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大一的我很頹,不認真上網課,不認真讀書,對生活失去了信心,有什麼方法可以讓我對生活充滿熱情?

用戶64537308


第一,高中升大學後,本來思想就還沒有徹底成熟,貪玩是很正常的。可以自己做一個對大學生活的規劃,讓自己知道自己要幹什麼,怎麼幹。例如定目標考證等等

第二,能力很重要。如果對一些協會或者學生會部門感興趣,可以去參加。這不僅可以讓自己認識不同專業的人,還可以結識志同道合的人。

第三,作為畢業一年的我來說,真心覺得大學生活是自己可以好好學自己想學的時候,因為時間很充足。不像現在工作了,一邊工作一邊再學習,時間已經很少了。

少年,相信自己,你的路還很長!


弓山灬灬


去建築工地幹一個月


魏俊卿律師


沒有認真聽課=對生活沒有了信心?

這二者實際上是沒有邏輯關係的。但是這在題主的腦海裡卻是成立的。那是因為題主陷入了負面情緒循環之中——對焦慮這種情緒產生了焦慮。

1、是你的想法出了問題,而不是你這個人出了問題。

每個人都是有低潮期的。

有一篇文章名字是“不要再冬天砍樹”,大概的內容是,作者在冬天看見有了枯萎的樹木,就想砍了它們取暖。然而他的父親卻告訴他,不要再冬天砍樹。作者不解,到了春天,作者才理解父親的話。因為那些看似枯死的樹木,到了春天又長出了新芽。

這是一篇文章久遠的文章。告訴我們,處在人生的低潮期時,處在人生的冬天時,我們不要想當然地認為自己一無是處——把自己給丟棄了。

不想學習是有原因的。心理學證明,人長時間得在封閉的環境中做事情,就會容易暴躁不安。而壞情緒就像水裡的波紋,越想用手把波紋按下去,越會有更多的水波出現。

總結,常反思自己所處的狀態,常反思自己的想法。而不要輕易否定自己這個人。

2、從長遠看,這件事豐富了我們的人生經歷,有利於我們成長。

想象一下,如果我們度過了這道“坎”。我們是不是又變得堅強了些?

正如打疫苗(疫苗的本身就含有少量的病毒),這會讓我們產生免疫能力。當大量病毒來真得來臨的時候,我們身上就可以抵抗它的入侵。

在初高中時,我們可以說“一帆風順”,最多也就是對學習,對異性的有些困惑而已。算不得什麼大的困難。現在的困境,需要題主獨立和勇敢地擁抱它。過關了,你的內心一定會變得強大。

比如,思考一下,是因為害怕掛科,還是因為沒法控制自己的行為而害怕、苦惱?

如果害怕掛科,可以自學,遇到不會的地方再去聽老師的課。如果擔心自己控制不住自己——總是想玩手機。可以先把玩手機的時間縮短。

總之,想清楚到底是什麼困擾著你。然後試著去改變

如果找不到,可以先不再學習,多幫母親做著家務。心中多替別人著想,也容易從自己的腦海所創造的,而現實還沒有發生的世界中走出來。

寫在最後,不如先不去想學習的事情。出去散散步,多鍛鍊些。把自己的狀態調節好了,再一點點累加學習的時間。大學生,完全可以做到自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