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演義》中描述的“十八路諸侯”,歷史上有多少支人馬?

東漢末年天下大亂,廣義上的漢末三國時期一般從"黃巾起義"開始算起,不過導致東漢的徹底的動亂,中央政權被權臣把持,地方長官逐漸演化為裂土分茅的軍閥的情況,則要從東漢中平六年(即公元189年)開始算起。

《三國演義》中描述的“十八路諸侯”,歷史上有多少支人馬?

董卓進京廢立皇帝、禍亂朝綱,給各地長官起兵討伐的藉口。這是一個反(起)董(兵)的大浪潮,東漢東部的荊州、揚州、冀州、兗州、青州、豫州、徐州、司隸等地區都參與了反董的浪潮。那麼到底有多少路軍閥參與了討伐董卓呢?下面小編就來聊一聊這件事。

《三國演義》中描述的“十八路諸侯”,歷史上有多少支人馬?

關東聯軍的概述和"十八路諸侯"的說法

由於討伐董卓的軍閥基本上都分佈在函谷關以東的地區,所以被稱為關東聯軍。我們首先進行一個關東聯軍的概述。關東聯軍以袁紹為首,分佈在四個可以稱為前線的地方,分別是司隸河內聯軍、兗州陳留聯軍(酸棗)、豫州潁川聯軍、荊州南陽聯軍(魯陽)。

各個地區有聯合作戰的時候,比如河內聯軍、陳留聯軍、潁川聯軍組織的"汴水之戰";也有獨自為戰的戰役,比如後期的南陽聯軍的孫堅,雖然已經攻入洛陽,但是根本沒有人呼應。因為當時關東聯軍已經陷入內耗當中。

《三國演義》中描述的“十八路諸侯”,歷史上有多少支人馬?

從初平元年到初平二年(即公元190年到191年),整個關東聯軍屢戰屢敗,既然無法擊敗董卓,甚至看不到希望,各軍閥就開始從對方身上喝血吃肉,兗州刺史劉岱殺死東郡太守橋瑁;渤海太守袁紹通過威脅的手段讓冀州牧韓馥交出冀州;在孫堅進入洛陽之後,關東聯軍不但沒有人響應,袁紹還派、周昂、爭奪孫堅的豫州。這個時候關東聯軍逐漸分裂為以袁紹、袁術為首的兩大軍事聯盟,原先的聯盟關係徹底破裂。這是一個關東聯軍的概述。

《三國演義》中描述的“十八路諸侯”,歷史上有多少支人馬?

在《三國演義》中將關東聯軍稱呼為"十八路諸侯",這個稱呼也成為關東聯軍的代指。小說當中的"十八路諸侯"有:袁術、韓馥、孔伷、劉岱、王匡、張邈、橋瑁、袁遺、鮑信、孔融、張超、陶謙、馬騰、公孫瓚、張楊、孫堅、袁紹、曹操。

《三國演義》中描述的“十八路諸侯”,歷史上有多少支人馬?

這是小說中的說法,其實歷史上參與討伐董卓的軍閥遠不止十八路,"十八"這個數字是很常見的小說家願意使用的數字,在《三國志平話》中就有"十八鎮諸侯"的說法,還有"二十八鎮諸侯"。《三國志平話》的創作程度比較粗糙,前後出現差錯也是可以理解的事情。

再說回小說中的"十八路諸侯",其中大部分都與歷史上的參與討董的軍閥相符,不過也有一些軍閥完全是不相符,比如馬騰這個人物,在當時的身份還是涼州起義軍衍生的軍閥,而且與董卓已經聯手。

《三國演義》中描述的“十八路諸侯”,歷史上有多少支人馬?

明確參與關東聯軍的成員盤點

那麼關東聯軍的成員都有誰呢?首先在"十八路諸侯"中,南陽太守袁術、冀州牧韓馥、豫州刺史孔伷、兗州刺史劉岱、河內太守王匡、陳留太守張邈、東郡太守橋瑁、山陽太守袁遺、濟北相鮑信、廣陵太守張超、張楊(張楊的身份為上軍校尉軍假司馬,但這個時候西園八校尉的編制應該已經棄置了)、長沙太守孫堅、渤海太守袁紹、曹操(曹操的身份為奮武將軍,但這個名銜並沒有什麼實際作用,曹操沒有官方承認的身份),這些人物在歷史上也都參與了關東聯軍。其中袁術、孫堅在南陽;袁紹、王匡在河內;孔伷在潁川;其餘人在陳留。

《三國演義》中描述的“十八路諸侯”,歷史上有多少支人馬?

