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痞子王懟懟”王朔:把所有的溫柔,都留給了自己的女兒王咪

大眾對於王朔的印象似乎還停留在那個懟天懟地的痞子上,然而桀驁的不可一世的王朔也有自己的柔情,只不過他的柔情不外顯,

他把所有的溫柔都留給了自己的女兒王咪

“痞子王懟懟”王朔:把所有的溫柔,都留給了自己的女兒王咪

在王咪結婚時,王朔始終沒有現身,最後還是王朔的好友陳丹青出來解釋說道:"王朔捨不得女兒,躲在家裡喂貓呢!"

“痞子王懟懟”王朔:把所有的溫柔,都留給了自己的女兒王咪

懟天又懟地的"痞子"

王朔是"痞子文學"的代表人,他上懟魯迅下懟瓊瑤,懟天又懟地,中國的文人似乎就沒有人能逃得出他的那張"嘴"。在王朔的眼中,魯迅並不算一個作家。王朔如此說道:"魯迅連一篇長篇小說代表作都沒有,光靠他的那些雜文如何能站住腳呢?

不止魯迅先生遭受了王朔的批判,金庸、瓊瑤、餘華、餘秋雨等人都沒有逃出王朔的"批判"範圍。王朔稱金庸的作品看起來既噁心又跌份,完全沒有閱讀的必要。

面對餘華的作品《活著》時,他玩味的說道:"還是比不過張宇寫的《活鬼》。"張宇的《活鬼》和餘華的《活著》同樣是反映社會底層的現實矛盾,但是王朔卻說餘華的作品比不上張宇,這可把餘華給氣壞了。

“痞子王懟懟”王朔:把所有的溫柔,都留給了自己的女兒王咪

至於餘秋雨的《文化苦旅》在王朔的眼中就是一篇遊記,他認為餘秋雨還是轉行當導遊來的好。再懟瓊瑤矯情做作,可謂是天不怕地不怕。

王朔成為"痞子王懟懟"和他從前的經歷密不可分。在大眾看來王朔似乎對所有的知識分子都帶有惡意的仇視。王朔的這份"仇視"源自上學時期不斷讓他寫檢討的老師。

當時的王朔身為青春期的孩子,骨子裡的頑皮搗蛋使他受到了班裡最多的處分。每當王朔犯錯誤時,老師們就喜歡逼迫他寫檢討,一來二去王朔就對所有的知識分子產生了敵對的心理。這一點在王朔的作品《看上去很美》中表現的淋漓盡致。

“痞子王懟懟”王朔:把所有的溫柔,都留給了自己的女兒王咪

不完整的家庭與殘缺的愛

王朔的生命中似乎就是缺少"美滿"的福分,他與親人的緣分很淺。王朔小時候父母忙於工作,根本沒有時間管他,他像散養的羊一般孤獨的長大。王朔的父親王天羽是一位軍官教員,他獨特的教育方式給王朔的內心留下了難以磨滅的陰影

或許是長期和軍人呆在一起的緣故,在教育孩子時王天羽不自覺的把軍營中的一套用在了王朔身上。"棍棒底下出孝子"的教育方式使得年幼的王朔吃了不少苦頭。

“痞子王懟懟”王朔:把所有的溫柔,都留給了自己的女兒王咪

王朔的"不美滿"還體現在他自己的婚姻上。王朔和妻子沈旭佳的婚姻終究沒有能禁得住時間的考驗,最終王朔和沈旭佳選擇了和平離婚。

或許是王朔對妻子心懷愧疚,在女兒的撫養權上他並未做過多的爭取,於是乎13歲的王咪便跟著母親前往了美國生活。中國和美國中間隔著一個太平洋,但是遙遠的距離也阻擋不了王朔對女兒的思念。

“痞子王懟懟”王朔:把所有的溫柔,都留給了自己的女兒王咪

一個"及格"的父親

王朔認為自己作為父親而言只是剛剛及格,他最大的遺憾便是錯過了女兒的成長過程。王朔對於女兒十分的愧疚,他認為自己沒有給女兒營造一個幸福的家庭氛圍,自己也沒有盡到父親的責任。愧疚之情使得王朔對王咪更加寵愛

在教育方面,王朔從來不逼迫孩子學習,王朔認為興趣才是最好的老師,逼迫孩子只會讓孩子產生厭惡。

王朔如此說道:"你去學你想學的,不想學的差不多就得了,世界上哪有什麼完美的人呢?"甚至在王咪不想去參加學校的考試時,王朔都表示理解。

“痞子王懟懟”王朔:把所有的溫柔,都留給了自己的女兒王咪

在王朔的教育方式下成長起來的王咪十分的自信,這種自信來自於自身的底氣,從小接受的教育使得王咪在面對他人不合理的要求時有說"不"的勇氣。

在成長的路上王咪一直是一個十分有個性的孩子,她與其他小女生不一樣,她的腦袋中總有奇奇怪怪的想法。對於王咪時常冒出的奇怪想法,王朔總是會笑眯眯的傾聽然後給出最合理的建議。

王朔自嘲自己是一個"及格"的父親,那麼優秀的父親究竟是什麼樣的呢?

“痞子王懟懟”王朔:把所有的溫柔,都留給了自己的女兒王咪

首先,一個優秀的父親對孩子的成長能起循循善誘的作用。父親永遠是孩子在成長過程中的第一個人生榜樣,優秀的父親總是會在恰當的時機指引孩子前行。

在孩子的眼中父親的形象神聖的如同末日的"救世主",父親的三觀與想法會在潛移默化中改變孩子的性格。

其次,一個優秀的父親永遠會支持孩子的理想。一位優秀的父親不僅是一位優秀的"引導者",他還是一位善於傾聽的聆聽者,他善於傾聽孩子的心聲,他能耐心的聽完孩子對未來藍圖的展望。

“痞子王懟懟”王朔:把所有的溫柔,都留給了自己的女兒王咪

女兒結婚卻躲起來喂貓

王朔對於女兒的愛不輸給任何一個父親,即使他懟天懟地,但在王咪的面前他也只是一個普通的父親罷了。王朔在《致女兒書》中寫到:你給我帶來的快樂是我過去費盡心機也不曾得到的。很多快樂到今天已不是快樂,你的快樂還是快樂,一想起來還快樂!

王咪前往美國學習後,她的優勢便體現了出來,自信大方的王咪結交到了很多朋友,她在學習上也不再是班裡的"吊車尾",她聽從了王朔的建議著重發展自己的特長,徹底的從一位差等生變成了優等生

“痞子王懟懟”王朔:把所有的溫柔,都留給了自己的女兒王咪

多年後,王咪與畫家朱新建的兒子硃砂結婚,她找遍了現場卻未見自己的父親王朔。

原來王朔捨不得自己的女兒就這樣變成別人家的兒媳,從前天不怕地不怕的王朔在女兒結婚時卻慫的躲在家中喂貓,這一幼稚的舉動使得王咪哭笑不得。

"父愛能夠犧牲自我的一切,包括自我的生命",父親的愛如同沉默的大山,他不言不語卻存在於日常生活中。相比於母親的愛,父親的愛更顯內斂,或許表現在一次冒雨的接送又或許體現在隻言片語的關懷中。

世界上沒有哪個父親是不愛孩子的,他們比任何人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成為人中龍鳳,他們只是不善言辭罷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