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這些名人都是自考出身


原來這些名人都是自考出身

當今社會需要專業知識與豐富經驗結合的綜合型人才。同時,不少外企管理者認為,自考生的吃苦耐勞及動手能力較統招生更勝一籌,考慮問題更為全面。因此,自考生在求職競爭中應充分量化自身優勢。同時建議自考生以專業資格證書彌補學歷證書的缺陷。


在招聘會現場,不難觀察到,很多招工單位,在招聘啟事中註明“具有職業資格認證證書者優先”的招聘條件。自考生的實踐經驗較強,因此取得職業資格證書是彌補學歷缺陷最為有利的手段。中國不乏優秀的社會棟樑之才,其中很多都是自考出生,我們可以舉幾個例子:


一、吳士宏

原來這些名人都是自考出身


自考生。TCL信息產業集團總經理。她曾在醫院當過護士,在中國信息產業界,吳士宏創下了幾項第一:她是第一個成為跨國信息產業公司中國區總經理的內地人;她是唯一一個在如此高位上的女性;她是唯一一個只有高教自考英語大專文憑的總經理。在中國經理人中,吳士宏被尊為“打工皇后”


二、牛根生

原來這些名人都是自考出身


自考生。創辦內蒙古蒙牛乳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並擔任董事長兼總裁職務。牛根生是個苦孩子,據說當年他從鄉下被賣到城裡只值50元錢。那個時候無論是誰都不會料到,今天他的身價竟然會上漲幾千萬倍“牛”到了這個地步,因為他是蒙牛的“領軍人物”。


是啊,在乳業界,一頭牛卻拋出了火箭的速度。在中國目前的民營企業中,發展速度能用“可怕”這個詞來形容的,蒙牛算是其中一家。帶領蒙牛跑出“火箭速度”、演繹了這個中國企業快速發展傳奇的人——牛根生,絕對是一個歷經坎坷、個性鮮明的企業家。


今天處在眾人眼光之焦點下的牛根生,是一位名副其實的商界明星,他在中國慈善排行榜上鼎鼎有名,是全球第一個將自己的股份全部捐獻出來的企業家;也是少數幾個提出要在50歲之前從領導崗位退下來的企業領導人。


三、李成福

原來這些名人都是自考出身


自考生。高級經濟師,北京燕京啤酒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走馬上任集團公司總經理後,他憑藉在自學過程中養成的韌勁兒,將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企業,帶成了中國最大啤酒企業集團之一。


燕京啤酒多年名列國內同業產銷量榜首,是躋身世界啤酒企業前15名的知名企業。李福成是在文革中上的中學,十年動亂使他失去了進大學的機會,他說:“是自考給了我一次補課的機會,為我指引了一條邁向成功之路。”自考畢業後,李福成繼續深造,獲取研究生學歷。他曾歷任順義化肥廠黨總支副書記,北京市燕京啤酒廠黨總支副書記、副廠長、書記、廠長,現任公司總經理。面對激烈的市場競爭和強勁的競爭對手,他領導企業勇敢迎接挑戰,成功捍衛“燕京”品牌,競爭實力不斷增強。


長期探索創新國有企業發展模式,堅持依靠科技進步,走自主創新之路。企業發展定位準確,管理創新成效顯著。提出內涵式滾動發展的思路,領導企業適時進行股份制改造,實施低成本擴張戰略,走出一條投資省、週期短、效益好的企業跨越式發展道路。帶領企業由一個小廠迅速發展為有形資產88億元、無形資產90億元、產銷量和經濟效益在全國啤酒行業名列前茅的現代化大型企業集團,為民族啤酒產業的壯大和發展做出了積極貢獻。


四、畢福劍

原來這些名人都是自考出身


自考生。中央電視臺《星光大道》節目主持人。1959年1月16日生於大連,中學畢業趕上插隊落戶,後進(北海艦隊)國家海洋局第一調查船大隊服兵役。如日中天時,又趕上裁軍,回到地方考大學。考試成績在“上戲”名落孫山,而北京廣播學院電視導演專業卻排在前面。畢業後進入中央電視臺。