除了以上十四個軍閥以外,還有很多人物也參與了關東聯軍,小編在下面分列一下:

陳國相許許瑒參與關東聯軍的記載在《三國志·蜀書·許靖傳》當中,以陳國相的身份與豫州刺史孔伷聯合,位置可能在潁川。

中牟令楊原:楊原參與關東聯軍見於《三國志·魏書·任峻傳》,楊原本來想棄官避禍,但是聽從中牟人任峻的勸諫自領河南尹起兵,後來又歸附曹操的勢力。

河南尹朱儁朱儁參與關東聯軍見於《後漢書·朱儁傳》,董卓迫於關東聯軍的壓力遷都長安,留朱儁在洛陽。朱儁暗中與關東聯軍聯絡,打算充當內應的角色,但是最後還是沒有實行,反而棄官避禍。

《三國演義》中描述的“十八路諸侯”,歷史上有多少支人馬?

黑山軍張燕:張燕參與關東聯軍記載在《三國志·魏書·張燕傳》,張燕率領黑山軍參與關東聯軍,但是隻是一筆帶過,具體的位置和貢獻不詳。

青州刺史焦和:焦和參與關東聯軍見於《三國志·魏書·臧洪傳》,焦和率領軍隊參與關東聯軍,但是正因為這一點導致青州黃巾餘黨的崛起和橫行。

《三國演義》中描述的“十八路諸侯”,歷史上有多少支人馬?

潁川太守李旻:李旻參與關東聯軍見於《後漢書·董卓傳》,李旻與孫堅一同行動,在"梁東之戰"中被徐榮擊潰並俘虜,最後被烹殺。李旻疑似《漢末英雄記》中記載的同樣被烹殺的李昊。

荊州刺史劉表:劉表參與關東聯軍見於《三國志·魏書·臧洪傳》引注的《魏氏春秋》,同樣一筆帶過,而且受到裴松之的質疑。

西河太守崔鈞:崔鈞參與關東聯軍見於《後漢書·崔駰傳》,崔鈞和袁紹共同起兵於關東。

劉備:劉備參與關東聯軍見於《漢末英雄記》,也是一筆帶過。以上九人加上"十八路諸侯"中的十四個成員,關東聯軍至少有二十三路諸侯。

《三國演義》中描述的“十八路諸侯”,歷史上有多少支人馬?

同樣參與討董的人物盤點

以上二十三個人物是可以確定參與了以袁紹為首的關東聯軍,然而除了關東聯軍以外,還有一些其他的反抗董卓的力量;另外還有人物還沒有來得及加入關東聯軍就被殺,因此也很難計入到關東聯軍之內。這樣的人物有三個,分別是荊州刺史王叡、陳王劉寵、徐州刺史陶謙,以及一個胎死腹中的聯軍名單。

《三國演義》中描述的“十八路諸侯”,歷史上有多少支人馬?

王叡和張諮本來也是想起兵討伐董卓,大概率會加入到關東聯軍的陣營當中。但是王叡與武陵太守曹寅和長沙太守孫堅關係很僵。曹寅假傳檄文交給孫堅,孫堅借坡下驢逼死了王叡,張諮也死於孫堅之手。

劉寵也率領軍隊"討伐"董卓,自稱輔漢大將軍。小編之所以加個引號,因為劉寵討董完全是扯淡,他屯兵在陳國陽夏,幾乎沒有挪窩,距離前線十萬八千里。所以劉寵也不算參與關東聯軍,只能說是呼應一下。

《三國演義》中描述的“十八路諸侯”,歷史上有多少支人馬?

陶謙倒是出了三千人討伐董卓,但並非是投入在關東聯軍當中,從他的一些話語中可以看出,他對袁紹是非常的不滿。陶謙的三千人支援了朱儁。上文中提到朱儁棄官避禍,後來又一次以起義軍的身份進入洛陽,再撤退到中牟移書州郡組織另外一支聯軍,陶謙就給出了三千精兵。

《三國演義》中描述的“十八路諸侯”,歷史上有多少支人馬?

後來董卓被刺殺,李傕、郭汜、樊稠等董卓餘黨控制朝政,陶謙還想支持朱儁為新的聯軍的首領,除了陶謙以外,名單上還包括前楊州刺史周幹、琅邪相陰德、東海相劉馗、彭城相汲廉、北海相孔融、沛相袁忠、泰山太守應劭、汝南太守徐璆、前九江太守服虔、博士鄭玄。大部分都在徐州一帶。不過這個時候李傕徵召朱儁入朝,新的聯軍就沒有組織起來,這個名單也就作廢了。

總而言之至少有二十六支力量參與討董,二十三人明確為關東聯軍成員,另外還有一批名單可能會成為新的討董(董卓餘黨)的力量,遠遠超過了小說中的"十八路諸侯"了。


參考文獻:《三國志》、《後漢書》、《漢末英雄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