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出臺20條舉措 用區塊鏈技術全方位落地知識產權保護

湖南出臺20條舉措 用區塊鏈技術全方位落地知識產權保護

近日,湖南省委辦公廳、湖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關於強化知識產權保護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實施意見》)。《實施意見》提出,完善知識產權侵權糾紛檢驗鑑定技術支撐體系,引入技術調查官制度,加快區塊鏈、大數據、人工智能等高新技術在知識產權保護中的運用,並進一步健全保護機制,提升保護效率,降低維權成本。


《實施意見》確定了嚴格司法保護、加強行政保護、強化經濟手段保護、加強技術支撐、深化社會治理保護五大工作重點,共提出20條有力舉措。力爭到2022年,湖南省知識產權保護社會滿意度達到全國平均水平,侵權案件發生率繼續保持在全國較低水平,行政和司法保護各類案件法定期限內結案率達到100%;到2025年,該省知識產權保護社會滿意度進入全國先進行列。


知識產權是權利人對所創作的智力勞動成果所享有的財產權利,按縱向可分為確權、用權和維權三個環節,按類別可分為商標、專利、版權、商業秘密等。


隨著互聯網的高速發展,使內容得以免費分享但也帶來了侵權盜版現象,各參與方都深受其害。整個行業面臨著確權耗時長、時效性差、成本高;變現難,供需無法匹配;維權效率低;侵權現象嚴重、糾紛頻發、舉證困難等問題。特別是缺少話語權和主導權的原創作者,創作積極性倍受打擊。


區塊鏈技術的出現,在一定程度上解決了這些問題。因為區塊鏈技術本身所具備的特性,能有效地滿足市場需要,並能在知識產權領域發揮出巨大的潛力。


阿里巴巴集團平臺治理部在去年5月23日宣佈,將引入螞蟻金服集團金融級商用區塊鏈技術,升級知識產權保護體系,更好地為全球企業和品牌以及中小企業提供知識產權保護服務。


阿里巴巴知產保護總監李溪涵表示,利用區塊鏈的開放性、透明性、不可篡改性等特點,阿里正在對知識產權存證備案做升級。區塊鏈技術將率先在阿里原創保護平臺上使用,並逐步拓展到圖片、音視頻等數字版權保護領域。


加強知識產權保護,是完善產權保護制度最重要的內容,也是提高我國經濟競爭力的最大激勵。2019年11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強化知識產權保護的意見》。在此之前,最高法就已從司法層面肯定區塊鏈技術在知識產權案件中的重要地位,明確表態支持當事人通過區塊鏈技術進行舉證固證,有效解決知識產權權利人舉證難問題。


為推動版權糾紛高效化解,9月6日,北京版權保護中心“版權鏈”與北京互聯網法院“天平鏈”對接,建成依託區塊鏈技術的版權糾紛協同治理平臺。這是全國首個版權領域的行政司法協同治理機制。


今年4月,上海首次召開全市知識產權保護大會,全力打造國際知識產權保護高地,積極運用人工智能、區塊鏈等技術,積極探索對新經濟新業態新模式等 領域的知識產權保護。


同年8月,江蘇發佈《關於強化知識產權保護的實施意見》,意見指出,強化先進技術支撐。緊跟區塊鏈、大數據、人工智能等互聯網技術發展,推進相關技術在知識產權保護領域應用,推進執法裝備和手段現代化、智能化,實現“智慧監管”。


隨著知識產權保護工作的深入推進,諸如區塊鏈等新興技術應用場景的豐富和完善,區塊鏈在知識產權保護領域的作用得到凸顯,必將有力促進知識產權保護工作的開展。


- END -

湖南出臺20條舉措 用區塊鏈技術全方位落地知識產權保護

編輯:版權區塊鏈聯盟

原文來源:

免責聲明:本文為僅為信息傳播、交流學習之用,不代表任何觀點,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如稿件版權單位或個人不想在本公眾號發佈,可與後臺聯繫,本公眾號視情況可立即將其撤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