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皇帝的名字後來怎麼不避諱了?

用戶3729490148


清朝的皇帝都是需要避名諱的,而光緒和道光都是皇帝的年號,他們的名字分別是愛新覺羅·載湉,愛新覺羅·旻寧。廟號是清德宗和清宣宗,而廟號和年號這些是不需要避諱的,只有名字是需要避諱的。

避名諱有一個發展變化的過程。第一個階段就是天順、天命、天聰,也就是太祖、太宗、世祖這三朝名字沒有避諱。

努爾哈赤朝在考進士時,“努爾哈赤”可分著寫不避諱;“皇太極”這三個字考試的時候,寫也不用避諱;順治的名字叫“福臨”,寫的時候也不避諱,不過有所變化,在官書中出現以上人名,需要蓋黃籤,但不用改字。

這個原因,就是清朝初期主要是滿洲文化,漢化不是很深。所以不是特別嚴格強調皇帝名字的避諱,這是第一個階段。

第二個階段,就是康、雍、乾三朝,康熙、雍正三朝大量接觸了漢族的文化,特別是儒家文化,就實行皇帝的名諱,就是牽扯到皇帝名字的時候,要避諱,讀音、寫字都要避諱。

譬如說康熙,康熙的名字叫“玄燁”,就是這個“玄”字在康熙年間,凡是寫“玄”字皆需要避諱,假如考進士科的人不避諱就影響其考試前程,玄燁二字皆不可直書。

雍正也一樣,主要有三個方面的體現。

大家知道雍正的名字叫“胤正”,就是個“胤”,趙匡胤這個“胤”,雍正朝“胤”字不可以這麼寫,康熙朝可以,雍正朝不可以,那怎麼寫呢?把最後那一筆諱了,最後這一筆不寫,他“胤”“正”兩個字,還有“正”字呢?“胤?”正式寫的時候,“胤”最後這筆諱缺,“正”最後這點諱缺,不能寫,這是針對普通士庶百姓而言的。

對於官員,要求還要更深一層,比較出名的“科場案”,就是因為觸及皇帝名諱,而被雍正皇帝下令革職查辦。當時某省學政出了個題目叫做“維民所止”,結果被人誣告為謀反,致使主考官失官坐死。這個“維”被人稱作雍正的“雍”字去頭,這一下招致雍正帝震怒,認為僚屬藐視皇權,因此嚴令申斥。可見,當時皇帝對名諱多麼重視。

針對皇親則有另一套舉措,比如皇兄弟。他那幾個兄弟都不叫“胤”呢?雍正時候做一個特別規定,這個“胤”字只許雍正用,他幾個兄弟凡是這個“胤”字都改成“允”字使用,這樣就達到避諱的目的,這是雍正朝。

乾隆朝,乾隆的名字叫“弘曆”,就是這個“弘”,乾隆朝“弘”字是不可以這樣寫的。以前有個書院叫“弘達學院”,發達的“達”,它就沒這個點,當時看到並不明白,這個字怎麼沒這個點,那時侯很小,後來大了就明白了,它把這個諱給避了,避諱,“歷”字也換一個寫法,這是康、雍、乾這三朝皇帝的避諱,就是缺末筆。

第三個階段就是嘉道,嘉慶的名字叫“永琰”,道光的名字叫“綿寧”,在這個時候,乾隆做了一個規定,他按漢族的排輩,大家知道孔子的後裔不是排輩嗎!孟子的後代不也排輩嗎,乾隆說愛新覺羅的後代要排輩,他就給排了,從乾隆以後“永、綿、奕、載”,“溥、毓、恆、啟”是後加的,凡是乾隆兒子輩都得帶“永”字,孫子輩都得帶“綿”字,一代一代往下推,底下問題就來了,那乾隆的兒子是“永”字輩,乾隆的繼位人就是嘉慶,他的名字叫“永琰”,乾隆就考慮一個問題,這個“永”字是經常寫的,經常用,那天下所有的“永”字避諱起來這事情就比較複雜,乾隆想了個辦法把這個“永”字改了,改成“?琰”,這個字不常用,避諱起來就簡單一點。

