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帆:強化生態流量保障 建設廣東幸福河湖

全力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和支持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打造高質量發展高地,是廣東的新使命。廣東省將系統謀劃全省生態流量保障工作,以保障生態流量工作為牽引,平衡協調好社會用水和生態用水的關係,建設廣東幸福河湖,促進高質量發展。

01 生態流量保障工作情況及成效

廣東省委、省政府歷來重視水資源管理和水生態保護工作,在2008年批覆了東江水資源分配方案,並在國內率先開展省內跨市流域水量調度。為加強生態文明建設,廣東啟動萬里碧道建設,其重點工作之一就是確保生態流量。為加強河湖生態流量保障工作,省水利廳從流域系統治理高度加強流域各地各部門協作,每年組織實施重點流域枯水期水量調度,對流域內重要水庫、骨幹樞紐工程、重要取用水戶等進行統一調度,在確保流域防洪、供水安全的基礎上,河湖生態流量保障工作取得明顯成效。

1.構建流域水量調度常態化機制

自2008年起,廣東省水利廳組織各流域局先後通過開展流域水量調度保障生態流量,目前水量調度工作已經形成常態化機制,東江、北江和韓江,以及鑑江流域所確定的控制斷面生態流量控制目標均得到了保障,由調度前編制方案到調度後進行評估,及時總結調度經驗。

以“生命水、政治水、經濟水”的東江水量調度為例,《廣東省東江流域水資源分配方案》實施至今已有11年,充分發揮了流域三大水庫對東江、西枝江的“蓄豐補枯”作用,實施東江下游河湖閘壩工程聯合調度,2019年幹流博羅水文站斷面枯水期日均流量平均值達到373m3/s,遠超水利部東江(石龍以上)水量調度方案提出的212m3/s要求,有力保障了生態流量控制目標。

孟帆:強化生態流量保障 建設廣東幸福河湖

佛山市千燈湖碧道


2.精準調度有力支撐斷面達標

廣東省高度重視科學研判分析,每年水量調度前,組織水文部門、水庫管理單位、電力調度部門等主要執行單位,共同會商分析預測水雨情形勢,結合水庫蓄水狀況、流域重要取水戶取水要求以及重要控制斷面流量控制要求,確定日均出庫流量控制目標以及幹流梯級電站調度要求。同時,嚴格計劃用水管理,用水計劃一經下達,要求各取水戶必須嚴格執行,因特殊原因需要調整用水計劃的,需提前提出申請。此外,建成了東江水資源水量水質監控系統,實現了對三大水庫、12個梯級電站、11個控制斷面、19個重要取水口、10個主要排汙口實時信息採集和監控,為及時準確“把脈”生態流量打下了堅實的基礎。注重水庫群、水閘群的聯合優化調度,從2018年開始,枯水期對韓江流域合水等7個水庫、潮州供水樞紐等3個梯級水電站、梅溪等6個水閘開展聯合優化調度,取得明顯成效;2020年1月,韓江流域降雨量比多年同期偏少約30%,且前期水庫因防洪需要蓄水少,經多方協調實施精細調度,潮安斷面均滿足最小下洩流量128m3/s 的要求。

3.系統謀劃持續推進生態流量保障工作

2019年印發了《廣東省河湖生態流量管控工作方案》,對全省河湖生態流量確定與管控工作進行系統謀劃,提出了總體思路、基本原則和工作任務與安排,選擇汕頭等6個試點城市率先垂範,積累經驗。在珠江水利委員會編制的東江、韓江生態流量保障實施方案基礎上,開展了廣東省韓江流域生態流量保障實施方案編制工作,目前已完成送審稿。

4.加強引導推動各地市積極開展生態流量管控

廣東省以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考核為抓手,推動地市開展生態流量管控工作。例如韶關市印發了《韶關市基於生態流量保障的水量調度方案》,確定境內八大主要河流斷面的下洩流量及調度方案;中山市編制並實施了《中山市基於生態流量保障的水量調度方案》,按照不同流域的生態流量需求,通過水閘開展生態流量調度工作,同時與珠海市聯合編制了前山河中珠聯圍七閘聯合調度方案,保障了跨界河流的生態流量;江門市22個水庫(水庫控制面積佔到流域面積20%的納入)壩下均開展了流量監測,科學核定生態流量。

孟帆:強化生態流量保障 建設廣東幸福河湖

肇慶市星湖

02 壓力和挑戰

1.中小河流生態流量保障壓力大

根據第三次水資源調查評價成果,廣東省大江大河的河流生態流量滿足程度整體較高,基本高於90%,但局部區域中小河流生態流量保障形勢不容樂觀,主要與小水電密切相關。全省已建成裝機容量在5萬kW及以下的小水電站9847宗,約佔全國小水電總數的1/5。這些小水電大部分分佈在山區中小河流上,部分採用引水式發電方式,把河道的水量引走,致使局部河段減水或脫水,個別河流在枯水期甚至出現斷流,區域生態受到嚴重威脅。

