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韻悠揚 | 菊花的起源和演進

菊韻悠揚 | 菊花的起源和演進
菊韻悠揚 | 菊花的起源和演進

菊花

(Chrysanthemum × morifolium)

隸屬菊科(Asteraceae)

菊屬(Chrysanthemum)

是中國的傳統名花,北京市的市花之一,花型豐富,色彩多樣,深受人民群眾喜愛。

菊花的起源

菊韻悠揚 | 菊花的起源和演進

我們今天所看到的栽培菊花,並不是在大自然中野生的,而是千百年來栽培育種者不斷精心選育而來。目前被廣泛認可的理論是:栽培菊花是毛華菊(Chrysanthemum vesticum)與野菊(C. indicum)、紫花野菊(C. zawadskii)的雜交後代,在不斷人工選擇的基礎上形成的;其他菊屬植物如小紅菊(C. chanetii)、菊花腦(C. nankingense)等也可能參與了栽培菊花的雜交起源。

菊韻悠揚 | 菊花的起源和演進

毛華菊

菊韻悠揚 | 菊花的起源和演進

野菊

菊韻悠揚 | 菊花的起源和演進

紫花野菊

菊韻悠揚 | 菊花的起源和演進

小紅菊

菊韻悠揚 | 菊花的起源和演進

菊花腦

菊花的演進

周代(前1046—前256年)

“菊本做鞠,從鞠窮也,花事自此而窮盡也”(《埠雅》)。此時菊花兼藥用與食用。

晉代(355—417年)

菊花園藝化栽培的開始。當時栽培的“九華菊”,白色,兼藥用與觀賞。

唐代(618—907年)

養菊花之風漸盛,菊花品種明顯增多,出現了白色、黃色、紫色等,出現了重瓣的球形的花。

宋代(960—1279年)

出現8部菊花譜錄,菊花品種累計達245個,以黃色和白色為主,出現了多樣的花型花色。出現了藝菊的栽培。

元代(1206—1368年)

繼承宋代基礎上緩慢發展,品種與宋代相差無幾。

明代(1368—1644年)

菊花譜錄20餘部,出現了菊花的畫譜。開始出現匙瓣類和桂瓣類品種。綜合考證明代記錄菊花品種483個。

清代(1616—1911年)

菊花譜錄35部,菊花育種成就非凡,管瓣類品種長足發展,並出現了畸瓣類品種,花型與現代菊花基本相同。綜合考證清代新出現菊花品種1134個。

現當代(1911年以後)

百年來,培育菊花新品種的多為愛好者,建國後一些園林單位也開始了菊花的栽培育種。

近日,位於園區內樹木園及臥佛寺前的野菊和甘菊同樣正值花期,感興趣的朋友可以前來北京植物園觀賞。點擊此處瞭解詳情

文字丨《中國菊花全書》(侵刪)

圖片丨中國植物圖像庫及網絡(侵刪)

整理丨牛雅靜

整理丨孟沁蓓

關注北京植物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