婆你怎么才来啊?你到哪里去了?你怎么才来?”

  • 外婆在半年前去了县城的医院,查出了肝癌晚期,医生说还有半年的时间。她觉得来不及了。七十多岁的外婆准备好柴油,来回两百公里路,开着拖拉机。中间休息了四五次,开到黄昏。入夜后兜兜转转,才找到外孙说过的地址。刘十三因为爱情和事业的苦痛,喝得酩酊大醉。他那样模糊的看着外婆咧着嘴说王莺莺,你怎么才来呀?外婆眼泪唰的掉下来,她不明白自己那么要强的外孙怎么蓬头垢面一塌糊涂的样子。当晚外婆和刘十三喝酒,外婆告诉刘十三:“年轻的时候就要走的远远的,吃好多苦,你怕什么,家里有人,我老太婆在,你就有家,闯得出去回的了家才是硬邦邦的活法!”等刘十三睡着,外婆将流失三的行李捆成一包一包,慢慢搬到了拖拉机上,将醉成一滩烂泥的刘十三,背到楼下,背上拖拉机。七十岁开着拖拉机,近乎一日一夜,整个后背都湿了。刘十三不知情地,在小镇陪外婆度过了最后的时光。腊月二十三,外婆走了。

读到这里,不禁眼眶湿润。我怎么也没想到,开头写的那个精神矍铄,叼着卷烟,开一辆拖拉机纵横山野的外婆就这么走了。生老病死是人之常情,可一个人的离去,也带走了另一个人的精神寄托。每个人的背后,永远有一个港湾,有她在,一切都还有转机。生活再累,总有一个人会替你收拾情绪的烂摊子。

《云边有个小卖部》‖一部故乡的民谣,唱着刘十三,和我们。

有些人刻骨铭心,没几年会遗忘,有些人不论生死都陪在身旁。

希望和悲伤都是一缕光。

  • 那个叫牡丹的女生,是刘十三在麻辣烫店一眼就认准的人,牡丹转校去了南京,刘十三为了牡丹,甚至想要考研去她的城市——南京,小心翼翼的爱却换来了一段连平淡都算不上的爱情。刘十三一直放不下牡丹,一次玩真心话,程霜连续三次,问刘十三:“做女朋友的话,我跟牡丹你选谁?”每一次,刘十三都坚定地回答:“牡丹!”在一次与程霜的闲聊中,刘十三走神儿了,程霜开玩笑说是不是在想牡丹?刘十三一怔,牡丹这名字陌生起来了,他以为刻骨铭心,永世不忘的人已经不在记起。他也不知道上次想起牡丹是什么时候,他忘记牡丹忘记的天数多了。原来他并不如自己想象般深情,也不如自己所想般颓废,真正的刘十三,一直在努力活下去。这次闲聊中他才得知。程霜是不能出医院的,她这辈子就出过三次,她与刘十三每一次的相遇看似是那么不经意,那么巧合。然而每次冒险,都为刘十三而来。

刘十三的第一场爱情就如同冬至的那场雪,雪化了,留下一片湿漉漉的回忆,等太阳再次升起,大地还会洒满阳光,不再潮湿。而那个小时候遇见的,说不定明天就会死的少女,却一直在刘十三的身旁,在她熄灭之前,给了刘十三一缕光。

全文以程霜的字结尾,刘十三又该如何去经营没有外婆和程霜的人生呢?

每个人心底都有一个云边镇,

每个人身后都有一个王莺莺,

每个人眼前都有一个程霜,

这是刘十三的小镇,你的小镇在哪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