冒牌貨的我,不配擁有現在的生活

作者:陳惠珍

週六的午後,我與娜相約在我常去的那家咖啡館見面。我是那個聽故事的人,心中充滿好奇,充滿期待。那又是一個怎樣的人生故事等著我呢?

雖說已進入冬季的十二月了,花城的室外溫度仍維持在二十度左右,暖融融的。

我比我們約定的時間提早了30分鐘到了咖啡館,我喜歡擁有一點與自己相處的時光。我點了我喜歡的榛果拿鐵,選了一個戶外的桌子坐下。我雙手捧著略有些熱燙的咖啡,深深地吸著那誘人的香味。

冒牌貨的我,不配擁有現在的生活

暖暖的午後陽光輕撫著我的頭頂、我的脖子、我的肩膀、我的背部、我的雙臂、我的前半身、我的大腿,我輕輕閉上眼睛,彷彿盪漾在溫度適宜、又帶有一些特殊清香的溫泉池中,覺得全身溫暖、放鬆、輕盈、純淨,宛如一個剛出生的嬰兒一般。這個“溫泉池”一直是獨屬於我,也只有我才有那把開啟“溫泉池”的鑰匙。

其實,我們每個人都有一個專屬於我們自己的心靈花園,它可以是一個 “溫泉池”、一片你喜歡的“沙灘”、一個只有你知道的“樹洞”、一條清澈見底的“小溪”……

當我們疲憊的時候,當我們需要滋養的時候,當我們需要療傷的時候,當我們需要獲取某種力量的時候……我們都可以遁入這個我們專屬的“後花園”,獲取我們想要的一切。

冒牌貨的我,不配擁有現在的生活

“珍姐,你這麼早就到啦?”正陶醉在“溫泉浴”中的我被兩聲指節輕輕敲打木桌的聲音喚醒,一個女子手裡拿著一杯咖啡站在我身旁。我知道那就是娜,我們見面前在微信裡互貼了照片。

娜比照片上更好看:身材高挑、勻稱;雖施了薄薄的粉底,但仍看得出娜的皮膚白淨細膩;娜的五官單獨來看似乎沒有什麼特別出色的,沒有高挺的鼻樑,沒有放電的大眼睛,但安放在娜的臉上就是那麼的讓人舒服、喜愛。娜穿了一件米色的長風衣,風衣的腰帶環在後面打了一個漂亮的蝴蝶結;脖子上圍了一條愛馬仕彩色圖案的絲巾,哦,我喜歡的樣式;裡面穿了一條米色碎花連衣裙;腳上蹬著一雙半筒的棕色靴子;手提著一個精緻的紅色的小提包。

如果不是她在微信上已告訴我說她今年45歲,我壓根兒猜不出來她有那麼大,在我眼裡,娜充其量就是35歲上下吧。

優雅、自信、恬靜、溫柔、知性、美麗,這是我對娜的第一印象。她現在在一家挺著名的學術期刊社擔任編輯部負責人工作。

“珍姐,我想跟你說,

我覺得自己一直活得很不踏實,總覺得自己現在所擁有的一切都是因為自己幸運而已,我很怕自己會被這個時代拋棄,我很怕自己會被年輕人所取代。”就著這樣的開場白,娜開始講述了她的人生故事:

我出生在南方的一個小城裡,我的父親是一名中學老師,母親是一名家庭主婦。我還有一個妹妹,比我小四歲。

從小學開始,我覺得自己學習成績一直還挺好的,每次考試在班級的排名基本上都是前三吧,可我爸爸從來沒有表揚過我,甚至很多時候我得了全班第一名,他都會對我說:“你這次只是幸運而已,你自己要明白,你並不聰明!”

冒牌貨的我,不配擁有現在的生活

“嗯嗯!也許爸爸說得對,我並不聰明,我是靠死讀書和運氣才拿到好成績的。”我認同了父親的說法。於是,我更加努力地學習,沒日沒夜地學習,“因為我不夠聰明”。

我以優異的成績考上了城裡最好的初中,爸爸還是說“你只是幸運而已!”

