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主席的一首詩,為何讓人淚流不止?

毛主席一首不到50字的詩,為何讓人淚流不止?

毛主席的一首詩,為何讓人淚流不止?
毛主席的一首詩,為何讓人淚流不止?
毛主席的一首詩,為何讓人淚流不止?毛主席的一首詩,為何讓人淚流不止?
毛主席的一首詩,為何讓人淚流不止?

一九七五年底,毛主席寫了他一生中,最後的一首詩《訴衷情》。

當年忠貞為國愁,

何曾怕斷頭?

如今天下紅遍,

江山靠誰守?

業未就,

身軀倦,

鬢已秋;

你我之輩,

忍將夙願,

付與東流?

這首詩是毛主席去世前一年,82歲時寫給周總理的。當時,毛主席身體不好,疾病纏身,周總理也身患癌症,亦在重病中。毛主席已經預感到,革命將發生曲折,他和周總理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夙願將要“付與東流”。

他問自己,也問周總理,社會主義的紅色江山究竟“靠誰守”?這首詞,字數雖然不多,但情感真摯,讀來滄桑心碎,令人潸然淚下。

“現在有些高級幹部的子女‘生於深宮之中,長於婦人之手’,嬌生慣養,吃不得苦,是溫室裡的花朵,有些是“阿斗”呀。中央、省級機關的託兒所、幼兒園、部隊的八一小學,孩子們相互之間比坐的是什麼汽車來的,爸爸幹什麼,看誰的官大。這樣不是從小培養一批貴族少爺嗎?這使我很擔心呀!這是他在50年代批評的。

“有些幹部自認為是老子天下第一,看不起人,靠資格吃飯,做了官,特別是做了大官,就不願意以普通勞動者的姿態出現。”這是他在60年代批評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