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恢復旅遊業後,當地人都推薦遊客去哪兒玩?

面積相當於4個東京,11個紐約,80個巴黎的“大武漢”,到底是一座怎樣的城市?


武漢恢復旅遊業後,當地人都推薦遊客去哪兒玩?

4月9日的楚河漢街終於見到排隊人群,武漢漸漸甦醒了。(微博@老白屹 圖)


“武漢這個城市,最好是從空中接近它。”武漢作家池莉寫道。在她看來,無論你從世界的哪個方向飛來,抵達武漢前,目之所及,多是連綿的山川、沙漠、黃土、平原,或是連綿的現代化棚式廠房與高樓大廈,難免感到厭倦。但到了武漢,一切都變了。


“土地開始波浪一般起伏,植被的綠色在光照之下深淺不一,錯落有致。道路從空中看上去不是道路,是絲帶,絲帶蜿蜒舒展,好似被微風輕吹而成,原來它們是因水系縱橫而婀娜逶迤。在綠色的土地和道路之間,全部都是水。大大小小的湖泊,長長短短的河流,安安靜靜的水。”


這番獨特的“江湖”風貌,也給不少本地人帶來困惑。


“外地的一些朋友常會問我,武漢哪個地方是中心?” 武漢旅遊博主Sherry說。


“我當時就沒回答上來,後來我一想,武漢有那麼多區,兩江四岸,每個區都有它的中心。所以我覺得武漢是一個包容性很強,積極向上的城市。”


面積相當於4個東京,11個紐約,80個巴黎的“大武漢”,名副其實。這到底是一座怎樣的城市?疫情期間,很多人都曾發出“等疫情結束後我想去武漢看看”的感慨,本刊邀請三位土生土長的武漢伢推薦了多條玩轉“大武漢”的3日遊路線,希望能幫你找到一個打開“大武漢”的獨特方式。


武漢恢復旅遊業後,當地人都推薦遊客去哪兒玩?


地道武漢的一天,從“過早”開始。


家住漢口的攝影師老白,就經常一大早騎著自行車,直奔南京路。他是三鎮民生甜食館的常客。店裡的小吃有三十多種,豆皮、煎包、糊米酒、燒麥、湯包、面窩等都很受歡迎。戶部巷的四季美湯包,蔡林記的熱乾麵都是不錯的選擇。


如果你是個吃貨,想感受一下武漢地道的美食,可以試試老白的方法。“其實武漢早點店很好找,到一個小巷子裡面,你看哪個地方排隊人多,你跟著吃就對了。”老白說。


武漢恢復旅遊業後,當地人都推薦遊客去哪兒玩?

黃鶴樓是武漢人從小就熟悉的地方,站在黃鶴樓上,可看到武漢三鎮的景色,長江大橋和滾滾長江盡收眼底。(微博@老白屹 圖)


在升騰的熱氣中,接過師傅遞來的一碗熱乾麵,食客們瞬間覺得奔赴早餐的路程值了。大家或坐在小板凳上,或站著,或邊走邊端著碗,呲溜呲溜地吃著。嚼勁十足的粗麵很快下肚,芝麻醬的味道還在唇齒間徘徊,食客們已坐上公交、地鐵,奔向工作。


雖然熱乾麵在全國久負盛名,但武漢導遊魏海清覺得,“它只是顯示武漢的一個生活狀況,並不能代表武漢的美食。”


三塊錢一碗的熱乾麵能管大半天的飽,扛餓。這也和武漢的碼頭文化有關。央視紀錄片《城市24小時》介紹,以前在武漢打工的工人沒條件帶家人進城,只好在外吃早飯,要求早點油厚味重,熱量高,快速吃完早餐後,好搶時間幹活。“過早”的傳統延續至今。現在,武漢人的一句問候語就是:“過早了冒?”


到武漢旅行,不體會一下“過早”,這段旅行肯定不夠完整。有統計顯示,作為“早餐之都”,武漢有兩萬五千多個早餐鋪子,大部分武漢人都在家附近的小店買早餐吃。十幾塊錢的早餐,排列組合一下,能一個月不重樣。


“真正稱得上武漢人喜歡吃的,有豬肝粉、財魚面、鱔絲面。用熬好的湯把粉絲跟豬肝在鍋裡面撈起來,那個豬肝特別嫩,還有豬腰子、腰花面。”魏海清說。他介紹,其實武漢美食並不辣,精華是“鹹鮮”味兒。他的最愛是“歡喜坨”,土名“糯米雞”。師傅把糯米蒸好後,用醬油、肉丁、冬粉、五香粉、胡椒粉調個味,捏成團,團外再裹一層面,下鍋一炸。一口咬下去,頓感糯香四溢,外酥裡嫩。


豐盛的早餐後,便可開始一天的行程。如果你正好在戶部巷用餐,那就可直接步行到第一個景點。


武漢恢復旅遊業後,當地人都推薦遊客去哪兒玩?


