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堆集战役中,伙夫:我一个挑扁担的,连枪都没拿过啊,那也得上

胡琏之名,人尽皆知,其显赫的才能在抗战和解放战争中都有所体现,为此赢得了同僚乃至对手的不少赞誉。他一生打过不少著名的战役,除了石牌保卫战,双堆集之役也是绕不开的一个存在。

双堆集战役中,伙夫:我一个挑扁担的,连枪都没拿过啊,那也得上

晚年不少历经过这次战斗的将士们回忆当时的情形时,都不约而同地用一个词来形容它:惨烈。而胡琏正是在战事最激烈时,被老蒋临时从上海的医院给叫回来,接手了这次战役。当时黄维的兵团被逼入了绝境,而胡琏是兵团的老上司,一方面与士兵们有老交情在,另一方面,他“战狐”之名能鼓舞军心,于是老蒋选了胡琏出来救火。

双堆集战役中,伙夫:我一个挑扁担的,连枪都没拿过啊,那也得上

但是这“火”却不是能轻易扑灭的,双堆集之战,到最后打到什么程度呢?廖明哲当时任第十八军团老虎团营长,这个老虎团,之所以得了这么个名号,就是因为在抗日战争中立下过不少功勋,实力十分强悍,不少人调侃这是一只恶虎。

这只恶虎,在与中野遭遇后,双方进行了一场来回拉锯战。白天他们据守着大王庄,晚上被我军给攻下来,但攻占不到几个时辰,又会被抢回去。他们不甘心丢失阵地,一茬茬地往上冲,据当时任教导员的左三星回忆,大王庄至少这样来来回回易手了五次。双方都打得精疲力尽,拼着一股劲儿在坚持,到最后兵力严重不足。

双堆集战役中,伙夫:我一个挑扁担的,连枪都没拿过啊,那也得上

廖明哲的老虎团步兵几乎被打光了,没有兵了怎么办?那些输送连的,伙夫,马夫都让他给送上去了,他还记得这些兵上阵前的话:我一个挑扁担的,我连枪都没拿过啊。廖明哲哪里不知道呢,这连枪怎么开都不会,送上去也就是添个人头,但到绝境了,只能拼。临时给他们指导两下这枪怎么用就行了。

双堆集战役中,伙夫:我一个挑扁担的,连枪都没拿过啊,那也得上

胡琏就是在这么个情况来到双堆集的,到了之后却发现情况更严重,大王庄已经失守,黄维所能固守的最后一个要塞就是双堆集。更要命的是没有兵,也没有其他资源,旁边的村子人早就跑光了,别说粮食,连水和燃料都没有。胡琏当时便写了一句话,对情形的预估也暴露无遗:地有所不守,唯军是保。

但他的这个愿望并没能实现,“军”也保不了,因为接下来的境遇越发严苛。口粮愈来愈少,不得不杀了战马来充饥,而且这个马肉还煮得半生不熟的,因为没有足够的燃料可用,只能稍微煮一下当个安慰。

双堆集战役中,伙夫:我一个挑扁担的,连枪都没拿过啊,那也得上

廖明哲后来还开玩笑,这世界上大概再也没有他这么富有的人了。他老跟别人说自己有钱,就是从双堆集战役开始的。那时候他苦守那个阵地,非常艰难,老蒋为了鼓励他,想了个办法,每守一天阵地,奖励五万,而且当场就让人把钞票给空投下来给他。

廖明哲气得要吐血,被围在这儿,命都要没了,要这么多钞票它能干嘛,投点物资下来是正经。这些钞票在战场实在没有发挥的余地,到最后几天,廖明哲就直接把钞票都给开箱分了,让部下当柴火烧,煮开水,也算它物有所值。

双堆集战役中,伙夫:我一个挑扁担的,连枪都没拿过啊,那也得上

1948年12月15日黄昏,华野和中野联合发起总攻,黄维兵团弹尽粮绝,胡琏的空降也阻不住这倾颓之势。几人商量过后,决定乘坦克分头突围。世事难料,当时身负重伤的胡琏反而成为司令部几人中唯一逃脱出来的一个。

双堆集战役中,伙夫:我一个挑扁担的,连枪都没拿过啊,那也得上

晚年的胡琏对双堆集之战始终印象深刻,曾多次对着孙子胡敏越说,生死只在呼吸间,三百步都难以应援。不光如此,他还曾写下一个“集”字,然后将“集”上下拆开,把上半部分的“隹”叠在一起组成了双堆集的“堆”,这几个字仿佛成了他心里一道长久过不去的坎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