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家的土院牆磚院牆

在我們豫北鄉下,上世紀七八十年代以前,農家的院牆普遍都是土垛的院牆,新築成的土院牆散發出淡淡的泥土清香,主人每天從生產隊回來,撫摸著自己精心打造的工藝品,總會湧起甜蜜的感覺。嶄新的土院牆,連接了家裡的房子,圈住了樹木和豬圈,護住了外面的各類傢什,組成了農民溫馨的港灣。

春秋天是垛牆的大好時機,這時候,陽光照射充足,上牆的泥巴容易乾燥……農人們提前從地裡挖了新土,撅起屁股“吭哧吭哧”用手推車推來,等備的差不多了,便要扒開土堆用水泡住,再摻上麥秸,翻騰均勻;泥和的要稍硬些,不能軟了,軟了就上不了牆了;接下用鐵叉一叉一叉往上垛,再用叉剷下毛邊,做到整齊劃一,等垛的牆體乾燥的差不多了,再往上一層一層地疊加,如此反覆,直至達到理想的高度,那就完事大吉了。

垛好的院牆門口,再安上紮起的籬笆門,老婆孩子的臉上笑成了一朵花。

家庭條件好的,牆體根基會鋪上臥石,牆上面會扣上寬大的洋瓦,這樣能防止雨水的侵蝕,但對於大多數莊稼人來說,這隻能是一種奢望了。

一座土院牆正常使用五六年,那是沒有問題的,只是長時間的風吹日曬,雨水的侵蝕,到了一定程度,牆體自然是不堪忍受的。尤其是到了汛期,遇上連陰天,傾盆大雨傾瀉打擊,農家的院牆可遭了災了,“撲通”一聲,像醉醺醺的漢子倒下了。

每到這時,家裡的男勞力便皺起眉頭忙活起來。抱上麥秸,在倒下的地方鋪攤開來一攪和,重新垛了起來……有時候,難免連豬圈裡的豬糞也摻上了。顧不得那麼多了,豬跑了真就麻煩了。

想想那時候咱老百姓弄捏的鄉土生活,也蠻有意思的,土裡刨食,土裡生活,土裡土氣的莊稼人造就了黃土地的靈氣。

農家的土院牆磚院牆

八十年代初,隨著農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有的人開始壘起磚房磚院牆,但一部分人家還有單磚牆體,只在關鍵的地方加固一下……有的家戶,院牆砌好了,匠人們也喝了慶功酒宴了,夜間突然來了一場大風,就把院牆掀翻了,第二天,主家呵呵一笑,又得喊人再砌,也真不稀罕啊。

如今隨著時代的發展,農村的土院牆、單磚院牆,早已退出了村莊的舞臺,隨著而來的是水泥砌築的磚院牆,大部分人家的牆體外面還上了一層水泥砂漿和素灰,抹上白色的塗料。

汛期來臨,再也聽不到“撲通”一聲牆體倒塌的動靜了……

我們一代又一代的豫北農人,就是這麼執著地愛著自己的這一方家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