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洋軍閥|段祺瑞

段祺瑞(1865年3月6日—1936年11月2日),字芝泉,曾用名啟瑞,晚年號稱“正道老人”,生於安徽合肥,所以又稱“段合肥”。中華民國時期著名政治家,號稱“北洋之虎”,皖系軍閥首領,孫中山“護法運動”的主要討伐對象。

北洋軍閥|段祺瑞

1916年至1920年為北洋政府的實際掌權者。1924年至1926年為中華民國臨時執政。1926年3月18日發生了段祺瑞政府鎮壓北京學生運動的三·一八慘案。“九·一八”事變後,日本人曾脅迫段祺瑞去東北組織傀儡政府,段嚴詞拒絕。1936年11月2日,段祺瑞逝於上海宏恩醫院。

北洋軍閥|段祺瑞

號稱“六不總理”,曾四任總理,四任陸軍總長,一任參謀總長,一任國家元首。是中國現代化軍隊的第一任陸軍總長和炮兵司令。任過中國第一所現代化軍事學校——保定軍校的總辦。

提起北洋軍閥,有“北洋之虎”之稱的段祺瑞是一個繞不開的名字。段祺瑞,字芝泉,曾用名啟瑞,晚年號稱“正道老人”。他是中國現代化軍隊的第一任陸軍總長和炮兵司令。任過中國第一所現代化軍事學校——保定軍校的總辦。

北洋軍閥|段祺瑞

光緒十一年(1885年)6月,清朝洋務派代表李鴻章創辦北洋武備學堂,9月段祺瑞以優異成績考入武備學堂第一期預備生,旋分入炮兵科。段祺瑞“攻業頗勤敏,以力學不倦見稱於當時,治學既專,每屆學校試驗,輒冠其儕輩,與王士珍等齊名於世”,受到李鴻章的器重。

光緒十三年(1887年)11月,段祺瑞以“最優等”成績從天津武備學堂炮科畢業,被派往旅順督建炮臺。

光緒十四年(1888年)冬,段祺瑞以第一名的成績被獲准與其它四位同學到德國留學。[1]

光緒二十一年(1895年)12月,袁世凱在天津小站訓練新式陸軍,請蔭昌推薦人才,次年初,段祺瑞被調往天津小站,任新建陸軍左翼炮隊第三營統帶,旋兼行營武備學堂炮隊兵官學堂監督、代理總教習。

光緒二十四年(1898年)9月9日,以北洋新建陸軍創設隨營武備學堂期滿告成,清廷給於炮隊學堂監督段祺瑞等升敘加銜。12月新建陸軍編為武衛右軍,段祺瑞仍統領炮隊,並赴日本觀操。

光緒二十五年(1899年)12月,隨工部右侍郎、山東巡撫袁世凱率武衛右軍到山東鎮壓義和團,成為袁世凱擴編北洋軍的重要幫手,編撰了許多本操練章典。

光緒二十七年(1901年)5月31日,袁世凱將義女張佩蘅(江西巡撫、都察院左副都御史張芾之孫女)嫁與段祺瑞為繼室。11月7日袁世凱任直隸總督,保奏段祺瑞“以知府仍留原省補用,並加三品銜”,“兼充武衛右軍各學堂總辦”。

光緒二十八年(1902年)5月參與鎮壓廣宗縣景廷賓起義。6月任北洋軍政司參謀處總辦,全面主持編練新軍,7月9日升道員留直隸補用,並加二品銜。8月9日因鎮壓直隸廣宗、威縣反洋教團眾“勞績”,被袁世凱保奏,準賞戴花翎,加“奮勇巴圖魯”勇號。

光緒二十九年(1903年)12月4日清廷成立練兵處(慶親王奕劻為總理練兵大臣,袁世凱為會辦大臣,鐵良為襄辦大臣,徐世昌為總提調),段祺瑞任練兵處軍令司正使,加副都統銜,與王士珍、馮國璋並稱為“北洋三傑”。[1]

