爭當“光盤俠”不做“必剩客”!大學師生用邊角料做出新菜

東方網記者傅文婧10月10日報道:珍惜食物、節約糧食已經成為大學校園裡的新風尚。在華東理工大學,自9月初起,學校就發起了“21天光盤打卡”活動。10月10日,第一批“光盤俠”們拿著集滿“光盤章”的卡片開心地領取到了活動獎品——就餐券和無糖蘇打飲品。

爭當“光盤俠”不做“必剩客”!大學師生用邊角料做出新菜

化學與分子工程學院的大四學生申佳元堅持了近一個月,這次領到獎品雖然不比“優秀學生”“勵志獎學金”這樣的榮譽更“重量級”,但依然令他喜笑顏開。另一位前來領獎的學生則笑著表示:“我本來就有‘光盤’的習慣,華理食堂的菜好吃,就讓我更有‘光盤’的動力。”

據瞭解,自新學期伊始,華東理工大學就開展了一系列的“舌尖上的節約”活動。在徐匯、奉賢兩校區各食堂,宣傳海報上醒目的標誌、就餐桌上俏皮的擺臺、電子屏幕上暖心的話語都營造出濃厚的節儉氛圍。而徐匯校區一食堂,更有一位機器人每天在食堂裡穿梭,提醒師生“珍惜糧食、杜絕浪費”堪稱食堂裡的“小明星”。

爭當“光盤俠”不做“必剩客”!大學師生用邊角料做出新菜

為幫助師生更加輕鬆地實現“光盤”,後保處除了一直提供半份米飯之外,還在各食堂推出半量半價的“小份菜”,華林餐廳還有“自選稱重”的售飯模式,師生可以按需買飯菜。

爭當“光盤俠”不做“必剩客”!大學師生用邊角料做出新菜

“光盤打卡”活動讓節約成為華理校園的新“食”尚。越來越多的師生開始養成適量盛飯、相互督促減少浪費的好習慣。活動一經推出,“曬”空餐盤在朋友圈裡刷了屏,大家紛紛在“光盤行動踐行者簽名牆”前留言、合影。來到食堂餐具回收處,更可“觀賞”到傳送帶上的空餐具列隊緩行的炫酷場景。

爭當“光盤俠”不做“必剩客”!大學師生用邊角料做出新菜

要厲行節約,除了在用餐環節做到“光盤”,對食材的充分利用也很重要。對此,華東理工策劃了“菜根談”系列活動——由食堂廚師教師生把食材邊角料變成一道道美味佳餚。後勤飲食服務中心裴主任表示:“要真正拯救那些被浪費的食物,就要用你的想象力去把它們利用起來。”

10月10日,在一食堂二樓的勞動教育基地裡,教工食堂的廚師長劉小剛給同學們上了一堂別開生面的美食公開課——用邊角料烹製芹葉肉丸、糖醋素排骨。原本準備丟棄的邊角料就這樣成為了色香味俱全的“硬菜”,不僅好看、好吃更能物盡其用。而在此前進行的第一期活動中,大廚周長生也利用西蘭花根和芹菜葉進行過美食製作教學。

爭當“光盤俠”不做“必剩客”!大學師生用邊角料做出新菜

除了在用餐、烹飪環節上厲行節約,華理還將眼光放到了“泔水”上。根據對泔水的數據監測,從9月9日到17日,不到10天的時間內,食堂泔水的重量明顯下降,浪費情況大大減少。此外,通過統計分析泔水桶內的剩菜品種和數量變化,食堂也將找到短板,繼續更新菜品、提升食堂的科學管理。

下一階段,學校將把勤儉節約的理念培養與勞動教育相結合,將在學校的勞動教育基地繼續開展系列課程與活動,將精準節約落到實處,讓珍惜糧食、杜絕浪費的觀念深入人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