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應該對先行者「小牛電動」抱有敬意,為什麼?

上一篇文章說到,兩輪車行業正在發生鉅變,至少有好幾撥人會進入這個行業併發布全新的產品。昨天,九號機器人發佈了一系列電動兩輪產品,相信大家也看到了。

那麼,為什麼聰明的錢和優秀的人都會進入這個行業,我在這篇文章裡做一下詳細闡述。

(文章有點長,但絕對是乾貨,也不知道啥時候會被刪掉,請注意保存,如有需要可在中國最大綠色交友軟件聯繫我:zhangjia2049)

我會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展開:

  • 資本
  • 人才
  • 規模
  • 政策
  • 需求
  • 供給
  • 我們

資本:

(待補充)

人才:

兩輪車行業已存在百年,在燃油摩托車時代有不少牛人推動著產業發展,但在兩輪電動車領域,值得說道的,只有小牛和 gogoro 這兩家公司,擁有令人尊敬的人才。

先說說小牛,大家可能都知道它的 CEO 李一男,但除了他之外,投資人吳世春、黃明明、COO 李彥、研發副總裁胡依林都是重要的人物,在說他們之前,我要重點說說胡依林,他有著與生俱來的天賦和後天習得的頑強,如果你一定要在兩輪電動車的改造者歷史上找一個代表人物,我認為是胡依林,而不是李一男。


我們應該對先行者「小牛電動」抱有敬意,為什麼?

(胡依林和小牛 N1)

2001 年,讀初中的胡依林在安徽老家的網吧做網管之餘,自學黑客的招數獲取了別人的的電信上網密碼從而造成了 4000 多元上網費,成為安徽第一個被公安廳督辦抓到的少年黑客,由於未滿 18 歲且並未利用非法犯罪所得牟取暴利,關了 3 天就被放出來了。老爸再也不敢讓他出去上網,給他買了電腦並送他去了阜陽建築設計院,讓他走上了設計的康莊大道,逐漸成為了一個在互聯網時代成長起來的設計師。

後面的故事是每個人都熟悉的成長故事,2001 年他一個人從安徽漂到了上海,在魔都刷盤子,做網管,做網頁設計;2004 年機緣巧合又跑去廣州闖蕩 Flash 圈子算是經歷了人生第一次創業,2005 年殺回魔都的時候加入了九城遊戲,負責官網的設計開發;2006 年時他開了一個工作室做外包,接各種網站的項目來做;2007 年,朋友幫他爭取到微軟面試設計師職位的機會。

當時他的英語水平停留在說 hello 和 goodbye,怎麼辦?他硬著頭皮上,請朋友幫忙把他的設計理念和作品翻譯成英文,背了一個星期。

靠著死記硬背和微軟朋友的翻譯,胡依林通過了微軟的面試,一共 7 輪,從早上 9 點面試到下午 2 點,回家路上他就接到了錄用電話。

面試時他問對方,我一句英語都不會說你為什麼還願意要我?對方回答,你作品不錯,一句英語都不會說還敢來微軟面試,膽子很大,證明很多事你願意嘗試。

在微軟待了一年,胡依林學會了用英語完成設計項目。這份工作徹底改變了他的人生,不僅僅是真正學會了一門新的語言,還給他的意識形態和思維模式來了一次深度的重塑。

後來,胡依林去了 frog design(青蛙設計),從事交互設計,幾年間做過手機、汽車等各行各業的設計,方法論和視野都得到了極大提升,設計不僅僅是外型,功能,甚至包含了商業模式,人性,倫理。但在面對一些國內客戶(一人一本 T1,觀致汽車)的時候依然非常無力:再好的設計沒有被很好的執行,對於設計師來說都是一種悲哀。

胡依林,一個審美良好且有動手能力的人,一個連自己的電腦,辦公桌,騎的車,穿的鞋子,住的房子都要親手改造的人,怎麼能夠忍受這種悲哀?

這樣的人註定就是要改變世界的。

胡依林是一個摩托車愛好者,騎了 13 年摩托車,2009 年,他用 50cc 本田祖瑪電動踏板車(zoomer)為原型進行改造,花了 8000 元把鉛酸電池換成鋰電池,增加 USB 充電口、LED 日間行車燈、隨動大燈、GPS 防盜追蹤、超加長軸距和加大輪徑,定製了一輛性能更好的電動踏板車。


我們應該對先行者「小牛電動」抱有敬意,為什麼?

