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智豐執掌吉利幾何或“臨危受命”?

五一小長假期間,有報道稱,原吉利領克戰略規劃和新業務拓展負責人劉智豐接替鄭狀,出任吉利旗下幾何品牌銷售公司總經理一職。

劉智豐執掌吉利幾何或“臨危受命”?

幾何汽車銷售公司總經理 劉智豐

5月6日,第一電動網從吉利汽車相關人士處證實了此事。相關人士表示,這“屬於正常人事變動”。這位人士強調,吉利汽車內部會根據不同情況讓高管輪換崗位。

根據產品規劃,幾何是吉利旗下的高端純電動品牌,也是其佈局純電動汽車市場的專屬品牌。2019年4月,幾何品牌的首款產品幾何A正式上市。這款產品被吉利寄予厚望,吉利希望以此建立其新能源領域的增長點,並實現將幾何打造成全球用戶純電出行的首選品牌。在當時的發佈會現場,吉利控股集團總裁、吉利汽車集團總裁兼CEO安聰慧稱,幾何的使命正是全新定義新能源汽車進化方向。

劉智豐執掌吉利幾何或“臨危受命”?

吉利2019年銷量數據(截圖來源於吉利官方)

此後,幾何還推出新品牌、新渠道、新體驗、新營銷、新服務的“五新”戰略。但是,吉利的種種努力沒有讓幾何在新能源領域大放光彩。根據吉利公佈的銷量數據,2019年,幾何品牌的全年銷量為1.2萬輛,不足吉利汽車全年銷量的1%。而2020年第一季度更為慘淡,只有674輛。

與之相比,同期上市的廣汽新能源Aion S2019年累計銷量達3.2萬輛,成為純電動轎車市場上的黑馬。顯然,幾何並沒有為吉利在中高端市場帶來量的突破。而今,如何讓幾何銷量上揚是吉利實現新能源戰略亟待解決的問題。

2015年,吉利發佈“藍色吉利行動”,計劃在2020年之前實現新能源和電氣化汽車銷量達到90%的宏偉目標。然而,事與願違,根據此前公佈的2019年財報,吉利新能源和電氣化車型總銷量僅為11.3萬輛,佔其全年銷量136.2萬輛的8.3%,不到90%目標的十分之一。

在眾多業內人士眼中,幾何銷量不濟是因為產品力。吉利一直宣稱幾何是一個全新的子品牌,但其造型設計、生產平臺與吉利帝豪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

劉智豐執掌吉利幾何或“臨危受命”?

2015年到2018年,三年時間裡,吉利先後推出兩款“油改電”車型,帝豪EV和GSe。與其他油改電車型的命運一樣,這兩款純電車型並沒有給吉利在純電動車領域帶來質的飛躍,吉利也沒有研發出屬於自己的純電動平臺。只有一個由帝豪EV改進的GE平臺,而這正是幾何所用的平臺,因此,幾何帶有明顯的帝豪痕跡。

公開資料顯示,劉智豐擁有對外經貿大學經濟學碩士學位和清華大學工商管理碩士學位,是業內公認的營銷老將。從1993年進入汽車行業以來,先後在北京吉普和北京現代任職數十年,擁有豐富的汽車營銷經驗。在擔任北京現代汽車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銷售本部副本部長期間,劉智豐帶領北京現代銷量實現100萬輛。因此,劉智豐又被升任為北京現代常務副總經理,直到2017年,被調回北汽集團總部,擔任副總經理一職。一年後,劉智豐離開待了15年之久的北汽,開始擔任長城汽車股份有限公司專項副總裁兼哈弗品牌營銷總經理一職。2019年3月劉智豐離開長城,加盟吉利,負責領克品牌的戰略規劃和新業務拓展。

劉智豐的到來,或許能讓幾何擺脫營銷上的困境。但他能否真正解開幾何的困局?

來源:第一電動網

作者:王玉琴

本文地址:https://www.d1ev.com/news/qiye/115453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