本來學的是電視劇導演,卻幹起了文藝。文藝導演也沒整明白,一腳給踹到臺前去了。曾經參加大型電視連續劇《三國演義》的拍攝,任主攝像之一。1995年隨“中國首次遠征北極點科學考察隊”去北極,擔任攝像並客串主持,從此逐漸被人熟悉。


小眼睛、大嗓門、口音重、愛搞怪……畢福劍在這個流行“花樣美男”的時代的確顯得太另類了,不過有《快樂驛站》和《星光大道》,再加上原有的《夢想劇場》,這位長得頗“意外”的主持人成了央視三套出鏡率最高的主持人。談到為什麼忽然變得這麼“火”,老畢一臉壞笑:“可能大夥突然看出我漂亮來了。”


五、劉建業

自考生。中國戰爭史學會學術委員;中國人民戰爭紀念館副館長;中華世紀壇管理中心常務副主任;世界收藏家聯合會副主席;中國近代史料學學會常務副會長;中國收藏家協會書畫專業委員會常務副主任;北京收藏家協會常務理事;北京市社會科學界聯合會常務委員;建築高級工程師兼文博研究員;這一系列的頭銜足以證明一個人在事業上所獲得的尊重和成就。


除此之外,他還有一個耀眼的殊榮——中國第一代自考生中的優秀代表。劉建業說,他真的是感謝自考,他所從事的研究工作、學習,完全是通過自學得來的。自考不僅鍛鍊了意志,而且激發了求知慾。劉建業體會到,自學考試的優越性,不單在於這個制度培養和發現了一大批自學成才的畢業生,更重要的是,它能夠賦予人們一種堅忍不拔、孜孜不倦、持之以恆的求學精神——這是終身享用不盡的財富!


六、阿丘(丘孟煌)

原來這些名人都是自考出身


自考生。中央電視臺《今天故事會》節目主持人。阿丘1968年生於廣西南寧。主持過《社會記錄》、《人物新週刊》、《天天故事匯》等欄目,現主持《共同關注》、《今天故事匯》等欄目。國家一級編劇。因為在廣西衛視主持《百姓專利》,被央視相中,進了《社會記錄》。


當年,劉儀偉以自己是央視惟一可以不說普通話的主持人自豪,不過劉儀偉主持的《天天飲食》只是個生活類節目,《社會記錄》卻是純新聞性的。讓帶著南方口音的阿丘播報新聞節目,算得上是中國電視新聞意識的一種改變,預示著中央電視臺正在主動把姿態放低。


曾編導過的節目:廣西電視臺《冠傑園地》;湖南經濟電視臺《南北笑星火辣辣》;戲劇作品代表作:戲劇小品《失物》、《呼喚》、《我的哥哥在南沙》;音樂短劇:《張大嘴和李幹部》獲過的獎項:廣西南寧市優秀青年、學雷鋒先進個人、拔尖人才、計劃生育匯演先進個人,曹禺戲劇獎小戲小品一等獎、優秀編劇獎,中央電視臺戲劇小品大獎賽最佳導演獎。


七、張羽

原來這些名人都是自考出身


自考生。1992年,自考畢業於北京大學國際關係學院。1992年-1997年,中央電視臺國際部《正大綜藝》編導:《環球》編導,主持人。1997年-2000年9月,評論部《新聞調查》主持人,記者。2000年9月至今《東方時空》主持人。主持的固定節目:東方時空、焦點訪談。


直播類節目:聚焦兩會、迎戰暴風雪、抗震救災、一起看奧運、神七問天、中國信心、2008情感詞典、2009新聞過大年的除夕夜節目段以及年初四至年初七的新春看四方。主持或參與的其他節目:新聞1+1、新聞會客廳、決策者說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