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苗目的是產生抗體有其它辦法產生抗體是否疫苗就不那麼重要了?

天子山機智靈巧史努比


疫苗是屬於人工干預的方式“感染安全性的病毒”,從而激發人體產生抗體。

但對病毒存有抗體並非僅僅源於自身感染,一些抗體也有遺傳特性,在母親具有這種抗體時,孩子無需接種疫苗。但一般新病毒沒有這種遺傳的前提。


zhenhuan2


如果有新的方法可以讓人體產生抗體,操作及價格同時又優於疫苗,那是更好的!


營養健康小藥師


理論上屬實是這樣,只要能讓人體產生有效的抗體,就可以預防病毒的感染。

人類獲得抗體的途徑有下面幾種:

1、感染:人體細胞被病毒感染之後,會向免疫系統“展示”病毒的特徵。然後人體免疫系統會根據病毒的特徵,產生相應的抗體對抗病毒。但這種情況是免疫系統與病毒“真刀真槍”地對戰,最終鹿死誰手不得而知,危險程度太高。

2、疫苗:無論是滅活疫苗、減毒疫苗或是基因技術生產的疫苗,其目的都是為了做出一個“假想敵”,相當於通緝令的作用。讓免疫系統先認識病毒,準備好抗體。等真實的病毒出現時,就可以在第一時間進行清除。

3、母嬰:嬰兒可以從母體中獲得抗體。剛出生的嬰兒並不容易生病,因為他出生時從母體中會獲得抗體。但是這部分抗體會隨時間流逝而消耗,持續時間大概只有6個月。所以嬰兒一般在5、6個月大的時候會患上他人生的第一場感冒,開始逐漸建立自己的後天免疫。

4、血清:用含有抗體的人類或是其他動物的血液,可以提純出含有抗體的血清,直接注射給需要的人,比如說用新冠治癒者的血液提取的“特免血清”。但這種方法獲得的抗體消耗得很快,成本過高,還有一定風險。

綜上,用接種疫苗的方式獲得抗體的風險和成本都是最低的,希望新冠疫苗早日研製成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