但是在寫的時候,還要避諱末一筆,“琰”字也要換一個寫法,就是比完全天下所有人都避諱的“永”字就相對來說簡化了一點,這是嘉慶。道光,道光大家知道道光他是屬於“綿”字輩,“永、綿、奕、載”,“綿”字輩,皇帝又說了“綿”是老百姓衣服裡頭必須用的字,經常用的字,那天下所有“綿”字都避諱的話,就比較複雜,說改一下,皇帝把這個字變通一下,變成一個不常用的字,音相近,而後改寫。

第四個時期,就是鹹、同、光、宣,咸豐大家知道叫“奕?”,“永、綿、奕、載”,“奕?”,這個時候又簡化了,皇帝的名字是兩個字,奕?,第一個字不避諱了,就避諱第二個字,就避諱這個“?”字,“?”字怎麼避諱呢?就缺末筆,最後這一筆不寫了,諱缺,叫避諱,把它缺這一筆,就寫成奕某就可以了,這是比原來又簡化了一點。

皇帝的名諱在當時來說造成很多的不便,當時有人因為疏忽了,忘了避諱,有的遭到申斥,有的遭到革職,考試的落第,甚至有論斬之罪。但是從學術研究角度也有好處,你譬如說康熙皇帝叫“玄燁”,這個“玄”字,康熙前天命、天聰、順治都不避諱,第一次出現避諱是康熙朝,所以先出現避諱“玄”字。

某學術著作中出現了“玄”字多處,被認為是清朝時期,那麼判定這本書不會遲於康熙年間出版,上限是康熙年間,下限不會低於光緒、宣統,因為這些帝王諱名在清朝整個後繼之君之中均需要避諱。

另外對歷史的瞭解很有用。譬如說皇宮的後門,明朝叫做“玄武門”,“玄”字和康熙玄燁的“玄”犯了避諱,所以改“玄武門”為“神武門”,是康熙年間的事情。道光皇帝名字叫綿寧,這個“寧”字犯了道光皇帝名諱了,所以道光朝改“廣寧門”為“廣安門”,那就可以斷定“廣寧門”改“廣安門”,時間應當在道光朝。

所以瞭解皇帝的名諱,對研究歷史、對研究版本、研究文物都是有用的,最主要的就是在影視劇當中這些皇帝的廟號、諡號、年號、名字不能混用。


漫話國史


你好,我是左擔道,很高興回答您的問題,喜歡幫關注哦。

避諱是歷史上中原文化的一種:對尊長、君主直呼其名,意味著是對長輩,君主的不尊重。

清朝入關之前的文字都是滿文,所以清朝的前幾任皇帝,對名諱並不是很嚴格的。直到康熙的時候,康熙意圖融入當時的漢文化,以便於統治。對皇帝名字的避諱也引用了過來。而且那時候還是相當嚴格的,比如雍正時期,發生的查嗣庭定,就是關於名字避諱的一起文字大案,最終鬧得家破人亡。

中原文化在某一方面講代表的是中國傳統文化。中原文化是世界上持續時間最長的文明,其璀璨的文化,不僅影響著中國,而且也影響著世界。其體現出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的生命力,以及非凡的創造力和強大的凝聚力。

但是中國文化,在歷史漫長的長河中,也顯示著某些僵化的部分。尤其到了清朝末期,西方國家文化的入侵,是伴隨著先進的洋槍大炮湧入中國的。而在這個過程中,滿清權貴為了維持自己的統治,甚至不承認、不接受西方先進的文化,而拒絕改變。最終導致了清朝的覆滅。

之所以談了這麼多,看似與名字避諱不相關,但實際上,名字避諱實際上是清朝文化,從無到接受到拒絕改變的過程中的一部分。由於清朝後期,西方文化已經滲入,而且在西方的洋槍火炮中,喪失了威嚴。那時候的人,或多或少已經受到西方文化的影響,變得相對開明瞭起來。也就演變了後來的新舊文化的相爭。

