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高以翔錄節目失去生命,該負責的卻企圖轉移甚至掩蓋輿論

如果核心問題得不到回答,一切討論毫無意義。


翻看微博熱搜,讓人難過甚至憤怒的消息接踵而至:具荷拉自殺,26歲消防員救火犧牲、宇芽被家暴……但最讓我難以平靜的,是高以翔的猝死。

今天,已經是他離開我們的第5天,在這幾天裡,一步步的曝光讓我們深入真相,一次次莫名其妙的熱搜讓我們發現罪魁禍首的企圖。

如今再看微博,只剩央視新聞以《高以翔:生命的警示》為題報道他去世的事。


警惕!高以翔錄節目失去生命,該負責的卻企圖轉移甚至掩蓋輿論

但,該出來道歉的,卻仍只發了兩份毫無歉意的聲明,僅此而已。


面對一條鮮活的生命,作為一家省級的衛視,我想問,這就是你們處理問題的態度嗎?


雖然他走了,但問責不能停,而我們需要思考的,也不僅僅是那句“沒有一份工作,值得你以命相拼”。


1、玩命的真人秀,是娛樂至死最惡的表現


我們先來了解下,《追我吧》究竟是檔怎麼樣的節目:


這個節目是夜晚城市實境追跑真人秀,也被稱為“大型人生模擬遊戲”,其中設計了大量高強度、超刺激的環節,如:

飛簷走壁、靠繩子徒手爬樓、高空速降……


不但關卡高難度,還高時長錄製,不僅酷愛健身的明星難以支撐,連奧運冠軍參加都一度累到大喊我不行了。


警惕!高以翔錄節目失去生命,該負責的卻企圖轉移甚至掩蓋輿論

此外,除了這次高以翔的猝死,就節目中出現的有關安全的突發狀況也是一波接著一波:


警惕!高以翔錄節目失去生命,該負責的卻企圖轉移甚至掩蓋輿論

就此,我們可以總結這檔節目的幾個關鍵詞為“超負荷錄製、超危險玩法、超刺激體驗”,以至於把一場當“真人秀”變成了“真玩命”。


這不禁讓我開始反思,從何時起,人們的娛樂節目開始變味了?


記得十多年前的綜藝,還只是在演播廳裡玩玩小遊戲、談談心,觀眾就能得到滿足,好像又更加了解自己的偶像了。


警惕!高以翔錄節目失去生命,該負責的卻企圖轉移甚至掩蓋輿論

但隨著《跑男》、《極挑》、《高能少年》等真人秀的出現了,漸漸的,觀眾的喜好似乎開始轉變,原來還有另一種方式瞭解明星。


於是,我們能發現,僅僅十多年間,真人秀節目的底線越來越低,明星私生活的曝光面積越來越大,甚至節目為了所謂效果,尺度也越放越開:明星自黑不夠出糗湊、室內不夠刺激荒野湊,直到《追我吧》出現,用超高難度的障礙設置,讓參演者“反抗怯懦天性”。


事發後,很多明星都接受各種訪談,其中大張偉的話讓我印象深刻,他說:


我們(藝人)就是不想靠體力掙錢才努力進了這個行業,可現在所有紅的人,全都在賣力氣掙錢,在真人秀節目裡爬泥潭、趟水過河、起早貪黑,節目組還告訴我們,觀眾就愛看這個。現在的觀眾都是怎麼了?不愛看一個唱歌的人唱歌,就愛看他做飯,曬娃,在泥裡打滾。


警惕!高以翔錄節目失去生命,該負責的卻企圖轉移甚至掩蓋輿論

可真的是這屆觀眾太刁蠻嗎?我們可以發現,不管是高以翔熬夜錄節目還是李家琦直播塗口紅,作為觀眾或粉絲,我們都會勸他們,好好休息或別塗了,我們也是人,有血有肉,我不相信會如此殘忍。


又是什麼導致了節目組會說那句“觀眾就愛看這個”?我認為這個鍋不應該觀眾來背,因為很多時候,我們的導向是由生產者決定。


政治經濟學裡講,生產決定消費,這在文化娛樂市場裡也同樣受用。


節目組所代表的娛樂行業,一邊製造低俗,來投餵觀眾,一邊怪罪觀眾無能,只能欣賞這樣粗淺的東西。殊不知,觀眾的需求和慾望,正是被你們製造出來的。


傳播學家尼爾·波茲曼在他的代表作《娛樂至死》裡寫道:我們將毀於我們熱愛的東西。


是的,人生來就熱愛娛樂,但隨著娛樂的越來越粗淺,有時帶來的只是空洞而已。


就像現在人們樂於刷抖音一樣,他真的能獲得什麼碼?並不見得,很多人不過是在勞累一天後不想動腦思考,於是尋求最粗淺的感官刺激,來消磨掉碎片化時間。


警惕!高以翔錄節目失去生命,該負責的卻企圖轉移甚至掩蓋輿論

娛樂節目做感官刺激並沒有錯,可錯的是,一味往這個方向強化,導致

娛樂內容的畸形,而這必將是一條沒有底線的道路。


試想,今天用在泥裡打滾來刺激你的感官,明天再想刺激,就得爬高樓、走鋼絲、做極限運動,等所有安全以及安全邊緣的活動都做完以後,接下來呢?我不敢想象。


2、工作的辛苦秀,是轉移輿論最傻的做法


高以翔出事後,許多藝人發表言論,乍一看,像是為高以翔發聲,但漸漸的我發現,他們好像走偏了。


他們的發聲,總結起來無外乎一句話:當演員、不容易。


警惕!高以翔錄節目失去生命,該負責的卻企圖轉移甚至掩蓋輿論

而在眾多發聲裡,只有徐崢是真的連發了兩條微博哀婉高以翔:


