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旗下微信电话本APP存在侵害用户权益行为

中国网科技12月4日讯(记者 苏畅)工信部今日通报60款侵害用户权益行为APP,腾讯旗下的微信电话本APP因强制、频繁、过度索取权限在列。记者注意到,这已经是三个月内微信电话本第二次因信息收集问题被点名。

通报显示,工信部近期组织第三方检测机构对手机应用软件进行检查,督促存在问题的企业进行整改。截至目前,尚有60款APP未完成整改。工信部表示,被通报的APP应在12月10日前完成整改落实工作。逾期不整改的,将依法依规组织开展相关处置工作。

微信电话本APP是腾讯于2013年推出的一款通话软件。其iOS版本上线仅一天,便登上苹果应用商店总榜TOP1、工具榜TOP1,并占据第一名长达半个月。

此次微信电话本APP被工信部通报的是豌豆荚应用商店中的V4.5.2版本,所涉问题为APP强制、频繁、过度索取权限。这距离上一次被公开点名还不到3个月。

9月17日,APP专项治理工作组发布通告称,81款APP存在个人信息收集使用问题。其中微信电话本APP的V4.5.0版本存在APP中无法找到隐私政策;在申请打开通讯录、通话记录等可收集个人信息的权限时,未同步告知用户其目的;未提供注销用户账号功能等三大问题。

中国网科技记者就微信电话本APP整改进程及结果采访腾讯相关人员,截至发稿前未获回复。

近年来,APP违规收集用户信息、侵害用户权益等问题日益突出,引起监管部门高度重视,工信部已经连续两年开展专项整治行动。

在11月27日举行的全国APP个人信息保护监管会上,工信部信息通信管理局副局长鲁春丛介绍称,截至2020年第三季度末,工信部已对国内主流应用商店中用户使用率较高的44万款APP完成了技术检测,责令1336款违规APP进行了整改,公开通报了377款整改不到位的APP,下架94款拒不整改的APP。

鲁春丛指出,工信部针对大企业的APP进行了全覆盖检测,发现存在思想漠视、侥幸心理、技术对抗三类问题。“比如腾讯的QQ、微信等核心的应用产品,由于应用宝分发平台量非常大,其所提供的SDK服务在多个领域反复出现违规行为。”

工信部决定,原计划截止到今年12月份的专项整治行动,从明年年初开始,继续开展半年。

为规范APP个人信息收集行为,主管部门已在推进法制化管理进程。近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发布了《常见类型移动互联网应用程序(APP)必要个人信息范围(征求意见稿)》,在文件中规定了38类常见类型APP必要个人信息范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