“雖然我們當地人去的不多,但第一次來武漢,你要是不去黃鶴樓也說不過去。”老白說。黃鶴樓位於武漢市武昌的蛇山之巔,這座古代詩人來來回回送了好幾撥友人的“天下第一樓”,是武漢人從小就熟悉的地方。這種景點往往被武漢人留著陪外地朋友遊玩時再進。站在黃鶴樓上,可看到武漢三鎮的景色,長江大橋和滾滾長江盡收眼底,氣勢磅礴。


老白建議,對歷史感興趣的朋友,可以上午先去湖北省博物館參觀,再來黃鶴樓可能更有感覺。


“瞭解了武漢背後的一些文化、歷史,你會覺得黃鶴樓必須得去。特別是一些歸鄉的遊子,他來黃鶴樓的感覺又不一樣。”Sherry也是上大學時,才第一次走進黃鶴樓,當時就是帶著外地的同學來玩。黃鶴樓附近有一片紅樓,是辛亥革命武昌起義紀念館,也可參觀。


從黃鶴樓出來,就是長江大橋。這是建國後修建的第一座公鐵兩用橋。大橋連接起武昌的蛇山和漢口的龜山。黃鶴樓與龜山上的電視塔遙相呼應,古典與現代在此碰撞。


除了課本里的官方介紹,這座長江大橋也是一座“愛情橋”。寬闊的人行道,正適合軋馬路。老白介紹,一般武漢的情侶們談戀愛時,都軋過長江大橋。1670米的大橋,對情侶而言是一段永遠都走不到頭的路。


武漢的11座長江大橋各有各的美。老白覺得,鸚鵡洲長江大橋是最漂亮的一座橋。“它有點像美國金門大橋那種感覺,斜拉的。這座橋是我見過的最美的大橋之一。”疫情期間,二橋斜道上的燈光還打出“武漢加油”“白衣天使”“中國加油”等字樣。


最近兩年,以科技為筆,藉助長江兩岸的高樓大廈,絢麗的燈光秀盡顯武漢的現代和繁華。走在兩岸江灘、橋上,或坐渡輪,都可欣賞。


結束白天的遊玩,在戶部巷吃完晚餐,你可以選擇坐渡輪來到漢口的江灘。當地的中老年人經常在江灘的空地跳起廣場舞,唱唱歌,耗著時間等夜宵。年輕人可以在沿岸的清吧聊聊天。整點時,江漢關大樓會發出鐘聲和報時曲《威斯敏斯特鐘聲》。


渡輪這種交通方式,也承載著不少武漢人的回憶。


早在2000年初,武漢還沒有這麼多高樓大廈,也沒有這麼多橋,更沒有地鐵時,從武昌到漢口,對情侶而言就叫異地戀。“武昌的在武昌打工,漢口的也是在漢口打工。你就覺得兩邊特別遠。因為只有兩座橋,每天的交通壓力那麼大,經常會堵車。”Sherry記得,小時候,她很喜歡坐渡輪。這也是兩地間最快捷的交通方式。


“那時候,什麼也沒有,你會覺得江很舒服,很愜意。


房子也很矮,你的視野很開闊,像在海上坐船。”Sherry說,當時,渡輪還沒有“禁摩令”,摩托車也可以上船。吊橋還沒有完全放下來時,摩托車司機就恨不得往外衝,急著去上班。


如果想打卡網紅景點“知音號”,Sherry提醒要提前一週預約。在這艘上世紀風格的蒸汽輪船上,你可以穿上旗袍、西裝,參與一場沉浸式的歷史情景劇,走進上世紀二三十年代的大武漢。


武漢恢復旅遊業後,當地人都推薦遊客去哪兒玩?


第二天的行程可以從曇華林的一家咖啡館,或奶茶店開始。


曇華林是僅有一千二百米的街區,集中了幾十處近百年的老建築物。走在古樸的青石板路上,你可以看到哥特風的教堂、希臘神殿式的聖誕堂、北歐風的瑞典行道會所、古老的城牆、學堂、天文臺等各派建築。古街經過改造,成為文藝青年聚集地。


在老白看來,曇華林代表了大武漢最小清新的一面,有點像廈門的鼓浪嶼,適合年輕人拍照。從這裡可以騎車去楚河漢街逛逛,或者直接坐車去武漢大學。膽大好奇者,可考慮坐公交。


武漢恢復旅遊業後,當地人都推薦遊客去哪兒玩?

東湖是中國水域面積最為廣闊的城中湖之一,要是認真遊玩,光東湖就夠用一整天。(微博@老白屹 圖)


江湖上流傳著很多武漢公交司機的傳說。“F1賽車手”“感覺不到車輪沾地”“繞圈時可打開時空之門”“那些年,我在公交車上練出的腹肌”等段子,凝結了武漢公交車乘客們多年的經驗。


要進武漢大學,也需要提前預約。因疫情,學校未來對遊客的開放情況還不清楚,最好提前問清楚。如果沒問題,老白推薦武大凌波門。凌波門的棧橋是武大,也是東湖的一道風景線,你可以站在棧橋上,拍下水天一色的美景。若無緣進入武大,可直接前往東湖。


