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7億元私有化銀泰商業 沈國軍與馬雲擦出大火花

馬雲和沈國軍聯手以177億元價格私有化銀泰商業,這是阿里巴巴集團近年來實施規模最大的線下交易,馬雲能否藉此開創新的零售模式,人們將拭目以待

177億元私有化銀泰商業 沈國軍與馬雲擦出大火花

地處東三環路國貿橋,北京銀泰中心佇立於此,按照規定,長安街兩側建築限高250米,而銀泰中心打了個擦邊球——高度249.9米,這使得銀泰中心在一片高樓中仍可獨樹一幟。很多人知道銀泰中心,卻鮮有人知道銀泰集團的實控人沈國軍。

這位身家高達上百億的60後民營企業家,近年來經常與其摯友馬雲同臺出現。近期阿里集團聯同沈國軍共斥資177億元參與銀泰商業私有化一事又將沈國軍推到了風口浪尖。他甚至被人稱為零售行業的“叛軍”,而更多人則是期待馬雲與沈國軍的碰撞到底能為傳統零售業的互聯網化擦出哪些火花。

銀泰商業相關負責人對《投資者報》記者表示,公司對於此事不予評論。而對於阿里入主之後,將給公司帶來哪些變化,這些變化對於消費者的消費行為到底能產生什麼樣的影響等問題並未給予相關回復。

與摯友馬雲合作多次

沈國軍是一個60後,但卻樂於接受新的技術、新的潮流,在2015年9月份的一次公開演講會上,沈國軍道出了自己的想法:未來的商業是共享經濟的天下。這一觀點在互聯網領域算不上新鮮,但從一個傳統實業家口中說出來,可謂思想超前。另外,沈國軍備受市場關注的焦點還在於他與馬雲私交甚篤。

據沈國軍介紹,他與馬雲是2005年前後在飛機上認識,2006年馬雲成立的高端會所“江南會”,沈國軍也是發起人之一。

其後十年間,阿里系與銀泰系進行了不少合作。最為引人注目的當屬阿里參與銀泰商業私有化,2017年1月10日,阿里巴巴方面發佈消息稱,將與銀泰商業創始人沈國軍聯合向銀泰商業提出要約收購,雙方總共斥資177億元收購公司股票,收購完成後,阿里方面持有公司股份由原來的28%提高到74%,沈國軍則持股16%,較之前9.17%的持股份額有所提高。

值得關注的是,一向精明的馬雲在收購股權時卻給出了不低的溢價,數據顯示,銀泰商業2016年12月28日停牌,收盤價為7.03港元/股,而阿里的收購價卻為10港元/股,溢價約42%。

不過銀泰商業方面對於阿里介入私有化事件頗為低調,近日,記者致電銀泰商業,相關人士對《投資者報》記者表示,公司方面希望保持低調,並且表示對於相關事件不予評論。

實際上,這並不是銀泰商業與阿里的首次股權交易,早在2014年4月,阿里巴巴集團就以54億港元戰略投資了銀泰商業,成為僅次於沈國軍的第二大股東。2015年6月份,阿里通過轉換可換股債券等增持銀泰商業的股票,並躍升成為第一大股東。

想與阿里進行合作的百貨公司不計其數,為何馬雲單單選中了銀泰商業?沈國軍此前曾對此解釋稱,馬雲投資銀泰商業主要還是因為銀泰商業自身的優勢,有近1000萬單品的SKU(庫存量單位),並且在做數字化。“這樣能夠做到讓線上的淘寶天貓用戶我們的商品資源,我們的商品資源也能夠淘寶天貓裡面,這是非常重要的基礎。”沈國軍說。

目前,銀泰商業業績也還不錯,數據顯示,2016年上半年,公司淨利潤達6億元,2015年全年淨利潤也有13個億。

2015年6月5日,沈國軍正式辭任銀泰商業集團董事局主席及戰略發展委員會主席一職,而由阿里系高管張勇接手。至此,也可以看出,沈國軍希望能將銀泰商業儘快與互聯網接軌的決心。

近年來不斷“觸網”

沈國軍在離職後給內部員工發了一封公開信稱,自己進入零售行業完全是“誤入歧途”。實際上,1998年沈國軍決定將買來的地用來做百貨商場時,看起來並不明智,當時大批大牌如日本八佰伴之類的百貨商場都倒閉了,但是沈國軍依然要做,甚至不惜以1000萬年薪招聘優質團隊。其後,沈國軍在銀泰商業上也沒少下功夫。

零售可謂是傳統行業,而沈國軍可能是傳統企業家中覺悟得較早的一個。最初沈國軍希望能自力更生完成集團與互聯網生態的對接,2010年,銀泰商業網上商城銀泰網成立,這使得銀泰商業成為國內最早一批擁抱互聯網的傳統商業零售企業之一。2013年“雙11”,銀泰商業集團宣佈與天貓合作O2O。

此次銀泰商業正式被阿里納入麾下,這或許也是沈國軍在經歷自力更生對接互聯網,但發現並不容易之後而做出的選擇,背靠阿里這棵大樹,他到底能給銀泰商業帶來哪些變化?到底能否符合沈國軍對於銀泰商業的期待?目前看還沒有答案。

