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被魯迅惦記的在漢中的江南女子

四十多年前,漢中西大街口原影劇院對面有棟兩層的小木樓,何俠住樓上,以給別人縫紉衣裳為生。

1973年美國總統尼克松訪華,中美建立外交關係沒幾天,漢中一些政府人員來到這幢小樓,從此,何俠在漢中消失了。

漢中市檔案館出的那本書裡,有篇中央黨校楊西巖撰寫的《我的父親楊玉如》文章,楊西巖記載了他的繼母何俠的一些往事,說何俠的弟弟是華裔美籍科學家,他隨尼克松訪華時,提出要見他姐何俠的要求,便由政府出面找到何俠。姐弟倆人在南京相見,悲喜交加,何俠太激動,突患腦溢血,搶救無效去世,葬在江南。

一位被魯迅惦記的在漢中的江南女子

一位被魯迅惦記的在漢中的江南女子

根據我們在北京等地採訪的內容,以及從楊西巖文章得到的信息,得知何俠毫無疑問是江南女子,很可能是蘇州人。何俠是魯迅的學生,她早先在北京女子高等師範學校讀書,後來,此學校跟北京高等師範學校合併,稱北平師範大學,也就是抗戰時期在漢中的西北師範學院。

說何俠,得說說何俠的丈夫楊玉如,也就是楊西巖的父親。楊玉如也畢業於北師大,學的是歷史專業,楊玉如在上大學期間因為不滿封建家庭為他包辦的婚姻,跟家裡包辦的妻子離了婚,跟何俠相愛。這事惹惱了魯迅在《兩地書》裡提到的那位教務處長。他是楊玉如前妻家的親戚。是魯迅維護何俠和楊玉如的愛情,還是這位教務處長做事過分,總之,魯迅在《兩地書》裡把這位教務處長寫得很不好。而這位教務處長得知何俠和楊玉如的事後,到處給北京的學校打招呼,不許聘任楊玉如。楊玉如畢業後因為沒有生活門道,跟何俠也結不了婚。1936年夏天,設在河北滄州泊鎮的省立第九師範學校需要一位校長,派誰誰不去,當時的教育部門瞅上了想去日本留學的楊玉如,答應他去日本公費留學的要求,但是條件是,先去泊鎮當兩年校長。

何俠跟楊玉如一塊兒去了泊鎮九師,第二年抗戰爆發,何俠協助楊玉如,帶領學生,帶著教學儀器和圖書,從即將淪陷的滄州逃出來,輾轉千里,1944年8月終於在漢中城固落了腳。直到抗戰勝利後的1947年,何俠才和楊玉如結婚。

一位被魯迅惦記的在漢中的江南女子


戰火紛飛,大敵壓境,想到何俠和師生們搶出教學儀器和圖書後,為安穩一張課桌千里奔波,何其壯哉!

何俠為了楊玉如,為了支持楊玉如在抗戰時期辦好學校,整整相愛二十多年。這愛情甚為經典。

國立一中解放後改為城固二中,1951年,我父親從楊玉如手裡接過校長職務時,魯迅的夫人許廣平把何俠接到北京去工作了,1962年楊玉如在文化街租的房子裡去世,而何俠的摯友許廣平在北平過得也不輕鬆,漸漸關護不了何俠,她便因丈夫去世才回到漢中,和我父親等人一起,把楊玉如葬在石馬坡。

一位被魯迅惦記的在漢中的江南女子

據楊西巖說,他的奶奶,也就是何俠的公婆是文革期間在漢中去世的。楊玉如不在了,何俠在漢中沒正式工作的情況下,艱難地擔起贍養公婆的重任,併為老人送了終。

如果人去世後能在另外一個世界相見,我想,何俠見了自己的老師魯迅和好友許廣平,一定會趴在他們肩上痛哭一場。我如果是魯迅,我會拍拍她的肩膀說,別哭,你足夠精彩,也很勇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