東湖是中國水域面積最為廣闊的城中湖之一。要是認真遊玩,光東湖就夠用一整天。你可以騎行賞遊東湖綠道。紀念屈原的聽濤區、梨園、磨山櫻園、落雁島、楚天台等景觀都可根據個人時間和體力選擇。除了古典的湖光山色,東湖綠道還迎來十個“打”在地上的“荷包蛋”。這是荷蘭當代藝術家亨克·霍夫斯特拉和妻子的作品《生命之源》。路過此地拍照留念時,也不妨想想“先有雞,還是先有蛋”的哲學問題。


以上推薦之外,老白還分享了東湖裡的一處“秘境”,很多武漢人都不知道。在東湖綠道二期,有一座荒廢的“萬國公園”。半人高的雜草、蘆葦掩映下,斑駁的瑪雅神廟、德國古堡、古埃及金字塔,孤獨地矗立在荒野上。殘破的石柱上刻滿神秘的符號圖騰。


在上世紀九十年代,各地興建微縮的世界公園,武漢的這座公園因故中途停建,荒廢至今。夕陽下,就著滿地的狗尾巴草,這裡也能拍些好照片。


晚飯可以就近在光谷步行街吃。喜歡國際都市感的朋友,可以飯後逛逛這條“高大上”的商業步行街。走進凱旋門,穿過奧斯曼大街,在萊茵廣場閒逛,來到杜塞爾多夫酒吧街區小酌,拍拍多莫大教堂,在加州海岸的半地下式購物廣場掃貨。一路走下來,你都不知道自己在哪兒。


如果偏愛文藝範兒,在光谷吃完飯後,老白推薦乘坐近兩年新開的有軌電車去馬鞍山森林公園附近,下車後,再騎個自行車往喻家湖畔去。你會看到三棟環湖的中式小樓,好似一個庭院,那就是“時見鹿”書店,30萬冊藏書安靜地立在木質隔層上,等著與你相遇。書店集餐飲和民宿等服務於一體,若時間合適,可在這家森林書店中度過一夜。


武漢恢復旅遊業後,當地人都推薦遊客去哪兒玩?


經過前兩天的暴走,最後一天,你可以就在漢口的老街區閒逛,感受老武漢的生活氣息。


武漢恢復旅遊業後,當地人都推薦遊客去哪兒玩?

武漢楚河漢街的萬達廣場開業了,餐廳也忙活起來,漸漸地有了煙火氣。(微博@老白屹 圖)


在導遊魏海清的記憶中,有段時間,武漢給外人的印象就是一個“大工地”,好像沒有一條路是不被挖的。這條路挖好了,可以通車了,馬上開挖下一條。整個城市不停地建橋、挖隧道、建地鐵、蓋樓盤,在這個過程中,武漢的城市風貌快速變遷。摩天大廈之間,魏海清認不出這是武漢,還是別的大城市。


“你只有到了一元路,一直到江漢路、沿江大道這一片,才能感覺到這個地方是武漢。”魏海清說。沿江大道有差不多幾百棟清末民初的老建築。行走在宋慶齡故居、英租界、法租界、俄租界、粵漢碼頭等地,彷彿穿越到民國。


魏海清介紹,很多老武漢人還住在這片老街區裡。夏天,在一些小巷子裡,還能看到老人拿著扇子,躺在街邊竹床上乘涼的一幕。老武漢人,夏天再熱,也不習慣吹空調、開電風扇,而是在巷子裡大擺竹床陣,下棋、打牌、吹吹牛。


魏海清喜歡走黎黃陂路。那裡有梧桐樹、書店、咖啡館,很文藝。秋天,順路往江灘走,還有一片金黃色的蘆葦蕩。


Sherry則推薦這附近的平和打包廠。始建於1905年,這原是英國人在漢口開設最早的棉花打包廠之一,現在改造成文化創意產業基地,會有一些小展覽。在漢口七拐八繞的小巷間,還隱藏著很多有故事的老房子,就算是漢口伢老白,有時都會迷路。


如果你喜歡這種懷舊工業範兒,也可調整行程,去青山區的“紅鋼城”逛逛。紅鋼城的蘇聯建築時代感強烈,是武鋼最早的家屬樓。這裡的生活節奏都比外面慢。老白有次用無人機拍攝此地發現,從上俯瞰,那個建築群有點像“喜”字。


漢陽的張之洞博物館也展示了中國近代工業化的歷史,博物館的內部裝置以黑灰為主,被遊客評價,挺有“異度空間”的感覺。


逛完老街區,可以趕在黃昏時,來到古德寺。這是一座酷似西洋城堡的古建,建於清末。該寺混合了歐亞宗教建築特色,融大乘、小乘和藏密三大佛教流派於一身,在漢傳佛寺中很罕見。也有遊人戲稱,此寺廟“就是這麼的朋克”。


“古德寺的周圍全都是高樓,你在寺中心,就感覺處在喧囂中的一處靜地。”Sherry說。


在武漢的最後一夜,吉慶街向你張開懷抱,用煙火氣薰染著你。霓虹燈下,伴著民俗藝人吹拉彈唱的小曲,你就像池莉小說《生活秀》中的人一樣,深一腳、淺一腳地擠進這人聲鼎沸的夜市,和武漢融為一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