剛進初中的時候,真的印證了爸爸所說的“我並不聰明”。第一次統考,全班52人,我只得了第17名,這是我有史以來最差的成績排名。“也許我真的不是讀書的料!”就這樣,當時的我陷入了抑鬱的狀態(當時謂之“神經衰弱”)。

也許我骨子裡自帶的倔強的個性,我不服輸,我就不信我自己追不上別的同學。每天六點我爬起床,先到操場跑800米,我知道身體是革命的本錢。跑完步,我開始在校園的樹蔭下、小山坡上晨讀,然後去上課。

冒牌貨的我,不配擁有現在的生活

就這樣,日復一日地堅持。期末考試,我得了全班第四名。此後的三年中,我的成績基本上保持在全班的前十名,即便是在學霸雲集的一中。

中考成績出來了,我的成績比所在的重點中學錄取分數線足足高了60分。欣喜!這是我常年努力的結果。

我向父母報喜了。可爸爸依然對我說:“女孩子上了高中就會跟不上的,要知道你並不聰明,你現在是靠勤奮才取得這樣的成績,到了高中,單靠勤奮是不行的,你還是報箇中專吧,好歹畢業後有份穩定的工作。”

想想,也許爸爸說的是對的,我之所以取得不錯的成績只是“運氣好加勤奮”而已,我並沒有什麼“競爭力”。就這樣,我初中畢業後就按爸爸的意願報考了一所中專。

可是,我的心中始終帶著絲絲的憂傷,我總覺得自己還處在“花骨朵兒”的時刻,那“花骨朵兒”還來不及盡情綻放的時刻,我就將它採摘了。我有些不甘、有些遺憾,總帶著對“花骨朵兒”綻放時的幻想而活著。

於是,我終其一生不斷地努力,不斷地學習

,從中專到大專到本科,再到在職研究生。然後到了現在這個編輯部的位置,也獲得了高級技術職稱。

可我卻依然活得很不踏實,我總覺得自己就是一個“冒牌貨”,因為我的本科、我的研究生學歷都是在職讀的,並不是正規全日制脫產的,而現在跟我共事的年輕人都是名牌大學的碩士研究生或博士生。於是,我很怕自己很快就會被社會所淘汰,因為他們都比我厲害……

冒牌貨的我,不配擁有現在的生活

我靜靜地聽著娜的故事。說實在的,我有些詫異。因為我知道,娜是一位資深的編輯,還受聘為一所大學的客座教授,經常會主持一些國家級的繼續教育學習班,閒時還喜歡作詩寫一些散文發表在一些期刊上,實在算得上是一名實至名歸的才女。何來的“冒牌貨”呢?

我說:“娜,你爸爸說的‘你一直以來靠的是幸運加勤奮,你並不聰明,你並沒有什麼競爭力’,你覺得是這樣嗎?”

“我確實是挺勤奮努力的,我也沒覺得自己的智商有多高。”娜說。

“小升初,你在全縣兩三萬考生中名列前200進入一中,你認為只是一種幸運嗎?你中專畢業後一直到獲得研究生學歷,到你被聘為高級職稱、客座教授、主編,你也認為你只是一種幸運嗎?如果你真的認為你所取得的一切都歸咎於幸運加勤奮的話,那麼現在的你一樣有理由相信你依然會擁有那樣的幸運啊!可我聽到的是,你一生都在努力拼搏,你的一生都是帶著強烈的好奇心學習各種各樣的知識,你現在所取得的成就及擁有的能力可是有目共睹的。而你今天所取得的一切難道不是你付出了不知多少的汗水、歷經了多少的艱辛、在多麼的堅忍不拔的精神引領下的結果嗎?不是印證了那句古話:‘一分耕耘一分收穫’嗎?……”我一骨碌地跟娜說了一大段的話。