(胡依林和他早期改裝的車)

這就是小牛早期的模型,2014 年 5 月,胡依林拿著這個再改進的電動踏板車項目開始找投資,找 CEO。

也許你想問中間這 5 年他幹嘛去了,他經歷了一個設計師的失意,一箇中年人遭遇的家庭變故,也是一個創業者遇到的各種艱辛。這也許是他人生最艱難的 5 年,也是讓他徹底蛻變的 5 年。


我們應該對先行者「小牛電動」抱有敬意,為什麼?

(小牛早期的商業計劃書,來自胡依林)

2014 年的春夏之交,胡依林帶著電動摩托車的商業計劃書見了一二十家投資機構,投資人對團隊評價不錯,但聽到要找 CEO 就猶豫了——沒見過創始人滿大街找 CEO 的。胡依林認為自己擅長設計和產品,管理和融資有欠缺。他說:「你只給我錢我不要,你給我 500 萬美元我頂多把車做出來,但僅僅做出來肯定不夠。」

他找了車和家的李想,李想推薦了明勢資本的黃明明,黃明明給他引薦了梅花創投的吳世春和金沙江創投的李一男。吳世春和李一男相識於 2007 年,兩人一起投資了許多項目,李一男比吳世春大 7 歲,吳世春一直稱其為「男哥」。

這三位很早就關注過兩輪車行業,從胡依林身上他們看到了做成「兩輪電動車的小米」的可能。吳世春認為,成就小米的是硬件、軟件和互聯網的合力,這條路對於定位高端電動車的小牛來說非常合適,而李一男職業背景與之也完美匹配。

「男哥在華為、港灣做過硬件,在百度、12580 做過軟件,熟悉這種軟硬件結合的綜合性打法,也具備大型項目的操盤能力」,吳世春說。

2014 年 7 月,在鳥巢附近的咖啡館,李一男和胡依林詳談了很久,隔天又約著一起去南昌看市場,還去了上海與胡依林的團隊聊,聊得特別細,從車架到電池再到電機。

胡依林覺得不對勁,吃完飯在外抽菸,他直接問:「男哥,您確認是要親自下海來操盤?」

李一男說是:「當然了,不然我跟你跑了那麼多地方幹嘛?」

李一男已經下定決心,把這個項目當成了他人生最後一次創業,從 2014 年 8 月開始,他親自擔任 CEO,一週有 6 天撲在公司,還投了不少錢,直到上市前,他都是小牛電動的第一大股東,佔總股本的 43.8%,而給自己找 CEO 的胡依林,持股為 8.9%。

2014 年 11 月,梅花創投的吳世春、明勢資本的黃明明、創新工場的李開復,金沙江創投的李一男,成為小牛電動的天使投資人,這筆錢於 2015 年 4 月到賬之後,緊接著,小牛又在當年 5 月從 GGV、IDG、紅杉中國融了一個 5000 萬美金的 A 輪,如此夢幻的開局遠遠超出了胡依林之前的預期。

錢到位之後人很快也到位了,李一男用自己的關係親自蒐羅了各個模塊的優秀人才,豪華配置簡直是當時的明星團隊,大家擼起袖子準備大幹一場。


我們應該對先行者「小牛電動」抱有敬意,為什麼?

(小牛電動創始團隊)

2015 年 6 月 1 日,小牛電動於推出了第一款產品——N1,採用了特斯拉同款的 18650 鋰電池,博世的電機,售價為 3999 元和 4999 元。隨即,他們在京東發起了眾籌,僅 15 天就完成了近 16000 臺小牛電動車銷售,刷新了記錄。

N1 發佈會上李一男說:「我起起伏伏的人生,如同過山車一樣。」這句話頗為感傷,也印證了他接下來的人生軌跡。

2015 年 6 月 3 日,李一男因涉嫌內幕交易被捕,次年 3 個月後受審、被判刑兩年半,直到 2017 年 12 月刑滿出獄。逮捕和判決的時機對小牛影響都很大,一次是首款產品發佈第三天,另一次則是新車型 M1 發佈前兩個月。

