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思维列控2019年经营分析

一、经营情况讨论与分析

2019年,我国铁路旅客、货物运输保持稳定增长,铁路固定资产投资维持高位,铁路车辆装备招标持续回暖;同时国家铁路企业体制机制改革和市场化进程提速,给铁路行业带来了深远的影响。在此形势下,公司董事会把握机遇,积极应对各种挑战,统筹推进各项重点任务,全力落实年度经营计划,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实现了大幅增长,完成了2019年主要经营目标。报告期内,公司重点开展了以下工作:

(一)重组整合效应初显,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实现大幅增长

报告期内,公司完成与蓝信科技重大资产重组涉及的新增股份发行工作,改选了公司董事会并选举蓝信科技董事长为公司第三届董会非独立董事,双方在公司治理、企业经营方面逐渐融合,在业务战略、研发、生产等方面深入协同,进一步增强了上市公司的持续盈利能力和抗风险能力。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90,232.72万元,较上年同期增加36,090.29万元,同比增长66.66%;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8,934.40万元,较上年同期增加60,151.31万元,同比增长320.24%。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19,419.77万元,同比增长46.05%。

(二)实施股权激励,核心产品LKJ系统市场份额稳中有升

报告期内,公司实施了两期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累计向110名激励对象授予限制性股票634.1387万股,激发了核心团队的工作激情。在国铁集团“深化强基达标、提质增效”政策压力下,公司努力提升市场份额,公司核心列控产品LKJ系统市场占有率稳中有升,延续了2014年以来的上升趋势。截至2019年底,我国LKJ系统市场存量约3万套,其中公司LKJ系统市场占有率约49.00%,较2018年同期增长0.4个百分点,为LKJ列控系统升级换型奠定了市场基础。

(三)稳固科研投入,巩固核心竞争力

2019年,公司累计投入研发费用16,798.50万元,占当年营业收入的比例达到18.62%,同比增长74.74%。报告期内,公司持续完善LKJ-15S系统、机车智能驾驶系统(STO系统)、调车作业安全防护系统等产品功能,力促项目相关产品加速推广。报告期内,公司及子公司、控股子公司共新增专利70项,新增计算软件著作权114项。

(四)着力落实LKJ-15S系统推广,已实现小批量销售

报告期内,公司着力推进LKJ-15S系统推广工作,开展客户培训、提升客户技术水平,积极争取LKJ-15S系统订单。报告期内,公司先后获得郑州铁路局、南宁铁路局、太原铁路局、神华准格尔能源有限责任公司等客户签订了40余套LKJ-15S系统采购合同,实现了零的突破,为规模推广奠定了基础。

(五)积极推进三铁国际战略,路外业务取得新突破

报告期内,公司积极拓展公司三铁(高铁、地铁、城铁)国际业务,在地铁、海外业务方面取得实质性进展。高铁业务方面,蓝信科技既有业务稳健增长,思维列控、蓝信科技协同开发CTCS-2级列控系统(ATP系统),相关工作有序推进。地铁业务方面,公司中标深圳地铁工程车加装行车安全监控系统项目,中标金额约1,000万元,已于当年交付。公司地铁列控系统(CBTC)子系统ATP、ATO平台开发完成并分别通过了SIL4、SIL2认证。海外业务方面,公司中标坦桑尼亚铁路的电子化列车行车许可系统项目(ETWS),合同金额约450万元,已于年内完成联调联试。

(六)蓝信科技生产经营稳健,整体运营超预期

报告期内,蓝信科技生产经营稳健,管理效率进一步提升。蓝信科技2019年实现营业收入3.57亿元,同比增长1.65%,实现归属于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1.91亿元,同比增长74.79%,实现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于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1.85亿元,同比增长69.09%,较2019年业绩业绩承诺(1.69亿元)高出1,569.43万元。

蓝信科技重大项目稳步推进。报告期内,蓝信科技人车物一体化项目顺利推进,子项目本务机/轨道车调车防护系统实现了产品化并开始市场推广;完成了铁路应答器传输系统(BTM)样机开发,并通过了CRCC初次审核,预计2020年内通过CRCC认证;高铁移动视频平台项目成功适配于复兴号、和谐号动车组,目前该项目产品正在多个路局现场试用,效果良好。


河南思维列控2019年经营分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