我看見娜陷入了沉思。

冒牌貨的我,不配擁有現在的生活

娜的故事突然讓我想起我最近讀的一本書——《從自我苛求中解放出來》。在書中,作者,法國著名的精神科醫生、心理治療師弗雷德裡克.方熱曾提到一個名為“冒牌貨綜合徵”的概念。

他指出,“冒牌貨綜合徵”指的是那些秉承“我是個不可愛、無能的人”的不合理核心信念的人對自己扭曲的認知。

這些自認為“冒牌貨”的人,往往因為小時候感受不到來自父母的關注與肯定,因此給自己設定了種種諸如“必須達到”的法則,以求獲得父母的關注與肯定。他們在此後的一生都可能會屈從於這些法則,卻從來不曾想過,它們是否適用於我們正在經歷的境況,而這正是我們生活中很大一部分焦慮與苦惱的來源。在認知療法中,這些被我們強加於自己的嚴苛要求稱之為“人生準則”。

那麼,“冒牌貨綜合徵”者的人生準則又是什麼呢?那就是:要配得上自己的位置。

哪些人會中“冒牌貨綜合徵”的招?通常見於那些自學成才、沒有正式文憑者。除此之外,也見於那些對自己的價值不夠自信、覺得自己的能力配不上自己的職位的人。

記得有個例子,一位大型企業的領導,旗下有數萬名員工,到了70歲了,他仍然覺得每天早上都應該好好表現顯示他配得上自己的職位,好像每一天他都要證明自己在公司裡不是尸位素餐。

冒牌貨的我,不配擁有現在的生活

我想,娜也中了“冒牌貨綜合徵”的招了吧!根源何在?

爸爸從小對她耳邊說的那些話吧“你只是幸運!你並不聰明!你沒有什麼競爭力!”於是,娜的心中便有了“我不可愛”、“我無能”的不合理的核心信念;於是,身居高職的娜便有了“冒牌貨”的想法;於是,娜便產生了“我遲早會被社會淘汰,我遲早會被年輕人取代”的焦慮與不安。

顯然,娜“冒牌貨”的想法源自於早年間爸爸對她的評價,這麼多年來,她憑藉自身的努力及本身的聰穎,她早已不再是那個“不夠聰明,只是幸運”的小娜了,而是一位經驗豐富、知識淵博的資深的專業人士了。

所以,娜的那些“我是冒牌貨,我配不上我的職位”的想法早已不合時宜,與她的實際境況根本不符,必須得像電腦需定期更新系統般更新她的破舊的人生準則了。

冒牌貨的我,不配擁有現在的生活

我們可以假設一下,假如你身邊恰好也有一個與你境況相似的好朋友對你說他/她是個“冒牌貨”,你會對他/她說些什麼呢?

於是,我笑著對娜說:“娜,如果我告訴你,我也是中專畢業,我也沒有正規的高學歷,可我一生一直都在努力地學習、進步,然後變成現在的樣子,你會對我說些什麼?”。

“啊!你真是太棒了!說真的,學歷不代表一切,關鍵是能堅持終身的學習。你看你,現在多好啊!我覺得你很有內涵!”娜忙不迭地對我說。

我接上娜的話:“瞧,我們的腦海中是不是有兩套標準呢?對我,你是非常正面的、善意的、欣賞的、肯定的;而對你自己呢,則是苛刻的、嚴格的。娜,你要知道,我倆的境況可是很相似的喲!不是嗎?你何不把對我的那套標準也用在自己的身上呢?”

娜沉思了會,終於緩緩地點了點頭,臉上露出舒心的微笑。斑駁的午後暖陽透過透明的遮雨棚肆意地親吻著我倆的臉頰。

娜的故事講完了。此刻,我想問你的是,“冒牌貨綜合徵”,你也有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