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熱了,師生在校戴一天口罩太難受,你有破解良策嗎?

教育234


歸納為六個字,單向,並流,滅活。室內空氣流通採用中央空調模式,即每一個人吸到的空氣都是獨一無二的,整體來看,又是並聯單一的,不會形成串聯混雜。然後直接收攏,進行紫外線輻照空氣流滅活,進入新的循環。這樣一來,只有疑似患者需戴口罩,其他群體,和在室外一樣,不必再帶了。


aging74755260


01 統一思想認識,從生命安全的高度認識戴口罩的重要性

目前人們在探討學生復課後戴口罩的問題,主要集中在兩點上:

一是覺得疫情已經漸趨結束,自己所處的地區未再出現新的感染症狀者,全國絕大部分省份已經進入低風險區。所以認為當前還要求戴口罩有點多此一舉,反應過度。

二是今天開始已經進入立夏,天氣逐漸轉熱,有些地方氣溫已高達37度,特別是學生進入校園,從早到晚戴著口罩有諸多不便:感覺呼吸不順暢,悶熱難受;老師在課堂上講課,學生在課堂上發言,問答交流都會受到影響。同時,開展各項活動,如就餐、喝水等日常活動,戴著口罩更讓人覺得不勝其煩。

面對這樣的情況,學校領導和老師一定要站在講政治的高度,站在為全體師生的生命和健康負責任的高度,老師領導和老師首先克服困難,堅持戴口罩給學生做表率,同時也要向學生宣傳講解佩戴口罩的重要性。讓他們清醒地意識到:如果因為我們的麻痺大意,思想上輕敵,萬一出現了一例學生意外感染的情況,那麼後果將是不堪設想的,必然會導致大批學校重新停課,一大批人接受隔離,嚴重影響學習和生活,這個代價就有些太慘重了。

02 師生要佩戴尺寸合適透氣性好的口罩,並及時做好更換

有的同學佩戴口罩感覺不舒服,首先就是選用口罩的尺寸不當,可能太小,或者口罩的帶子過於短小,貼在面部感覺到很緊張,讓人難受。有些家庭條件好的同學,父母專門購買了N95的口罩,這種口罩的防護性能好,但是質地厚實,透氣性略微差一些,學生覺得捂得呼吸不暢,所以師生使用一般的外科醫用型口罩就完全可以了。

其次,我們帶的口罩,一般就是4個小時需要更換一個新的,不然兩三天都不換,裡面可能會有一些難聞的氣味,口水、鼻涕或者灰塵、細菌,戴著當然會很難受的,而且還不夠衛生舒適。

再次,就是要創造適宜的環境,適當取下口罩,透透氣。由於學校的教室是一個密封的環境,而學生的座位擁擠,這種人員聚集型的場所很容易相互交叉感染,所以在教室裡是必須要戴口罩的,但是同學們如果是課間,老師可鼓勵同學們到校園空曠一些的地方,如操場、植物園、足球場上,或其他相對開闊,人員較少,間距比較大的地方,適當摘下口罩,呼吸一下新鮮空氣。

最後,老師也要隨時提醒同學們,注意打開門窗,讓室內外空氣形成對流,以免教室空氣汙濁,再加之戴上口罩,呼吸起來就覺得極難受。

03 堅決杜絕戴著口罩進行各類劇烈的體育運動

由於學生戴著口罩,正常呼吸受到一定的限制,所以學生自己切記在校園裡不要做劇烈的體育運動,不要上下樓奔跑,同學間追逐嬉鬧,體育課也儘量組織運動量稍微小一些的活動,以免因為奔跑、跳躍、跳繩、打球等活動呼吸不暢,造成學生窒息,甚至死亡的現象發生,目前這方面已經有了血的教訓,前幾天新聞有報道某地中學生在跑步中猝死,實在令人痛心和警醒,所以全體師生均需加以預防和規避。

以上三點建議,不能算作“良策妙方”,謹作為誠懇建議,與大家共勉。總之,希望我們廣大師生能夠再堅持最後一段時間,克服眼前各種困難,戴好口罩,確保自身和他人健康安全。


王老師語文微課堂


5月6日我們這裡的初中全部開學。要求學生準備20天的口罩。也就在今天,5月5日,已立夏。這也意味著,綠肥紅瘦,烈日炎炎的夏季,將走進我們的生活了。

在這樣的情況下,依然要戴一天的口罩,的確難受。破解的良方我想有以下幾點。

首先,有條件的地方,可以早點開空調,使學生上課時,不至於太熱,太難受。

專家表示,應儘可能打開門窗,保證室內空氣流通。採用間歇性開窗,建議每日通風不少於2-3次,每次不少於30分鐘。

其次,戴透氣性好的,一般醫用或一次性的,不戴N95。鍾南山很早就說了,一般人沒有必要戴N95,密閉性太好。

其三,介紹一中好的戴法,可以減少,口罩與臉的接觸面積。就是把口罩兩邊的繩子打結,再掛耳朵上,這樣,就可減少接觸面。如下面的視頻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640,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tos-cn-p-0000/a4940347d7dd4b06a05792f1da60b86f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