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陳氏太極拳圖說》第五講:無極樁和太極樁2

   太極拳名家 康偉 本刊記者 龔建新

我們認為我們原本就是這樣的,但實際上,我們離自身的生命本像已經越來越遠了,已經不知道生命的本原到底是什麼狀態,什麼感覺了。我們只能感知和認識我們這個實有的肢體,以及以這個肢體為基礎所產生的後天之機能,而對我們生命中與生俱有的另外那部分內能量系統的存在和狀態,在我們的感知和意識中,已經毫無反應和認知了,我們對生命狀態的整體認識已經殘缺不全了。

如果要重新認識真實不缺的生命本原,就必須通過一定的方式迴歸到那個本原的狀態,並在這個狀態下對我們的生命整體進行重新的感知和認識。

為了達此目的,我們的古聖先賢總結創造了很多修煉的方法,就包括這個“無極樁”的修煉。之所以叫“無極樁”,就是通過站樁來回歸生命的“無極狀態”。

   龔建新:我明白了,

解讀《陳氏太極拳圖說》第五講:無極樁和太極樁2

“無極樁”就是為了“復歸無極”。那麼,為了達到這個目的,我們就不能做加法,而是要做減法。這是太極拳的樁功和其他拳術樁功的不同。


   康偉:是的,前人把站無極樁稱為“反本還原”或“復歸於嬰兒”。這裡說的不是年齡,而是機體狀態。那麼怎麼才能真正的通過站樁實現“復歸”呢?《道德經》中的一段文字給了我們明確的答案:“載營魄(pò)抱一,能無離乎?專氣致柔,能嬰兒乎?滌除玄鑑,能無疵(cī)乎?”想要復歸“營魄抱一,專氣致柔”的初生嬰兒之狀態,就必須滌除一切已經根深蒂固的後天之知覺和後天之本能,而且要不留一點瑕疵的全部放棄掉。

所以,站“無極樁”的目標與很多其他拳術站樁訓練的目的目標正好相反,不是在做加法,而是在做減法;不是固有知能的增長和強化,而是抑制和減弱。正因如此,站“無極樁”時,才要求自然舒適地站立,並在站樁持續的過程中“一物無所著,一念無所思”,什麼主觀主動的行為和心念都不要有,“收視返聽”,把意識收回來不斷感知身體的現實狀態,並通過意識的引導使周身的肌膚骨節不斷的自然放鬆,逐漸去除掉已經凝聚於體內而常態化了的後天僵拙之力量。

長期不斷地在身體沒有任何主觀運動的靜止站立形式下,通過持續的放鬆,使身體的各種後天固有之本能不斷減小,逐漸使我們現有的機體狀態,如冰之消融般慢慢發生改變,向著柔順疏鬆而無緊張、自然順暢而無僵滯、周身合一而無差異的初生之狀態不斷迴歸,逐漸達到生命機體純乎先天自然的那個“無極狀態”,而我們的意識系統也在這一過程中不斷的感受和認知自身狀態的變化,最終使我們的意識系統對自身狀態的變化產生明確清晰的感覺和反應,並與那個先天自然的“無極狀態”產生自然的感知聯結,從而達到能夠用意識控制身體持續地保持這個“無極狀態”,使其逐漸形成固化而不變。

所以,通過站樁這種方式,達到生命機體的狀態復歸於“無極狀態”的目的,這樣的站樁才叫“無極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