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88炮,別人都叫我“反一切”炮

我叫88炮,別人都叫我“反一切”炮

88毫米防空炮

88毫米高炮是由世界著名的火炮製造商克虜伯(Krupp)公司在二十年代末開始設計。作為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戰敗國,德國還被嚴格限制發展軍備,故該型火炮是在瑞士的克虜伯子公司完成設計和測試的。克虜伯公司的設計人員預見到作為高炮的主要作戰對象——轟炸機將會向飛得更高、更快的趨勢發展,因此他們選擇了88毫米這一在當時尚屬罕有的大口徑,並使其賦予彈丸較高的炮口初速,這個特點為它日後成為有效的反坦克武器奠定了基礎。他們還設計了一個相當精緻的自動供彈裝置,使該型高炮具有很高的射速。

我叫88炮,別人都叫我“反一切”炮

牽引中的88炮

但是,88炮真正出名,是因為它”不務正業“,這杆大炮的盛名並非出自它的老本行打飛機,而是“撈偏門”打坦克打出來的,還一不留神成了二戰中最優秀的反坦克炮。但這門高射炮能“反串”出彩其實是陰差陽錯的結果,這有三個重要前提:一是這種德國造的大炮確實性能出類拔萃,堪稱世界一流;二是二戰前期德軍的坦克及反坦克炮基本屬於“弱雞”;三是德國擁有14000多門88毫米高射炮,相對體量不是很大的德國及德軍已是無處不在。這一強一弱加一多的背景,才成就了德國88毫米高射炮的赫赫威名

我叫88炮,別人都叫我“反一切”炮

我叫88炮,別人都叫我“反一切”炮

88毫米防空炮模型

1940年5月,埃爾溫·隆美爾將軍指揮的德軍第7裝甲師(魔鬼師)向法國的敦克爾克挺進,中途遭遇到英法聯軍重型坦克部隊的反擊。英軍主要是瑪蒂爾達2型步兵坦克,正面裝甲厚達78毫米;法軍主要是Char B1重型坦克,裝甲厚度普遍達到60毫米。德軍主要裝備的37毫米反坦克炮對這兩型坦克射擊,竟根本無法穿透其裝甲;德軍2號坦克的20毫米火炮、3號坦克的37毫米火炮同樣也打不動這兩型坦克;只有4號坦克的75毫米短管火炮從側後方對它們可造成一定威脅,無奈4號坦克太少。作戰中滿身厚重鎧甲的英法軍坦克給德軍“魔鬼師”造成很大傷亡,第6摩托化步兵團被打得幾乎潰散,驚恐的德軍把瑪蒂爾達坦克稱為“鐵皮夫人”,把Char B1坦克叫做“巨人”。在這關鍵時刻,一個緊隨德軍裝甲部隊前進的高炮連將88毫米高射炮放平開火,幾次齊射就擊毀英軍的8輛坦克,德軍這種火炮的遠程穿甲能力極大震撼了英法聯軍,其坦克不得不主動後撤。這次戰鬥中德軍88毫米高射炮雖然是被動迎戰,但其強大的威力給隆美爾留下深刻印象,為日後他在北非戰場巧用88毫米高射炮佈陣打坦克埋下伏筆

我叫88炮,別人都叫我“反一切”炮

被譽為”沙漠之狐“的隆美爾元帥

1941年之後,隆美爾領命轉戰北非戰場,先後任德國非洲軍軍長、非洲裝甲軍團司令。此時在北非的英軍有1400輛坦克,德軍只剩下120餘輛坦克,好在隆美爾想起了在法國作戰的經歷,將88毫米高射炮派上大用場。隆美爾嘗試採用伏擊戰術,以88毫米高射炮、坦克炮等直瞄火炮事先佈置“口袋陣”,德軍用少量坦克出擊佯攻,將英軍大批坦克引入陷阱,再由射速極高的88毫米高射炮逐個“點名”,英軍屢屢上當損失慘重。尤其是1941年6月的“戰斧作戰”,德軍88毫米高射炮在北非託布魯克戰役中大放異彩,當時英軍坦克部隊在哈勒法亞隘口誤入德軍的伏擊圈,參戰的238輛英軍坦克被擊毀123輛,大多數為88毫米高射炮所為。

我叫88炮,別人都叫我“反一切”炮

德國”非洲軍團“士兵

實戰證明,二戰期間沒有一種坦克可以抗住德軍88毫米高射炮的吊打,“反坦克殺手”這個稱號可謂名不虛傳。既然88毫米高射炮反坦克能力出眾,那就別浪費了這一身“功夫”,精明的德國人使這種炮衍生出了一系列其它的改型:例如PaK43型88毫米反坦克炮,專用反坦克炮相對高射炮造價更低,使用兵員更少,性價比更好一些。德國著名的“虎”式坦克、“虎王”坦克、“費迪南”反坦克殲擊車、“獵豹”反坦克殲擊車的主炮都是採用88毫米高射炮的改進型,作戰中這些火炮有在3500米擊毀美英蘇軍坦克的記錄,成為了盟軍的噩夢。

我叫88炮,別人都叫我“反一切”炮

盟軍的噩夢—-虎式坦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