光緒三十年(1904年)6月,“武衛右軍”改為“北洋陸軍”,段祺瑞任第三鎮統制官,轄第五協(統領雷震春)、第六協(統領張永成)、馬標(統帶張國泰)。

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5月北洋常備軍第四鎮成立,段祺瑞調任統制官,轄第七協(統領楊善德)、第八協(統領陳光遠)、馬協(統帶孟恩遠)。9月轉任第六鎮統制。10月清北洋軍在河間府舉行第一次秋操,段祺瑞任“北軍”總統官。

光緒三十二年(1906年)2月復任第三鎮統制,駐寶鼎,兼督理北洋武備各學堂。3月17日補授福建汀州鎮總兵,仍留北洋原任。5月8日清在保定創辦“陸軍行營軍官學堂”,段祺瑞兼任學堂督辦,北洋軍官多是他的門生故吏。10月清政府在河南彰德舉行南北兩軍第二次秋操,段祺瑞再次擔任“北軍”總統官。11月20日清廷準袁世凱開去各項兼差,陸軍第三鎮等收歸陸軍部統轄。

光緒三十三年(1907年)9月,清政府調袁世凱任軍機大臣兼外務部尚書,削去兵權,10月16日段祺瑞被授鑲黃旗漢軍副都統,專意督辦陸軍各學堂。

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10月17日,段祺瑞任會考陸軍留學畢業生主試大臣。11月慈禧和光緒先後病死,攝政王載灃欲殺袁世凱,段祺瑞製造假的兵變,致使載灃不敢動手。

宣統元年(1909年)1月2日,軍機大臣、外務部尚書袁世凱被“著即開缺,回籍養痾”,袁世凱臨走前將北京私宅贈與段祺瑞,段祺瑞仍留軍中,常赴河南彰德與袁世凱密議。12月29日又任陸軍第六鎮統制。

宣統二年(1910年)5月25日,清廷以段祺瑞督辦北洋陸軍學務有功,賞頭品頂戴。12月18日加侍郎銜,外放任江北提督,駐江蘇清江浦,負責本地治安。

宣統三年(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義爆發,袁世凱出山,急令段祺瑞為第一軍統領兼湖廣總督。段祺瑞由於早年出國留學,接受了西方民主共和的思想,深知中國的落後源於集權腐敗的家天下統治。於是在討伐革命軍時,並不真的大舉進攻,而是與革命軍談判並接連電告清廷內閣、軍諮府、陸軍部,聲言:“共和思想已深入將士之心,將領頗有不可遏之勢。壓制則立即暴動,敷衍亦必全潰。”

民國元年(1912年)1月26日,段祺瑞聯名握有重兵的46名將領,致電清廷內閣、軍諮府、陸軍部,一致要求“明降諭旨,宣示中外,立定共和政體。清廷如不速斷,則江海盡失,勢成坐亡”。2月5日,段祺瑞再率第一軍全體將領致電清廷。2月12日,隆裕太后宣佈清帝退位。

二造共和

民國四年(1915年),段祺瑞反對袁世凱稱帝,所以被迫卸去職務。袁稱帝前,他曾五次勸阻,結果三次被拒絕,兩次吃了閉門羹。他勸阻袁世凱稱帝,說此事關係國家安危及袁氏身家性命是萬不能做的。而袁稱帝后,出於他受袁世凱幾十年知遇之恩,雖未公開聲討,但絕不參與,且未獲任何封賞。袁世凱死後,段祺瑞推舉黎元洪任大總統,平息了南方革命軍的反對聲音,恢復國會和《臨時約法》。