因此清朝後期的皇帝,名字不再避諱。實際是受到西方文化的影響。也是當時中國文化,在與西方文化博弈中,處於劣勢的一種表現。

希望我的回答能令您滿意,滿意幫點贊哦!謝謝


左擔道


簡單來說,是因為避諱規則的演變。


所謂避諱,就是避開名諱,普通人在使用尊者和至親的名諱時,不能直呼、直寫,要麼換成其他字,要麼缺筆等等。

這一制度在先秦時期就已經建立,重視禮制的儒家更是將其系統化成為一條準則,孔子在作《春秋》時就嚴格遵照這條準則,《公羊傳》解釋為“

春秋為尊者諱,為親者諱,為賢者諱。

皇帝自尊為天子,圍繞他的避諱自然是這一制度的核心,但這項制度卻不是一直嚴格的。從先秦時期一直到清末,避諱制度的鬆緊始終隨著時代的變化而變化,有時松到只要不直呼皇帝全名即可,如果皇帝是雙字名,只要雙字不連用,那就沒事;有時又緊到同音字都要避諱。

就清朝而言,避諱情況可以分四個階段。


太祖、太宗、世祖三朝:簡單粗暴

太祖努爾哈赤、太宗皇太極和世祖順治帝福臨三朝是清朝的建立階段,大多數時間都是在關外,雖經漢化,但卻不徹底,比如三帝的名字,前兩位都是純粹的滿語音譯,福臨也是滿語,不過已經有漢語的意蘊。

這時期的避諱也是簡單粗暴,以前不講究直呼名諱的檔案之類,拿黃布條把皇帝的名諱遮擋住即可,入關後講規矩了,提到皇帝名諱,滿蒙字母改一下,漢文缺一下筆就行。

至於皇帝的兄弟以及他們本人,自然是不用改名字的,因為他們的同輩名字也都是滿語,沒有避諱的必要。

聖祖、世宗兩朝:漸趨嚴密

聖祖康熙帝名玄曄,這是實實在在的的漢名,漢文避諱的規矩一下子多了起來,加上康熙帝也是個講究的主,對避諱頗為看重,連一千多年前的唐玄宗都要改成唐明皇。


在康熙朝,“玄”字需要缺筆,“曄”需要改寫成“燁”,滿蒙則用類似讀音、拼寫方式不同的方法避諱。

順治帝給兒子取名時並沒有考慮字輩,諸皇子的名字不帶重複的,所以康熙帝並不需要給兄弟們改名,但到了他兒子世宗雍正帝可就不同了。

康熙帝在世時給子孫們定下了字輩,首先由他的兒子們使用“胤”字輩,當皇四子胤禛登上皇位成為雍正帝以後,他需要解決的一個問題就是自己的兄弟們如何避諱。

對兄弟們一向苛刻的雍正帝自然不客氣,很快下令把兄弟們的“胤”字改成了“允”,滿文寫法同時更改,保證與他的名諱不重樣。

高宗、仁宗、宣宗三朝:皇帝主動

似乎是為了標榜與父親的不同,高宗乾隆帝弘曆對近支宗室頗為善待,在改名避諱上全盤推翻父親的經驗,沒有讓兄弟們把“弘”字改掉,只是同輩使用的“弘”字需要缺筆,以示區分,滿文則拼寫略微改動。


仁宗嘉慶帝繼位後,在乾隆帝的基礎上更進一步,開發出皇帝改名的操作。當然,這個操作不是他首創,在他之前的漢宣帝劉病已、宋太宗趙匡義等人都做過。

嘉慶帝本名叫“永琰”。“永”是常用字,為了方便大家避諱,他把自己的名字改作“顒琰”,音同字不同,同時也與兄弟們區分開來,嫡母不用改名。不過因為讀音沒改,滿文的拼寫還是要改的。

宣宗道光帝更上層樓,把名字從“綿寧”改成了“旻寧”,連讀音都變了。這樣一來,道光帝的兄弟們連滿文寫法都不用改了。

文宗、穆宗、德宗、宣統四朝:不改字輩

文宗咸豐帝奕詝、穆宗同治帝載淳、德宗光緒帝載湉、宣統帝溥儀這四位在道光帝的基礎上更是發揚光大,幾乎摒棄了避諱制度,既沒有皇帝改名,也沒有近支宗室改名。

當然事實上清朝仍然是沿用了避諱制度,臣下在提及皇帝名諱的時候是需要缺筆的,但皇帝不改名、近支宗室也不改名,難道是為了顯示對宗室的恩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