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中最解恨的復仇行動——東京大轟炸

1942年4月18日上午10:28,在東京市中心的廣場上,剛剛結束了一場防空演習的日本百姓們簇擁在一起,向頭頂呼嘯而過的大對飛機招手歡呼,突然間炸彈接二連三地掉了下來,歡呼聲瞬間被爆炸聲淹沒,頓時濃煙和晨霧籠罩了半個天空,這時人們才發現這些飛機的機翼上根本不是他們熟悉的太陽旗圖案,日本人的一路歡呼迎來的是16架美國陸軍航空隊B25米歇爾式轟炸機。

二戰中最解恨的復仇行動——東京大轟炸

1941年12月7日,日本帝國海軍航空兵空襲了美國太平洋艦隊的母港珍珠港,珍珠港事件震驚了世界,也是美國的民心士氣跌到了最低點。1941年12月8日,就在珍珠港事件爆發的第2天,羅斯福在國會發表演說,美國對日宣戰。羅斯福強調,珍珠港的歷史汙點一定要用最解恨的方式擦掉,最佳的計劃就是以牙還牙,直接對日本本土發動空襲。

然而要順利進行空襲,美國面臨著巨大的挑戰,日本遠離美國,當時的美國遠程轟炸機根本無法抵達日本本土,只能依靠航空母艦。當時美國航母上的艦載機作戰半徑小,航空母艦必須使近日本本土才能進行空襲。但問題是日軍在距離本土800公里就有警戒船隻執行巡邏任務,要想爭取襲擊的突然性,就必須在880公里以外起飛,飛機。這樣一來往返航程將達到1760公里,沒有一種艦載機具有這樣大的航程,這個難題一直困擾著空襲東京作戰方案的實施。

二戰中最解恨的復仇行動——東京大轟炸

直到有一天,海軍作戰部長聽到一位作戰參謀提出了一個大膽的設想,用航母搭載陸軍航空兵的雙發轟炸機運送到日本本土附近,從遠離日本海岸的地方起飛,轟炸日本本土後不再返回航空母艦,而是直接飛往中國著陸。對此設想,作戰部長立即產生了極大興趣,經過一系列慎重的挑選,從航程、載彈量、飛機、起飛距離和尺寸是否適合航母夾板等因素綜合考慮,航程達到1932公里,有萬能轟炸機美譽的北美公司B25米歇爾型轟炸機被軍方選中,同美國大黃蜂號航母共同執行轟炸東京的任務。

B25是北美航空公司研製的著名中型遠程轟炸機。早在1938年3月,美國空軍就提出了對雙發中型轟炸機的最低要求,載彈量0.5噸,航程2000公里,速度大於每小時3210千米,最終由北美公司的這架飛機中標,贏得了1939年中型轟炸機的合同。美軍訂購了184架,將它們賦與B25的編號,並以早年的航空戰略家比利米歇爾的名字命名。此後B25主要由美國陸軍航空兵和海軍配備,以對付太平洋上的日本陸軍。

很快挑選參加空襲東京行動的機組人員的工作開始進行。最終美國陸軍航空隊的王牌飛行員之一,當時世界上飛行紀錄的創造者和保持者杜立特中校,成為此次空襲行動空中指揮官的最佳人選。

二戰中最解恨的復仇行動——東京大轟炸

去接受了任命的杜立特中校立即著手選拔參戰隊員,按照準備,用來轟炸東京的是16架B25轟炸機,每架配備5名機組人員。杜立特從美國陸軍的數千名飛行員中精心挑選出了80組成了著名的杜立特敢死隊,開始在美國本土的西海岸進行嚴格的臨戰訓練。陸軍的重型轟炸機搬到海軍甲板面積非常有限的航空母艦上去,還要在上面完成順利起飛的訓練,這在人類的海戰、空戰史上都是一項從未有過的難度極大的實驗。

就像其他二戰中的美國轟炸機一樣,B25也是遵循著更多武器、更多裝甲的路線來發展的,因此造成了飛機越來越重。當時美國海軍的航空母艦也從來沒有搭載過如此龐大的艦載機,這時為了讓B25轟炸機能在大黃蜂號150米的航母甲板上起飛,必須對機體進行改裝。為了最大限度地減輕B25機體的重量,他們拆掉了B25用於自衛的一些火炮、機槍,並把軸柄漆成黑色插在機尾,用來偽裝代替以縮短起飛滑跑距離。

此後24個機組花了一個月的時間,在陸地跑道上標出的模擬飛行、甲板上演練、短距起飛滑跑。經過幾個月近乎嚴酷的訓練,杜立特敢死隊所有機組的正副駕駛員都能夠在大黃蜂號航空母艦非常短的跑道上完成陸軍重型轟炸機的起飛。

二戰中最解恨的復仇行動——東京大轟炸

此時轟炸東京的準備工作已經全部就緒。1942年4月2日的舊金山阿拉米達海軍基地大黃蜂號航空母艦。在這16架經過改裝的B25型轟炸機駛離舊金山,在重巡洋艦——文森斯號等六艘戰艦的護航下,告別巍峨的金門大橋,消失在太平洋湖邊的部分。

此次空襲東京的作戰計劃時,特混艦隊於4月19日夜間行駛至距日本海岸約830公里處,杜立特率領的指揮機群即刻起飛前往轟炸東京等地,然後直接飛往中國沿海機場降落。

然而計劃很快被打亂,就在4月18日清晨被日本海軍徵用了漁船——東盟23號發現了美國艦隊的行蹤,哈爾西和杜立特不得不緊急改變計劃,哈爾西海軍中將斷然假令B25轟炸機群立即起飛,此時特混艦隊距離日本海岸上有1237公里之遙。提前接近400公里放飛轟炸機,這意味著轟炸機組將不得不在白天沒有一架戰鬥機護航的情況下轟炸日本本土,這無疑是有去無回的敢死之旅。16架B25轟炸機群掠過太平洋的波濤向東京進發。

二戰中最解恨的復仇行動——東京大轟炸

為了節油和隱蔽,採取了低速的超低空飛行,三個小時後,他們在一層淡淡的薄霧裡發現了日本海岸。恰巧在這時,日本首相東條英機的座機從B25透明的機頭上空空與他們擦肩而過,雙方一掠而過,卻竟然一槍未發。12:30,杜立特率領他的飛機順利到達目標上空,史無前例的日本東京空襲戰開始。空襲東京的整個過程總共歷時僅30秒。除日本首都東京以外,名古屋、大阪、神戶等大城市的飛機制造廠、坦克製造廠、鋼鐵廠、電郵場、船塢、軍區、倉庫等目標都不同程度地遭到轟炸。

由於B25的提前起飛,使得這次轟炸的飛行距離超過了飛機的最大航程,只是飛往中國著陸的計劃遇到了極大的困難。最終除了一架迫降在俄羅斯的海參百,另外15架飛機都迫降在中國大陸的內地和沿海地區日佔區,到達中國時燃料耗盡,又沒有地面照明和導航,而且還是夜間15架飛機都在浙江省方圓480平方千米範圍裡面或迫降或棄機跳傘。這次行動中,美國飛行員有5人陣亡,8人被俘,70餘人經過中國軍民的奮力營救生還了下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