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诚儒:十年学艺、五年剧务、十年经商,41岁出道终成老戏骨

热播剧《锦衣之下》已经完结,剧中大反派严嵩被李诚儒老师刻画得老奸巨猾淋漓尽致。

李诚儒:十年学艺、五年剧务、十年经商,41岁出道终成老戏骨

这也是继痛批悲伤逆流成河、#李诚儒再现大腕名场面#冲上微博热搜榜高位之后,短短两个月内第三度引人注目。

李诚儒:十年学艺、五年剧务、十年经商,41岁出道终成老戏骨

“造,就得造最爆的新闻”

“戏不好没关系,文戏咱们就找文替,武戏咱们就找武替”

“是在需要自己说词,不管什么戏都能对上说1234567”

“我们成功投资人的口号是:不求戏好,但求流量”

改编自电影《大腕》的经典场面,内容直言当下演艺圈浮躁的氛围,替身、轧戏、不背台词等现象轻飘飘带过却又深入人心,精准嘲讽了流量至上的病态。

年幼家贫,拦路拜师苦练十年基本功

李诚儒生于1954年,正值新中国成立初期百废待兴,经济水平总体不高。即使是在那个全民都不富裕的时代,他的出身也显得格外清苦。

父亲早逝,母亲一人拉扯11个孩子。为了生活下去,拉枕木的苦活做过,当保姆的累活做过,即便如此,还是难以满足孩子们长身体急需的营养。

每年柳絮飘飞的时节,对大多数人来说意味着冬天结束了,春天到来万物复苏。然而,对于幼时的李诚儒而言,这意味着柳芽不能吃了,可以填饱肚子的一种食物消失了。

贫穷的生活需要精神的富足来滋养,对幼年李诚儒来说,这份慰藉来自于京剧。家中哥哥们都学习京剧,做学徒的周末回到家,一半是为自己练习,一半是教弟弟唱戏,长时间的耳濡目染,艺术在幼小的李诚儒心中埋下了种子。

12岁报考戏校却被拒之门外,原因是出身不好。在极为讲究身份的时代,李诚儒的艺术生涯无异于还没开始就结束了。

戏唱不了,但生活还得继续。17岁的李诚儒进入北京服装厂,当学徒工,每月工资16块钱。一眼望到尽头的学徒工作有多么枯燥乏味可想而知,而艺术的种子一旦在心里生根就难以抑制住它开出花。18岁那年,李诚儒做了一个大胆的决定,在北京人艺门口拦下了刚刚演出结束的著名演员董行佶老师,拜入董老师门下正式学习表演。

李诚儒:十年学艺、五年剧务、十年经商,41岁出道终成老戏骨

董行佶,著名表演艺术家,话剧演员。李诚儒恩师,授课十年,分文未取。

董老师要求李诚儒每天大声读报,以培养抑扬顿挫的念白。本以为年轻人一时兴起,难以长久坚持,却不想一周一次课、每天练基本功,李诚儒坚持了十年。

期间,1980年他在老师的培养下考进了北京电影学院表演进修班。当时考生7000多人,录取了不到40人。同学中有后来名声大噪的著名导演赵宝刚、演员张光北等人。

经商十年,经历大起大落

虽然师出名门,也考入电影学院,但属于李诚儒的艺术道路似乎并没有打通。毕业后进入央视做场记,跟剧组做剧务。

李诚儒:十年学艺、五年剧务、十年经商,41岁出道终成老戏骨

可能是一时间看不到演员生涯的前途,也可能是受当时大环境影响,1985年,李诚儒下海经商,1990年创建了“特别特”服装店,首家开架自选服装店。

作为商人的李诚儒可谓十分成功,拿着在剧组挣下的五万元身家,第一笔生意从卖苹果开始,最终凭借服装生意在商场大展拳脚,“北京四李”其中一个就是他。

李诚儒:十年学艺、五年剧务、十年经商,41岁出道终成老戏骨

把料头打造成独一无二的“高定款”,李诚儒极具经商天赋

李诚儒:十年学艺、五年剧务、十年经商,41岁出道终成老戏骨

电影《大腕》饰演的精神病院病人,描绘的场景在当时非常夸张,几乎就是经商时期李诚儒的真是生活

春风得意须尽欢,也会因得意而千金散尽。在商场尝到甜头的李诚儒开始投资外汇,逐步加大手笔,本想趁着美日贸易战的时机赚个盆满钵盈,不料一夕之间赔进去了全部身家。

41岁出道,大器晚成

1995年,参与赵宝刚执导的家庭情感剧《东边日出西边雨》并在剧中饰演吴永民,李诚儒正式出道。

与此同时,昔日在北影表演班的同学,赵宝刚已经凭借《渴望》成为家喻户晓的知名导演,张光北也因电影《芙蓉镇》一时风光无两,更是凭借电影《弧光》获得中国表演艺术学会学会奖。

昔日同窗早已名利双收,自己才以新人演员的身份刚刚出道。

有自幼练出来的童子功打底,也有丰富的人生经历和感悟加持,李诚儒的艺术道路从此越走越顺畅。无论是《大腕》里的精神病人还是《重案六组》里的刑警队长,都被他刻画得活灵活现。

这一切,和他苦心钻研琢磨形象分不开。

2006年,为纪念越剧诞生百年,上海电视台筹拍了电视剧版《舞台姐妹》。故事发生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上海,李诚儒饰演的角色唐如龙是上海庆丰戏园老板。一口京腔的他学习软绵的上海话一直舌头打结,当时的妻子也是同组演员史依弘建议他实在学不会可以后期配音。这种情况下,李诚儒不服输的劲头又起来了,他利用休息时间,在上海的大街小巷走动,和老上海人拉家常练发音。最终塑造出一个乱世中心狠手辣的上海滩老板的形象。

常言道“演而优则导”,戏好去做导演的演员多,演戏导戏都出彩的艺术家不常见。2009年,李诚儒自编自导自演了电视剧版《龙须沟》,着力展现了老北京人的骨气和精气神儿,他本人饰演的程疯子更是鲜活。

李诚儒:十年学艺、五年剧务、十年经商,41岁出道终成老戏骨

电视剧《龙须沟》,最高收视率达6.9,平均收视率4.82,比这部剧开播前预期的收视率3.0几乎翻倍。片头“龙须沟”三个字也是李诚儒亲笔写的,不可不谓是一位博采众长的老艺术家。

既不吝惜自己打磨基本功,又有丰富的人生阅历作保,当下的演艺圈需要李诚儒这样的老戏骨来正本清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