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对待落难的人?

晋文公重耳在即位之前,曾在国外流亡了十九年。

重耳在曹国时,曹国国君听说他天生异相,胸前肋骨连成一片,为验证,便偷看他洗澡,尔后大笑而去。重耳甚感羞怒,立刻离开曹国。曹国大夫僖负羁知道后,连忙追上重耳,为国君的失礼请罪,并奉赠美玉为礼。重耳婉拒了礼物,但对他的殷勤礼敬却是铭感在心。

又一次,重耳等人想经过郑国前往秦国。郑国国君不想得罪晋国君主惠公,就拒绝重耳入境。上卿叔詹谏说:“公子重耳有过人的地方,日后必成大业,不如现在结好于他。”

郑君不听,叔詹又说:“郑国若不礼遇重耳,必因此结生仇怨,若他日重耳登基为君,定会起兵报复,不如诱杀之,以绝后患。”

可郑君怕事,没采纳这个建议。然而叔詹却私下派人去杀害重耳,不过没成功,重耳从刺客口中得知叔詹阴谋。

如何对待落难的人?

后来重耳到了秦国,借由秦穆公出兵相助,取得了晋国君位。不久后他起拼攻破曹都,俘虏曹国君臣,唯独特赦僖负羁,以报答他昔日相敬之德;晋军后来又围困郑都,郑君惧而求和,晋文公请杀叔詹而后许之。在成就霸业的同时,晋文公快意恩仇,对相敬于他或侮辱迫害他的人,一一进行了报恩或报仇。

如何对待落难的人?

有人冷淡,有人打落水狗,有人趁机羞辱,有人则暗中出卖已获取利益,但也有人雪中送炭,借此做人情投资。

怎么做才对?很难说,完全看你的判断与选择。

重耳登基后的快意恩仇,是一种恩怨分明的雷霆手段,也是一种震撼教育,有立威及暗示的作用,意味深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