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卡龍五年3闖IPO:業績跑輸同行 財務數據自相矛盾

9月23日,曼卡龍珠寶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曼卡龍”)首發申請獲創業板上市委員會通過,將於深交所創業板上市。據招股書顯示,曼卡龍擬募集資金35785.36萬元,此次募集的資金將用於智慧零售信息化升級建設、設計展示中心升級建設、營銷網絡擴建等項目。

其實早在2013年時,曼卡龍就在浙江證監局進行了輔導備案登記,2015年6月和2017年4月,曼卡龍曾先後兩次在證監會官網披露招股書。但最後都是終止審查,此次衝擊IPO已經是曼卡龍近五年內的第三次。

與前兩次擬登陸上交所主板不同,曼卡龍此次計劃改道創業板,似乎是想搭上創業板註冊制的快車。

據《每日財報》瞭解,曼卡龍成立於2009年,總部位於浙江省杭州市,是一家集珠寶首飾創意、銷售、品牌管理為一體的珠寶首飾零售連鎖企業,擁有“MCLON曼卡龍”、“今古傳奇”等珠寶首飾品牌。

業績跑輸同行,9成營收靠省內

招股書顯示,2017-2019年,曼卡龍營收分別為8.37億元、9.20億元、8.97億元,歸母淨利潤分別為4381.84萬元、5503.91萬元、6491.21萬元。2020年上半年實現銷售收入3.73億元,同比下滑16.28%,歸母淨利潤3158.03萬元,同比下滑11.22%。

對於業績下滑,曼卡龍的解釋是上半年受到疫情衝擊影響,這的確是一個不錯的理由,行業內的其他公司在上半年也同樣面臨衝擊,但值得注意的是,曼卡龍去年的盈利就已經出現下滑,而業內其他頭部公司卻並非如此。

行業內廣為人知的品牌包括老鳳祥、周大生、潮宏基等,近年這些企業的營業收入均呈現上升趨勢,根據公開的數據,2019年,上述三家企業的營業收入增幅分別為13.35%、9.07%、11.69%。

而同期曼卡龍營業收入卻呈負增長,跌幅約為2.51%,經營活動現金流量金額更同比下滑了29.96%,同時,公司電商渠道銷售額在2019年也出現了斷崖式的下滑,同比降幅達50%。

對比之下,曼卡龍的業績遠遠跑輸業內頭部公司。而這和公司銷售區域的侷限性有直接的關係,由於品牌知名度較弱,曼卡龍的銷售市場主要集中在浙江的杭州及寧波地區,2017-2019年,曼卡龍來自杭州和寧波地區收入佔其主營業務收入的62.81%、60.03%和58.63%,而近三年其來自浙江省外地區收入佔主營業務收入比重僅為1.03%、5.40%和7.27%。

另一方面,曼卡龍在回款方面也不如同行公司做得好,報告期內公司應收賬款週轉率分別為17.09、16.44、18.90、20.28,低於同行業可比上市公司應收賬款週轉率均值24.15、25.50、27.99、35.53。

數據自相矛盾,股東涉關聯交易

不只是經營業績出現一定的問題,曼卡龍在不同版本的招股書中披露的數據也存在自相矛盾的情況,而這直接指向了公司存在數據造假的嫌疑。

最新版本的招股書顯示,吳興天家飾品商行及其關聯方是公司2018年度第一大加盟商,貢獻收入3967.48萬元。然而在2019年版本的招股書中,收入在2100萬元以上的客戶中卻沒有吳興天。

根據最新的招股書,慈溪市觀海衛萊蒂雅珠寶店及其關聯方2018年的銷售收入為2497.58萬元,萊蒂雅珠寶及其關聯方等是由沈冰冰、郭黎明、徐雪君三人共同出資經營,但在2019版的招股書中,2100萬元收入以上的客戶中同樣沒有萊蒂雅珠寶的身影。

沈冰冰的身份值得注意,據公司披露,沈冰冰為曼卡龍的前員工,任職期間為2009年12月9日至2015年2月1日,在公司擔任客戶經理職務,目前是曼卡龍股東邁卡諮詢法定代表人,以及曼卡龍控股股東曼卡龍投資的股東。

也就是說,慈溪市觀海衛萊蒂雅珠寶店實際上是曼卡龍的關聯方。更加不可思議的是,曼卡龍在招股說明書披露,公司與慈溪市觀海衛萊蒂雅珠寶店的前身慈溪觀海衛嘉和慧珠寶店開始合作時間為2016年。

而工商資料顯示,慈溪觀海衛嘉和慧珠寶店成立日期為2016年12月16日,也就是說,該公司剛一成立就成為了曼卡龍的加盟客戶,關聯交易的背後究竟藏了多少秘密值得探究。

此外,在其2019年提交的招股書中,2016年營收為7.50億元,淨利潤為5578.34萬元;而在2017年提交的招股書中顯示,2016年營收為7.79億元,淨利潤為5116.24萬元。財務數據前後明顯不一致,由此引得市場關注。

急於IPO或迫於對賭協議壓力

五年之內三次衝擊IPO,曼卡龍執著上市的背後或許是因為身上揹負的對賭協議。股權機構顯示,在此次上市發行前,信海創業、浙商利海分別持有曼卡龍340萬股,佔此次發行前曼卡龍總股本的2.22%,為公司的第四、五大股東。

而招股書顯示,2012年8月2日,信海創業、浙商利海與曼卡龍及其實控人孫松鶴、曼卡龍投資簽署《投資協議》。

該協議中有一項約定是,曼卡龍需在2015年底公開上市,若無法完成,則信海創業和浙商利海有權選擇退出(亦有權繼續持有)對曼卡龍的投資。

2015年,曼卡龍第一次衝擊IPO,但卻因2014年淨利潤腰斬,且依靠政府補貼而首次IPO失敗。2017年,曼卡龍再次在衝擊上市,不過,最終還是被終止審查。

其中在2015年5月31日和2019年4月23日,信海創業、浙商利海與曼卡龍及孫松鶴、曼卡龍投資分別簽署《補充協議(一)》和《補充協議(二)》,進一步明確股權回購及“退出機制”。

綜上所述,從2012年引入投資者之後,曼卡龍就一直揹負著對賭協議,雖然此次成功過會,但從信海創業、浙商利海等股東急於退出及公司業績下滑等情況來看,其未來發展或許不容樂觀。對此《每日財報》將持續關注。

本文源自每日財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