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否也有這樣的朋友?”


玩微博四年

我是怎麼從一個內斂的文藝男青年

變成一個節操盡失

三觀俱毀的段子手的

自己都已經弄不清楚

我只知道在我的段子手生涯中

我的朋友啊K是靈感的源泉

是特別重要的存在。

在我的微博搜索欄搜索“我的朋友啊K”六個字

一共有888條微博

也就是說

我寫了888條關於啊K的段子

“塑造了一個蠢呆沒腦的單身青年形象。”

“你是否也有這樣的朋友?”



例如有一條是這樣的:

我的朋友啊K做過一件浪漫的事情

有一天他看到喜歡的女孩在樓下

立即折了一架紙飛機朝她飛去

飛機像有魔力似的

不偏不倚正好落在女孩胸前

她轉過頭

看到啊K在樓上大聲地朝她歡呼:

還說不是飛機場哈哈哈哈哈……

還有一條是這樣的:

我的朋友啊K去見女網友回來

有點兒不高興。

“是你喜歡的類型不?”

“是。”

“那你怎麼不高興。”

“她說我沒勁。”

“你不是挺會逗人開心的嗎?”

“可我擰不開飲料瓶蓋。”

很多人問過我

“啊K是我的生活裡真實存在的嗎?”

“你是否也有這樣的朋友?”



是的。

我和啊K認識的過程

現在還偶爾用來開玩笑

那是剛念初一的第一個晚上

大家終於拋棄了小學生的名頭

對新的階段充滿好奇和拘謹。

我們的第一次對話就這樣開始。

我:“嘿。”

他:“嗯?”

我:“和你換個座行嗎

你旁邊的是我小學同學

我可以給你一塊錢。”

他:“啊。哦。”

說出“給你一塊錢”這樣感覺

挺羞辱人的話

其實和我的性格有關

我一向不擅長交流

更不好意思麻煩人

所以麻煩人的時候

總會下意識地想要給予補償

而當時我的口袋裡剛好有一塊錢

也就是說

如果當時我的口袋裡有一根棒棒糖

我的話就會變成

“和你換個座行嗎,我可以給你一根棒棒糖。”

但是啊K不僅沒有覺得我的話帶有羞辱的成分

“反而想到了其他東西。”


“你是否也有這樣的朋友?”



我們的縣城雖然不大

但是啊K之前一直是在縣城的郊外念小學

對第一次接觸我們這些

“城裡孩子”抱著忐忑的心情。

只見他愣了一下接過我的一塊錢

若有所思地和我換了座位。

然後在第二天晚自習的時候

又把一塊錢遞還給我:

“今天的英語作業借我抄一下。”

換座位、抄作業、雜誌借我看看……

所有的一切都是金錢交易

這就是啊K對“城裡孩子”的第一印象

並且很快地“入城隨俗”

讓後來知道真相的我哭笑不得。

誰能想到

在祖國偏遠地區的一個小縣城裡

萬惡的資本主義曾經盛放過一朵燦爛如斯的花朵。

我和啊K是怎麼成為朋友的我已經不記得了

但是我們成為朋友後經歷的一些事

就像霸王龍的腳印一般

“在回憶的道路上永遠繞不開。”


“你是否也有這樣的朋友?”



啊K在初中時代最喜歡一件事和一個人:

踢球和英語課代表阿G

早戀的感覺當時我是不知道的

當然當我知道這種感覺的時候也已經不是早戀了

當時我記得最清楚的是

啊K發呆傻笑的時間比以前多了很多。

“喂!醒醒!”我含了一口水噴他頭上。

“怎!怎麼了?我著火了嗎?”

“知道你剛才傻笑了多久嗎?”

“沒多久吧?”

“沒多久……你知道鐵杵是怎麼磨成針的嗎?”

“啊?”

“給你一根鐵杵讓你磨

然後你磨著磨著想到了阿G

邊磨邊想,邊磨邊想

醒過來的時候鐵杵就磨成針了。”

“滾!”

“愛情走得太快就像龍捲風”

啊K和阿G的青澀愛情堅持了一年多

沒有遭遇老師和家長的壓迫

最後還是無疾而終

“和99%的早戀一樣。”


“你是否也有這樣的朋友?”



當時啊K把包括周杰倫在內的所有卡帶都給了阿G。

“因為一聽到裡面的歌就會想起她

每個音符都是回憶的開關。”

啊K有些憂傷地告訴我

宛若情聖。

然後拿起英語課本更加憂傷地說:

“你知不知道我們約會的時候

她也不會忘了背單詞

二十六個字母隨便看到哪個

都能讓我想起她

看來以後再也學不好英語了。”

“如果沒有她你就會好好學嗎?”

“不會。”

啊K真的沒有好好學過英語

他體驗了大多數人沒有體驗過的早戀

卻從沒見過一張及格的英語試卷

所幸理科學得不錯

“拆東牆補西牆的一直不是一個差生。”


“你是否也有這樣的朋友?”



上了高中以後啊K就很少出現在足球場上了

因為常常湊不夠踢球的人

那時的我們迎來一個全新的網絡時代

小小的縣城彷彿一夜間開了十幾家網吧

曾經和他一起踢球的小夥伴們

把搶球和衝刺的速度用在了奔往網吧的路上。

我們倆也沒脫離這場大流。

於是有一天,在我又一次約啊K去網吧的時候

他罕見地臉一沉:

“有沒有覺得你玩得有些過頭了?”

“幹嗎啊,你今天不想玩是嗎?”

“以後都不玩了吧。還想不想考個好大學了?”

“你認真的啊?”

“比珍珠還真。我的賬號已經賣掉了,你看著辦吧。”

“賣……賣給誰啦,他還要多買一個嗎……”

時至今日

“我的記憶裡提起友情會有一段影像。”


“你是否也有這樣的朋友?”



一段是電影《心靈捕手》中

數學天才馬特達蒙

往常一樣在工地裡和小本一起搬磚

小本突然說:

“你知不知道

其實我每天早上去叫你起床搬磚

都希望你已經不在房子裡

去到了屬於你的地方。”

上大學的時候和啊K不在同一座城市

聯繫就少了一些

只是偶爾在網上聊幾句

“放假回家的時候聚一聚。”


“你是否也有這樣的朋友?”



直到快畢業的某一天

他打來一個電話問道:

“你是不是弄了個微博號經常編段子?”

“對啊,你怎麼知道的?”

“那啊K就是我咯?”

“啊……對啊……你怎麼知……”

“老子弄死你!”

“哈哈哈哈哈……”

啊K今年就要結婚了

我是他欽點的伴郎

不論我的紅包打多少

都一定會多打一塊錢

可以把我們瞬間帶回認識的第一天

意義非凡的一塊錢

而且雖然他要結婚了

但是在我的微博裡

“他會一直以蠢呆沒腦的形象存在下去。”


“你是否也有這樣的朋友?”



/寫在最後/


最後

再趁機編條求婚的段子做隨禮吧。

我的朋友啊K終於要求婚了

地點是他和女朋友第一次見面的地方

看到啊K突然遞上的戒指

女朋友頓時捂臉哭得稀里嘩啦

她哽咽著問:

“上次偷偷去找前女友才買一個包包認錯

這次是買一枚戒指

你都幹什麼了?!

嗚嗚嗚……”

沒想到吧

這次蠢呆的主角不是你

我想表達的和大家評論的一樣:

啊K和他女朋友真是天生一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