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武帝打了一輩子匈奴,為何到他死匈奴還很強大?

​據《史記·匈奴列傳》記載:夏朝末代王夏桀死後,夏桀之子淳維把老爹眾妾摟為己用,避居北野,隨畜移徙,世代繁衍,即是我們所稱的匈奴。

漢武帝打了一輩子匈奴,為何到他死匈奴還很強大?

匈奴是遊牧民族,逐水草而居,與中原王朝戰亂不斷,他們崇尚“有利則來,無利則走,不羞遠遁”的“牛皮癬”戰術,中原王朝對其無可奈何,唯有趙國大將李牧在雁門關用計誘敵,用步兵圍殲十萬匈奴騎兵,取得在此前歷史上前所未有的勝利,經此一戰,匈奴元氣大傷,十年沒敢南下侵擾。

戰國末期中原混戰,秦始皇用10年的時間來剪滅六國,一統六國後又忙於國內的各項建設,無暇顧及匈奴,匈奴乘機在北方的草原上迅速壯大,並不斷南侵。

公元前215年,秦始皇命蒙恬率三十萬秦軍將匈奴驅逐出了水草肥美的黃河河套地區,並用四年時間修築了一條西起臨洮東至遼東的萬里長城,蒙恬北防五年,匈奴懾其威猛,不敢再犯。

秦末農民起義爆發,中原混戰,匈奴又趁機屢次南侵,公元前209年,匈奴太子冒頓因對頭曼單于欲廢已另立不滿,殺死老父自立。冒頓經過幾年系列的大征伐,建立了東起大興安嶺、西至帕米爾高原、北到貝加爾湖、南至長城一線一個雄踞大漠南北、橫跨歐亞的匈奴帝國。

漢武帝打了一輩子匈奴,為何到他死匈奴還很強大?

漢朝立國,高祖劉邦也一度雄心勃勃的要解決匈奴問題,但劉邦連自己的御駕都無法找齊顏色相同的四匹馬,由此可知當時漢朝的綜合國力。公元前200年,匈奴大舉南下,劉邦親率30萬大軍北伐,被匈奴40萬人圍於白登七個晝夜,劉邦採用陳平之計賄賂匈奴王的小妾,僥倖逃生。

經此一戰,匈奴更加囂張,加緊了對漢朝邊境的侵擾,劉邦聽從婁敬建議,對匈奴採用緩和的“和親”政策,即用漢家女兒的裙帶來換取平安,匈漢短暫相安無事。

公元前192年,冒頓給呂后送來一封短短60多字的書信,充滿了挑釁和侮辱,大漢邊境,我來去自由,你只能乾瞪眼卻無力阻擋。“我單身,你單身,不如咱倆來成親,取我所長,補你所短”,這顯然就是赤祼裸的耍流氓了,更何況他是想來個母女雙飛!

呂后面對羞辱,更面對實力,只能送上香車、美女,這段歷史,史稱“嫚書之辱”。

漢武帝打了一輩子匈奴,為何到他死匈奴還很強大?

中原王朝是農耕帝國,習慣於固守田園的定居生活,小富即安,尤其在統治者眼裡,塞外天寒地凍、無法耕種,更不適合生活,在他們的眼裡沒有一絲價值和誘惑,所以不論是秦始皇修築長城、還是秦漢時期的修築邊寨、移民屯田,都為防禦北方遊牧民族的襲擊與掠奪,鮮有主動對外戰爭。

匈奴長年生活在塞外草原,僅靠狩獵和畜牧生存,靠天吃飯,面對中原地區的繁華和富庶,自然千方百計的進行掠奪。

匈奴自小在馬背上長大,天生精於騎射,匈奴有“妻後母、報寡嫂”的習俗,能迅速彌補人口損失。遼闊的草原是天然的馬場,有人有馬,短時間內就能組建一支強大的騎兵軍團,這恰恰是中原王朝最大的短板。

匈奴民風彪悍,人食畜肉,飲其汁,衣其皮,既無城池村鎮牽絆,又不計較一時之得失!更不講什麼廉恥與面子,一切利益至上,有利則進無利則退,隨時一陣塵煙後消失行無影無蹤,廣袤無垠的大草原上更能發揮匈奴擅長的騎兵作戰。

中原王朝很難通過一場戰爭,把匈奴人真正的消滅,匈奴人就像野草,春風吹又生,所以從春秋戰國抗擊匈奴到滿清征服葛爾丹,無不透露出戰爭的艱難。

經過幾代人的忍辱負重,經過近70年休養生息,公元前141年,此時大漢國強民富,據《史記·平準書》記載:京城積聚的錢幣無計其數,以致穿錢的繩子朽爛了。糧倉中的糧食因過多隻能露天堆積,腐爛已無法食用。戰馬也出現“庶眾街巷有馬,阡陌之間成群”的景象,帝位也傳到了漢武帝劉徹的手中。

漢武帝打了一輩子匈奴,為何到他死匈奴還很強大?

