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有人叫李嘉誠“奸商”?

香港人對李嘉誠,經歷了一個從喜愛到憤慨的完整過程。

喜愛他的人,說他是“香港夢”的偉大實踐者,憎恨他的人,說“香港人每賺5塊錢,就有一塊錢進了李嘉誠的腰包”。

這一切,都要從李嘉誠的香港樓市往事說起。

01

1951年,香港人口僅僅200萬,10年之後,其數量已經逼近300萬,增幅接近50%。也就是說,在這塊小小的土地上,從住宅到商鋪、寫字樓,正在孕育著巨大的需求。

● 1955年,李嘉誠創辦了長江塑膠廠,並獲得第一桶金,蜚聲全港。

● 3年後,正式進軍房地產行業。

1958年,李嘉誠從香港繁榮的工業區北角買下一塊地皮,在上面蓋起來了長江工業大廈,共12層。2年後,又在柴灣興建了兩座工業大廈,佔地12萬平方米。

● 六十年代的香港,並不太平——工人運動、暴力事件,此起彼伏,動盪的形勢讓很多人選擇離開,地產項目也隨之低價拋售。藉此機會,

李嘉誠大舉低價收購物業,重金地產項目,在觀塘、柴灣及黃竹坑等地興建廠房,用來出租。

沒過幾年,當大批商家重新回港時,房價早已是水漲船高。

根據統計,1959年香港市區的平均地價為工業用地104.85元/平方米,商廈、寫字樓等商業用地1668.44元/平方米,住宅用地為164.75元/平方米。到了1980年,這三類土地的價格分別攀升至:29549.03、124379.06、13728.30。

單純土地增值一項,地產持有者即獲得了280.8倍、73.5倍、82.2倍的升值收益。而這大幅的升值僅僅用了20年的時間。

● 彼時“賣樓花”盛行,但這種需要與銀行共進退的方式並沒有得到首富青睞。之後,李嘉誠將房產高價拋售,並轉而投資更具潛力的地皮,用於出租。

到20世紀70年代初,李嘉誠已擁有樓宇面積630萬平方英尺,出租物業 35萬平方英尺,每年單是收租,就能賺取400萬港元。


為什麼有人叫李嘉誠“奸商”?

● 1971年,李嘉誠成立長江地產,1972年將長江地產改名長江實業,在香港上市。上市第一天,長江實業股票就從發行價3元升到6元,李嘉誠賺得盆滿缽滿,後又迅速地拿錢去囤地。

有人統計過,僅在上市的一年內,李嘉誠土地儲備已上升逾20倍。

02

剖析李嘉誠的人,喜歡把1977年形容成其財富史上的分水嶺。那一年,他“擎天一指”,開始舉足輕重。

● 1977年,李嘉誠與老牌英資地產商置地集團競投中環與金鐘兩個地鐵站的商業建設權,成功奪標。同一年,他還收購了擁有香港中區希爾頓酒店的美資永高公司,成為當時華資收購外資第一人。

一年之後,中環站上的環球大廈分層發售,廣告見報8個小時後,全部售完,交易總額達到5.92億港元。

幾個月後,金鐘站上的海富中心開盤,總值9.8億港元的物業也被搶購一空。

這兩個項目,不僅為李嘉誠贏得了名聲,也贏得了港府和銀行的信任,一舉成為華資地產商的領頭羊。


為什麼有人叫李嘉誠“奸商”?


之後的故事,吳曉波在《李嘉誠是怎樣的一個陷阱》中這樣講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