段祺瑞執政府舊址

三造共和

民國六年(1917年)2月16日,段祺瑞力主加入協約國,黎元洪表示反對,因對德宣戰問題府院發生激烈衝突,段祺瑞主張宣戰,黎元洪不同意,爭執不下,段祺瑞去職。6月14日張勳復辟。後段祺瑞立即到馬廠準備討逆。3日段祺瑞以討逆軍總司令名義發出討伐張勳的通電,在馬廠誓師,並與馮國璋聯電數張勳八罪,發表討伐張勳檄文。12日即攻入北京,趕走張勳恢復共和。後,馮國璋任總統,段祺瑞任總理。

武力統一

民國六年(1917年)在繼任的馮國璋總統任期內,就解決南北分裂,統一中國的方式問題,與馮國璋發生第二次府院之爭,11月22日辭職。次年3月22日復職。同年10月10日,馮國璋總統的任期屆滿,安福國會選舉徐世昌為大總統。段與馮約定共同下野。段祺瑞通過安福系繼續在幕後操縱政權。

直皖戰爭

民國九年(1920年)直奉兩繫結成反段聯盟進攻皖系。皖系方面號稱定國軍,段祺瑞為總司令。一開始直系攻勢略挫,皖系西路第1師師長曲同豐率部猛襲直軍,直軍退出高碑店。皖系東路徐樹錚以西北邊防軍四獨立旅進攻張莊、蔡村、楊村。17日,吳佩孚率兵突襲松林店,皖系西路潰退。接著直軍佔領涿州並向長辛店追擊。皖系東路徐樹錚部追趕直軍到北倉、李家嘴一帶,這時奉軍大軍壓境,與直軍結合,反敗為勝。這次戰爭歷時五日,皖軍大敗,數萬新組建的邊防軍大半覆沒。

執政紀念銀幣

同年7月19日,段祺瑞被迫辭職,7月23日,直奉兩軍至北京,接收了南北苑營房,下令解散安福國會,通緝王揖唐、徐樹錚、段芝貴等十人。徐樹錚等逃往日本。

直皖戰爭後,曹錕被徐世昌總統任命為直、魯、豫三省巡閱使,吳佩孚為副使,併成立了直魯豫巡閱副使署。直、奉兩系軍閥遂控制了北京政權。

臨時執政

民國十三年(1924年)10月23日馮玉祥發動北京政變,推翻大總統曹錕,先邀請孫中山北上,後與奉系妥協,請段祺瑞出山,任中華民國臨時政府的臨時執政(國家元首)。

民國十四年(1925年)4月24日,段正式下取消法統令,廢除中華民國第一屆國會,由臨時參政院替代之。

三一八慘案

民國十五年(1926年)3月18日,北京群眾五千餘人,由李大釗主持,在天安門集會抗議,要求拒絕八國通牒。段祺瑞執政府(段祺瑞當時不在執政府,亦未命令開槍)竟下令開槍,當場打死四十七人,傷二百餘人。3月19日,各地輿論紛紛譴責國務院門口屠殺。3月20日,段祺瑞明令撫卹死者,醫治傷者。強大民意壓力迫使段祺瑞政府召集非常會議,通過了屠殺首犯“應聽候國民處分”的決議。[7]

晚年生活

民國十五年(1926年)年4月9日被馮玉祥驅逐下臺,退居天津日租界當寓公,潛心佛學,自號“正道居士”。

民國二十年(1931年)九一八事變後,拒絕與日本人往來,頗有操守。

民國二十二年(1933年)1月21日,段祺瑞悄悄離開天津,脫離日本人的勢力範圍。1月24日段祺瑞移居上海。

民國二十五年(1936年)11月1日段祺瑞胃病突然發作,2日在醫院病逝,終年七十二歲。3日行政院決議國葬段祺瑞。1月11日靈柩運抵北京西山臥佛寺後殿。

民國二十六年(1937年)7月抗戰爆發後,段祺瑞家人匆匆將段埋葬於北平西郊白石橋附近。1949年1月北平解放,段墓移到北郊清河鎮。1963年秋移葬於北京西郊香山附近萬安公墓。章士釗題寫了墓碑:“合肥段公芝泉之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