警惕!高以翔錄節目失去生命,該負責的卻企圖轉移甚至掩蓋輿論

這裡,我並不想抨擊明星不發微博哀婉高以翔這種事,因為這就上升至道德綁架了。


我只想說,也請你們別再踩著別人宣揚自己有多麼辛苦,人血饅頭吃得開心嗎?


其次,在所有人都在討論到底節目組該承擔怎樣的錯誤與責任時,一群明星集體下場轉移話題“明星其實很辛苦”,還開了一個做藝人就得習慣24小時待命的話題,這不禁讓人為他們的智商感到擔憂。


警惕!高以翔錄節目失去生命,該負責的卻企圖轉移甚至掩蓋輿論

高以翔難道是被自己累死的?還是因節目組沒做好安全保障?這才是我們應該關注的焦點,畢竟,這僅是一檔節目,還有很多綜藝在進行,作為藝人的你們,難道不應該更加關心下這個問題嗎?而不是一味宣揚自己有多麼辛苦與敬業。


再來,世上的工作不是隻有藝人一種,論高危,為大樓清潔的外牆的員工不比你危險嗎?論時長,每天加班通宵趕項目的程序員不比你工作久嗎?論辛苦,跟在你旁邊扛著機器幫你錄像的攝影師不比你辛苦嗎?


你們24小時待命,哪個工作不是?你們至少還有天價薪酬,但一些比你們辛苦的人,還拿著一個月一兩千的工資,在自己的崗位上辛苦的工作著。


警惕!高以翔錄節目失去生命,該負責的卻企圖轉移甚至掩蓋輿論

其實,說這些不是為了否定藝人的付出,而是希望別在不合適的時候,把這些事拿出來炒。


否則,這個用意就容易變質,甚至我們也有理由去質疑,是否這些人是為了幫某組轉移話題而刻意為之。


畢竟,按照如今的話題走向,似有高以翔是死於辛苦,而不是節目組的搶救不及時,所以,他的死是自己造成的?節目組就不用負責了嗎?


3、責任的撇清秀,是掩蓋真相最好的方法


事件發生後,高以翔的老闆、經紀人都發表了道歉,一句“我們把人家的寶貝弄丟了”、“沒有別的,只有對不起”,沒有長篇大論,卻讓我們深深的感受到,他們,是痛心的,也是真誠的。


高以翔的父母也發表言論,還安慰節目組。


警惕!高以翔錄節目失去生命,該負責的卻企圖轉移甚至掩蓋輿論


警惕!高以翔錄節目失去生命,該負責的卻企圖轉移甚至掩蓋輿論

與高以翔高素質的家庭相比,某臺的做法未免太難看了,承認錯誤真的就那麼難嗎?


首先,節目組的錄製時間確實不合理,其次,在這種挑戰節目中,對安全措施的把控出奇的低。


而如今,卻想用兩紙聲明就把關係全都撇清,這未免也想得太美。


警惕!高以翔錄節目失去生命,該負責的卻企圖轉移甚至掩蓋輿論


警惕!高以翔錄節目失去生命,該負責的卻企圖轉移甚至掩蓋輿論

此外,據新京報報道,為了掩蓋真相,節目組甚至與現場觀眾簽訂保密協議,不允許透露現場情況,這更是讓人寒了心。


警惕!高以翔錄節目失去生命,該負責的卻企圖轉移甚至掩蓋輿論

出了事,想的不是正確的解決,而是試圖掩蓋真相,甚至上演了一場撇清責任的大秀,真的也是煞費苦心。


類似這種事件其實不少,就像當初《爸爸去哪兒》吳鎮宇的兒子費曼眼睛受傷的事件一樣,節目組以小孩子打鬧為由,撇清責任。


警惕!高以翔錄節目失去生命,該負責的卻企圖轉移甚至掩蓋輿論

但從後期吳鎮宇接受採訪時談及此事怒砸話筒那一幕來看,我們也能發現,事件遠沒有那麼簡單,據他表訴,長達一年後也並沒有人為此事負責,但孩子的傷,卻是真真切切的。


隨著一次次突發事件的發生,如今,我們不得不再去對這些真人秀綜藝產生些新的思考,尤其是在錄製的安全方面與節目組的權責方面。


雖然我們無法得知這次事件最終有什麼結果,但無論如何,請別再試圖利用高以翔去轉移任何話題了,大家都不是傻子,人血饅頭也不好吃,問責到底才是對逝者最好的尊重與交代。


警惕!高以翔錄節目失去生命,該負責的卻企圖轉移甚至掩蓋輿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