2.水資源時空分佈不均加劇生態流量保障難度

受亞熱帶季風氣候影響,廣東省水資源年內分配極不均衡,每年4—9月汛期降水量約佔全年的80%,而枯水期佔比不足20%。枯水期由於來水量不足,歷史上多次形成冬旱和春旱,而灌溉用水、城鄉和工業供水需求並未減少,導致經濟社會用水與生態需水矛盾嚴重。此外,除東江流域有三大水庫調節外,其他流域缺乏大型水庫群進行豐枯調蓄,韓江流域上游雖有大型水庫,但近90%庫容屬於福建省的棉花灘水庫,省內生態流量保障需要依賴上游省外大型水庫才能得以保障,一旦遭遇長時間乾旱,為保障流域供水安全,生態流量保障難度極大。

3.保障河湖生態流量的工作體制機制尚未健全

因地處豐水地區,廣東省的河流尤其是平原河網地區河流基本不可能出現類似北方河流的季節性斷流現象,因此有些地方對生態流量工作認識不到位。同時,目前河湖生態流量管理缺乏具體的法律法規支撐,實際工作中存在監管主體不明確,管理體制機制不健全,沒有開展針對性的監測、監管工作等問題。此外,河湖生態流量雖然納入了省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考核,但缺乏量化標準,對地市工作的引領性和導向性不夠鮮明,沒有很好地起到促進工作的作用。

孟帆:強化生態流量保障 建設廣東幸福河湖

磨刀門水道/伍煜鵬

03

把加強生態流量保障作為工作核心

河湖生態流量管理是一項涉及多部門、多領域、多環節的複雜、綜合性工作,必須綜合、系統、長期施策,才能從根本上實現生態環境與經濟社會之間的協同發展。下一步,廣東省將把推進生態流量保障作為水資源管理的一項核心工作,分期分批穩步推進。

1.加快編制第一批重點河湖生態流量保障實施方案

2020年年底前編制第一批重點河湖生態流量保障實施方案,合理確定控制斷面的生態流量目標,制定管控方案,明確保障水源及其保障方式,明確生態流量調度、監測、管控的責任主體,明確監測報送制度、預警發佈制度、考核與問責制度等。目前已初步確定第一批重點河湖名錄。

2.制定廣東省生態流量保障技術指南

廣東省處於南方豐水地區,水網縱橫,下游平原區受潮汐影響,徑流量與潮流量交織在一起,水流運動規律複雜,亟須根據全省河湖生態特性、生態需水要求等實際情況,因地制宜開展符合南方豐水地區的生態流量相關理論方法研究,出臺廣東省生態流量保障技術指南(準則),指導全省不同類型河湖生態流量的確定及保障工作。在確定生態流量目標上,不搞一刀切,按照尊重自然水文變化規律和統籌好生活、生態、生產用水的原則,根據流域內調控工程體系的情況及供水安全保障等,綜合統籌合理確定生態流量,把可操作性放在第一位,提出監測、預警、響應、考核等相關技術方案。

3.推動生態流量法規政策體系建設

河湖生態流量管理是一項長期的工作,必須推進其法制化建設,從法律的角度明確河湖生態流量中各參與方的職責和權利。推動制定廣東省生態流量監督管理辦法,對水量統一調度、用水總量控制、監督管理、生態流量保障、生態流量洩放和監測設施設置、監督考核、法律責任等作出相關規定,在制度層面形成完善的生態流量法規政策體系。

4.完善河湖生態流量保障監督考核制度

將河湖生態流量監管作為實行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和全面推行河長制湖長制工作的重要內容,將河湖生態流量滿足程度作為考核的核心指標,強化地方各級政府責任,嚴格考核評價和監督,逐級傳導壓力,形成齊抓共管的良好局面。積極探索建立生態流量保障公眾參與機制,提高生態流量工作的公眾參與及監督管理水平。

5.加強生態流量監測體系及能力建設

實施長期監測和評估是生態流量管理必須開展的工作。從國外相關生態流量保障的案例來看,生態流量管理成功的流域均是經過了20~40年不等的長時間監測評估。因此,廣東省將加快構建系統完備的河湖生態流量監測預警體系,實現重要斷面生態流量監測全覆蓋,到2025年,面積50km2以上有重點防汛任務的河流水系實現水文監測全覆蓋,流域面積 1000km2以上的河流實現生態流量監控全覆蓋,水生態監測指標擴展到浮游生物、底棲生物、水生植物、魚類等。與此同時,顯著提升水文要素自動或在線監測能力,構建基於物聯網、人工智能、5G等技術的立體智能感知體系,應對突發水事件響應時間小於2h。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