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一直尊崇的教科书,却在偷偷地隐瞒着真实的科技史

革命是无形的

在库恩看来,科学革命是一个很明显的事实,可是为什么其他人都视若无睹呢?

原句摘录:科学家和普通人对创造性的科学活动的印象,都出自同一个权威性的来源。

这个权威就是科学教科书、科普读物、哲学著作。

我们一直尊崇的教科书,却在偷偷地隐瞒着真实的科技史

这三类书籍都是依据于当时科学共同体所承诺的一套特定范式。

原句摘录:教科书本身旨在传达当代科学语言的词汇和语法。普及读物则企图用较为接近日常生活的语言来描述这些科学成果。而科学哲学,特别是英语世界中的科学哲学,则去分析这组已经完成的科学知识的逻辑结构。

他们之间作用虽不尽相同,却有着一个相同点。

就教科书而言,每当常规科学的规则、语言、问题结构改变时,教科书总要重新出版改编,这也使得教科书成为了常规科学延续的工具,在重写的过程中,因为范式的改变,指导思想的变化,教科书会不可避免地隐瞒革命,甚至隐瞒产生这一次革命的存在。

教科书是缺乏历史感的,在书中仅保留着一点历史,如早期的伟人英雄附注,它们断断续续的串联了自古以来的历史,读者阅读之后,会觉得科学是有着悠久历史传承的,感觉到一种错误的历史参与感。

教科书对革命的隐瞒主要存在两种方式

一是选择,只会选择性地提及对当前范式有用处的东西;二是歪曲,将早期科学家所经历的事情塑造得与当前范式相符。最终的结果就是,即使经过数次重写,教科书始终看起来像是一个累积渐进的事业。

我们一直尊崇的教科书,却在偷偷地隐瞒着真实的科技史

人们提及科学研究的成果只会说惠及未来,很少会谈论发展历史,对科学家而言,回顾历史有可能使自己的地位不稳固,因为历史上或多或少存在一些偏见、误解、错误。

原句摘录:为什么要去夸耀科学以其最好、最持久的努力才得以抛弃掉的东西呢?

原句摘录:怀特海写道:“不敢忘记其创始者的科学是个死掉的科学”。

无独有偶,著名数学家哲学家怀特海同样看到了科学的非历史性,但是说法有点绝对了,毕竟科学从未忘记过去的伟人英雄,忘记或修改的只是那些研究成果而已。

总之,这三种权威的共同点就是会使科学看上去是一种持续累积的事件

我们一直尊崇的教科书,却在偷偷地隐瞒着真实的科技史

最后以至于处身其中的科学家自己都受到了影响。列举一例,牛顿说,伽利略发现了恒定的重力所产生的运动与时间的平方成正比。虽然理论上能解释得通,但是事实上,伽利略根本没有这样说过,他对落体的讨论很少涉及到力,更别提恒定重力了。

这就是典型的以新的范式解释过去的事实,虽然也可以,但是却忽略当时的背景内涵。就这样教科书掩盖了科学发展历程中的革命性差异,让一切看上去是如此和谐连续。

原句摘录:科学教科书的这种表述暗示:从科学事业一开始,科学家就在努力追求体现在今天的范式中的特定目标。

通俗点说就是努力用今天的范式指导有史以来的所有科学研究,即使有些已经成为了历史,还是要强行赋予它们新的内涵,以便使科学事业成为一种逻辑流畅,连续不断的事业。

我们一直尊崇的教科书,却在偷偷地隐瞒着真实的科技史

科学教科书的表述方式影响着我们对科学的印象,

原句摘录:在科学的诸多方面,教学形式比其他任一方面都更能决定我们关于科学本质的形象以及对发现和发明在科学进展中的作用等问题的看法。

参考资料:托马斯·库恩著《科学革命的结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