漢武帝劉徹雄韜偉略、叱吒風雲,在位54年,與匈奴人幹了44年,可見這位千古一帝對匈奴的打擊是多麼執著。

公元前133年,漢武帝採納王恢“誘而致之邊”的策略,發兵40萬發動馬邑之圍,不料匈奴識破設伏計謀,迅速退兵出塞,馬邑之圍以失敗告終,漢匈關係也正式破裂。

匈奴像是被激怒的公牛,加大對漢朝邊境的侵擾,“自是後,匈奴絕和親,攻當路塞,往往入盜於邊,不可勝數。”年方22歲的漢武帝決意給予匈奴嚴厲的打擊。

公元前129年,漢武帝派車騎將軍衛青,騎將軍公孫敖,輕車將軍公孫賀,驍騎將軍李廣四路大軍同徵匈奴。獨衛青英勇善戰,直搗匈奴聖地龍城,首虜700餘人,公孫賀於草原“旅遊”一圈完好無損,公孫敖一萬騎損失七千,李廣全軍覆沒,險些被擒。

匈奴人明白,漢朝已不是那個漢朝,他們必須直面一個十分強大的對手。但在漢武帝看來,此次主動出擊只是小試牛刀,他要對匈奴發起雷霆戰役,“寇可來,我大漢亦可往!”

漢武帝打了一輩子匈奴,為何到他死匈奴還很強大?

公元前127年,衛青奉命出雲中,在隴西擊破樓煩王、白羊,奪取河套地區,設朔方、五源二郡,實行移民、屯田、戍守,解除了匈奴對長安的直接威脅,也建立起了進一步反擊匈奴的前方基地。

公元前124年至123年,漢武帝三次派出十萬大軍發動河南之戰(漠南之戰),一舉斬殺包括單于的祖父和叔叔計2028人,匈奴被逼退守漠北,這也是17歲嫖姚校尉霍去病首披戰袍,自此血刀立橫。

  公元前122年春、夏,霍去病二次深入匈奴千餘里,過居延海,轉戰祁連山,接連擊殺匈奴8萬餘人,俘虜了單于閼氏、王子、相國、將軍等高官顯貴120人。設武威、酒泉、敦煌、張掖四郡,佔領了匈奴最大的馬場,解決了漢朝多年戰馬飼養難題,為徹底殲滅匈奴打下良好的基礎。

公元前119年春天,漢武帝派衛青和霍去病各領五萬騎兵發動了西漢與匈奴戰爭中規模最大、最艱鉅的漠北之戰,衛青大敗匈奴單于主力。霍去病以“匈奴未滅,無以家為也”為誓言,帶著漢人的血性,腳下大漠風沙翻湧,擒王斬將,所向披靡,最終“封於狼居胥山,禪姑衍,臨瀚海而歸。” 自此“匈奴遠遁,而南無王庭”,更讓匈奴人喊出“失我祁連山,使我六畜不藩息;失我焉支山,使我嫁婦無顏色”的絕望悲嘆。

此時漢朝的戰績是輝煌的,但代價也是巨大的。

漢武帝打了一輩子匈奴,為何到他死匈奴還很強大?

永遠是殺人1000,自損800,連年的征戰使文景之治時期累積的“京師之錢累鉅萬,貫朽而不可校”的財富被揮霍殆盡,全國人口銳減一半,出現了“天下虛耗,人復相食”的人吃人悲慘景象,百姓起義不斷,大漢王朝處於風雨飄搖之中。

晚年的漢武帝發起了巫盅之禍,大臣、宮女、滅族者,死亡不計其數,就連自己嬌妻愛子也死於非命,這讓後來明白過來的漢武帝內心在滴血。衛青、霍去病、公孫賀、公孫敖等大批將領離世,漢武帝后期的軍事將領乏善可陳,漢朝無力對匈奴發動大規模的征戰。

匈奴同樣無力再與大漢帝國爭鋒,被迫遠遁到荒寒的北方,但漢軍無法適應草原的氣候和遊牧生活,只能退守中原,草原又重新成為匈奴人療傷止血、韜光養晦、恢復實力的基地。同時匈奴人也積極學習中原王朝的先進管理理念,對漢軍將士實行招降納叛而不是一味殺害,張騫、蘇武、趙破奴、李陵、趙信、衛律等人,不少身居高位且成為匈奴人的姑爺,這讓匈奴人對漢軍的虛實、底細瞭然於胸,從而隨著新一代戰士的成長,漸漸恢復元氣。

公元前87年漢武帝去世,漢昭帝繼位。匈奴實施防禦策略,常恐漢兵襲之。公元前83年匈奴派兩萬騎試探入侵,但被漢軍斬殺九千人並俘虜甌脫王,匈奴害怕漢軍繼續追擊,立馬遠遁西北,不敢靠近南邊的水草。後漢宣帝又恢復了和匈奴的和親政策,昭君出塞就是此時期的事情,之後的匈奴又成為了漢王朝最頭疼的問題。

漢武帝打了一輩子匈奴,為何到他死匈奴還很強大?

公元前72年冬天大寒,匈奴很多人和牲畜凍死。災害過後,匈奴陷入“五單于爭立”的內亂,後分裂為南北兩部,南匈奴在呼韓邪單于的率領下投奔漢朝,北匈奴在西漢和西域諸國的聯合打擊下被迫西遷。

公元前60年,漢朝終將天山南北劃入大漢帝國的版圖,設置了西域都護府,鄭吉為首位西域都護,漢武之願,漢宣實現。

從公元前133年馬邑山誘敵之戰,歷經幾代男兒82年的浴血犧牲!百年國恥,此刻洗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