事實上,近年來,沈國軍不斷“觸網”,不僅是銀泰商業與阿里的合作。還包括一系列的股權投資。例如2014年與阿里、復星等機構聯合成立了浙江網商銀行,進軍互聯網金融行業。此外,沈國軍還聯合阿里投資了菜鳥網絡,打通物流最後一公里的方式,將線上與線下徹底連接。

年幼家貧靠捕魚積攢學費

目前,銀泰商業在浙江等地區佔據了大部分的市場份額,但實際上零售業務只是沈國軍旗下眾多資產中的一部分。目前沈國軍控制的銀泰集團成立於1997年,歷經20年發展之後,已形成銀泰零售、銀泰地產、銀泰礦產等6大業務板塊,旗下擁有100多家控股、參股公司,總資產近千億元。

2016年,沈國軍以180億元的身家排名胡潤百富榜的第132位。不過這位富豪實際上從小家境貧寒。據公開資料顯示,沈國軍1962年出生於浙江省奉化市棲鳳村,家裡有4個兄弟姐妹,沈國軍是老大,一直靠捕魚、種植等農業勞動支撐。然而就在沈國軍十幾歲的時候,家裡的頂樑柱父親因車禍去世,這令本來就貧寒的家庭雪上加霜。

為了補貼家用,沈國軍一放學就帶著弟弟妹妹去海邊捉蝦蟹、捕魚,然後再去集市上賣掉,換點零錢,甚至學費也是暑假從海邊捕魚湊來的。

但打擊沈國軍的事情並未停止,父親去世五年之後,母親又患上了胃癌,不久也離開了人世。雙親的相繼去世使得沈國軍備受打擊,看清了人情冷暖,也使得沈國軍歷練得更加堅韌。這對於沈國軍後來的工作、創業產生了很大的影響。

例如看淡挫折等,沈國軍曾在媒體專訪中表示,“賠點錢就賠點錢以後再去掙回來;如果鬧矛盾就坐下來聊聊,吃一點虧就吃一點虧。我從來不願意跟人家去爭什麼。”沈國軍坦言少年的經歷讓他對很多事情都看開了,“再也沒有像失去雙親那次一樣的傷心過,以後碰到諸多困難挫折等對我來說都不是那麼重要了。”

這種淡然處之的心態或許也體現在沈國軍對於銀泰集團的管理上,自1997年銀泰集團成立至今,公司基本沒有發生過比較激烈的資本鬥爭或者內部管理層的鬥爭。

靠知識改變命運

雖然家境貧寒,但在母親的堅持下,沈國軍還是堅持上學,據瞭解,他就讀於中南財經政法大學,並獲得研究生學歷。畢業之後就被分配到銀行工作,是當時系統內最年輕的高級經濟師,1992年沈國軍被調往海南,出任新成立公司的副總經理,開始涉足企業管理。這些經歷給沈國軍帶來了豐富的資本市場經驗和管理經驗。

35歲的沈國軍已經可以稱得上是一個成功人士,手捧“鐵飯碗”,並且拿著不菲的年薪。不過1997年沈國軍還是選擇下海。對於為何拋棄優越的銀行工作而下海創業,沈國軍曾在多個場合公開表示,“我不會拍馬屁、不喜歡辦公室政治,那種體制和機制讓我感到壓抑。”至今,沈國軍在其交際圈子內,有個外號叫“紀委書記”。沈國軍曾表示,“我是一個非常簡單、直白的人,有什麼事情我是要說的。有些人不太想說的事,但是我看不慣,就直截了當地說。”

1997年,沈國軍借了20萬元,成立了“中國銀泰投資公司”,創業之初,沈國軍就遭遇了1998年亞洲金融危機,經濟慘淡,很多人選擇拋售資產,而沈國軍卻趁機下手,杭州的銀泰百貨武林店、北京銀泰中心都是在這時候買下的。

做慈善培養人才

目前,沈國軍旗下擁有100多家參股控股子公司,涉及地產、酒店、能源等多個行業。不過參股控股的上市公司數量並不多,而且很少有激進投資的行為,所以沈國軍在整個資本市場上給人一種處事低調的感覺。

《投資者報》記者注意到,沈國軍參股控股上市公司中持股比例較大的有銀泰資源、鄂武商A等,兩家公司2016年前三季度分別盈利2億元、7億元,經營狀況也還不錯。

值得關注的是,如今沈國軍又多了一個慈善家的身份。他曾對他的浙商友人說,企業家的最高境界是慈善家。與其他企業家做慈善單純捐錢的行為有所不同,沈國軍更希望能培養一批具備專業社會公益管理經驗的高端人才,進而能夠將公益更加高效地運作起來。目前,沈國軍已與北大光華學院有相關合作。

從房地產到零售行業,再到觸網做成O2O,沈國軍這張投資的大網鋪得非常大,甚至讓人無法摸清他的投資偏好、投資邏輯。不過在近期沈國軍接受媒體採訪時更加明確地表示,未來可能會由目前的六大板塊聚焦成——“新實業、新投資、新金融”三大板塊,至於什麼是所謂的“新”,沈國軍還會與馬雲在這些“新”領域擦出哪些火花,或許沈國軍在未來會給出答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