李一男的入獄,使得小牛經歷了一個漫長的沒有 CEO 坐鎮的艱難時期,備受輿論關注。

這段時間裡,投資人吳世春和黃明明下場開始救火,一邊穩定軍心,一邊持續加碼,一邊尋覓能夠帶著小牛繼續前行的人。

擺在吳世春面前的路有兩條。一條是「把公司清算掉,賬上剩下的錢退回來,肯定能少一點損失」;第二條是和創始團隊一起堅持下去。但是不是能頂住,怎麼堅持,「實話說,我心裡也沒有答案,但就是覺得這個事情、這個團隊可以繼續往下走。有足夠的任性與執著,就有無限可能。」吳世春重複了這句話。

梅花創投成了堅持不退的少數派。吳世春先後拿出了 1 億來押注小牛——2016 年初買了小牛 1000 萬人民幣債轉股,還引進兄弟基金鳳凰祥瑞投了 800 萬美元;2018 年小牛 Pre-IPO 輪融資時,梅花創投旗下的兩隻基金(專項基金和成長一期基金)再次同時加碼。

黃明明則幫忙找來了李彥,李彥本科畢業於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又到斯坦福大學讀了四年,獲電子與電機工程系博士學位,曾供職於高通、麥肯錫,從事研究與諮詢業務,2009 年至 2015 年加入 KKR 私募股權基金,負責 KKR 投資的多個企業的運營管理工作。

2016 年 1 月,李彥加入小牛電動,出任 COO。在外人看來,臨危受命需要莫大的勇氣。但李一男出事並沒有影響到李彥的決定,他認可這個團隊:「第一,公司有足夠的現金;第二,所有投資人是支持的;第三,產品做得不錯,眾籌效果也好;第四,有一批鐵桿用戶。」

N1 發佈會上,李一男介紹說,小牛電動將主要靠線上渠道銷售,整車送貨上門,開箱即騎。以外,小牛還開始組建粉絲群、聯誼會,都在效仿當時在談粉絲經濟、參與感的小米。甚至連 N1 的低價版本也叫「青春版」,這是當時小米借電影《致青春》帶起的另一個營銷潮流。


我們應該對先行者「小牛電動」抱有敬意,為什麼?

(小牛電動原 COO 現 CEO 李彥)

李彥上任之後,發現依靠線上銷售的小牛已經到了瓶頸,作為交通工具,小牛的產品如果只通過線上去銷售,不讓用戶看到、摸到甚至試騎,那就只有前期那批科技粉絲、產品忠粉才會買,無法擴展到真正廣袤的二三四線城市的更多用戶。

他決定改變原來的純線上營銷和銷售策略,以「城市合夥人」招商的形式在線下開設門店,滿足用戶的售前體驗,同時建設更多的售後網點,從現在覆盤來看,這是明智的決定。


我們應該對先行者「小牛電動」抱有敬意,為什麼?

(小牛電動門店增長統計)

小牛上市後,黃明明這麼評價李彥:李彥能快速獲取這麼多天才型選手、以及像胡依林這種桀騖不馴的人的信任,這是他的特點。他的學歷和智商又讓他成為非常沉著的領導者,能在繁雜的細節中快速抓到重點,冷靜分析並做出決斷帶領團隊往前走。作為一個領導者來說,這非常難能可貴。

在出獄 3 個月後,李一男辭去了在牛電的所有職務,由此前的 COO 李彥接任他的職位成為 CEO。李彥在小牛的持股佔比是 4.9%,我認為,作為一個救火隊員,他 2 年多的投入值得尊重,這種回報並不算多。

之所以花這麼多篇幅介紹小牛的這批牛人,是因為,我篤定的認為,如果當年李一男沒有出事,如果早點轉型做線下,如果早點補充 COO 李彥,電動兩輪車的中國故事是否完全不同?小牛現在是不是應該年銷量已經超過百萬,小牛的市值是不是應該超過百億美金,而不是現在的 7 億美金。如果是這樣,作為新勢力的小牛,現在也是一個巨頭,那麼,現在的各路玩家包括我們,再進入兩輪車行業恐怕也很難有大的作為。

但歷史沒有假設,作為後來者的我們,對先行者的小牛,對胡依林、李一男、黃明明、吳世春、李彥必須抱有敬意,沒有他們的開拓,這個領域恐怕還停留在 20 多年不變的局面,沒有他們用資本、時間和精力的投入,也無法驗證鋰電代替鉛酸,個性美學代替千篇一律的可能。

聰明的錢,優秀的人,向他們致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