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為抗日戰爭做出過貢獻的“翡翠寶塔”,全國人民都期待它回家

一、寶塔主人張文棣

曾為抗日戰爭做出過貢獻的“翡翠寶塔”,全國人民都期待它回家

張文棣祖籍蘇州,出生於清末混亂年代,很小的時候,便成了孤兒。

但他幸得教會收養,免受了顛沛流離之苦,並有機會在教會學校讀書。

成年後,有知識又不畏艱難的他,在上海開了一家進出口貿易公司,並發展得不錯。

那時候,已是民國,上流社會流行翡翠飾品,張文棣也不免與翡翠打上了交道。

1922年,張文棣做生意時,偶遇了一件“寶貝”:一塊上千公斤的極品“金絲種”翡翠。

曾為抗日戰爭做出過貢獻的“翡翠寶塔”,全國人民都期待它回家

二、寶塔誕生

翡翠中那縷縷延伸的綠絲,如飄渺雲霞,深深吸引了張文棣,他毫不猶豫將之買下,並思考究竟該把翡翠雕成什麼。

那個年代,翡翠雖然盛行,但商業化遠未及今天,人們買到好的翡翠,很多時候不會像今天一樣只想著取手鐲磨蛋面,而會用心斟酌以創作傳世經典的翡翠珍品。

張文棣思考了很久,依然無法下決定。

但在某一天,他忽然回憶起自己的出生地蘇州,那裡,有一座他印象深刻的報恩寺塔,“報恩報恩,不如就雕一座佛塔吧”,於是,形象確定。

曾為抗日戰爭做出過貢獻的“翡翠寶塔”,全國人民都期待它回家

(蘇州報恩寺塔)

但形象確定,不意味著就可以開始設計,報恩寺塔已是幼年記憶,非常模糊,以之為原型顯然有些不合適,於是,張文棣只能參照上海一座著名佛塔——龍華塔為原型進行設計。

曾為抗日戰爭做出過貢獻的“翡翠寶塔”,全國人民都期待它回家

並且,為了寶塔的完美,他特意將翡翠送往玉雕名師雲集的北京。

那時候北京的玉雕名師,很多都是經驗豐富,並曾工作於清宮廷造辦處的頂級人物,就這樣的玉雕名師,張文棣找到了150多名!

這件事,在當年也是一件大事,因為自從清王朝倒閉後,玉雕界再沒有這樣盛大的事。

數十年後,著名中國玉雕大師王樹森曾和人回憶起這件事,他說:“那時候沒有現代工具,憑藉的,僅僅是水凳子、水砂子這些傳統工具,百多名工藝大師,整整花了十年,不分晝夜潛心雕琢,終於完成了寶塔。”

而這百多名大師中,就有王樹森的父輩、祖輩。

十年後,寶塔完成,高約127釐米,直徑約33釐米,重34千克,底座是三級臺階,按照北京太和殿的樣式,與塔身層層插嵌。臺階前是一座三疊牌樓,匾額上書“人天第一”四字。塔頂雕著玉製鎖鏈,環環相扣,塔上瓦片精雕細琢玉柱森森,姿態絕倫、震撼人心!

曾為抗日戰爭做出過貢獻的“翡翠寶塔”,全國人民都期待它回家

曾為抗日戰爭做出過貢獻的“翡翠寶塔”,全國人民都期待它回家

曾為抗日戰爭做出過貢獻的“翡翠寶塔”,全國人民都期待它回家

三、寶塔出國

1933年,震撼出世的翡翠大寶塔首次出國,張文棣帶著它到美國芝加哥參加世博會(那時還稱萬國博覽會)。

國學大師李兆民專門為寶塔寫下長達八頁的論玉塔文稿,文稿中,李兆民將張文棣翡翠大寶塔稱為“粹華塔”,呼之為“國寶”,並將翡翠大寶塔與著名的和氏璧相提並論。

李兆民在文稿中寫道:“和氏璧價值連城,粹華塔盛稱國寶。前者以麗質誇,後者以絕技稱。玉不琢,不成器,古人以德比玉,以玉喻美,良有以也。”

曾為抗日戰爭做出過貢獻的“翡翠寶塔”,全國人民都期待它回家

美國人第一次見到大寶塔,不敢相信世間竟有如此巧奪天工的作品。

以至於,6年後,仍有許多人記得它,並希望張文棣能再帶大寶塔參加1939年的舊金山世博會。

1939年,中國正處於抗戰烽火中,國民政府哪裡還有暇顧及遠在美國的世博會,但周銳、鄧祖蔭、鄺炳舜、曾荷珠、鄺光銀、曾惠初等一批愛國華僑,覺得越是艱難時刻,越應該揚華夏之威。

於是,民代官責,在海外組成華商展覽場總公司董事局,自發動員各界僑胞從唐人街至樂居、沙加緬度、汪古魯、埃靈頓......發動僑胞集資了二十五萬美元,排除萬難,建成中國村,中國村,打出了中國人的自信!

曾為抗日戰爭做出過貢獻的“翡翠寶塔”,全國人民都期待它回家

這屆世博會,張文棣的翡翠大寶塔再一次引起轟動,併為中華民族揚威世界民族之林樹立了品牌,樹立了聲譽。

參觀者都認為觀微知著,此際中國雖弱,但抗戰必勝;此際中國雖窮,但建國必成!

大寶塔引起的轟動,被中國駐舊金山總領事馮執政借NBC電臺以中英文向全美廣播,並以短波無線電向全中國和全球廣播,鼓舞了無數正在國內艱苦抗戰的同胞。

曾為抗日戰爭做出過貢獻的“翡翠寶塔”,全國人民都期待它回家

(張文棣1939年參加社會為中國抗戰籌款的一碗飯籌款運動)

但大寶塔卻在那之後,因為戰爭範圍的擴大,被迫滯留美國,張文棣為了祈禱中國抗戰勝利,將大寶塔改名為“和平塔”,並攜“和平塔”於美國各大博物館展出,所得盡皆捐給慈善機構或請人帶回國內,以期為抗戰儘自己的一份綿薄之力。

張文棣以為抗戰會很快結束,但沒想到,這場戰爭竟會持續那麼久,整整八年啊!

當華夏大地的戰火徹底熄滅,張文棣已經垂垂老矣,再不能回家鄉。

曾為抗日戰爭做出過貢獻的“翡翠寶塔”,全國人民都期待它回家

去世前,張文棣立下遺囑,囑咐家人將翡翠大寶塔無償捐贈給美國任何一家博物館,但前提是博物館必須永久展出這件珍品。

1965年,張文棣的家人根據遺囑內容,將翡翠大寶塔連同其他一些翡翠工藝品,贈與美國奧克蘭縣博物館(OaklandCountyMuseum)。為了幾年張文棣一生的守候,翡翠大寶塔也被正式命名為“張文棣翡翠大寶塔”(Chang WentiJadePagoda),在該博物館中永久陳列,接受全世界遊客的參觀。

曾為抗日戰爭做出過貢獻的“翡翠寶塔”,全國人民都期待它回家

四、至今仍無數國人期盼寶塔回家

所有人都沒想到,寶塔出國後,竟會一去不回。

甚至張文棣,就那麼,埋骨他鄉。

張文棣去世後,寶塔雖然被捐贈給了美國博物館,但仍有無數中國人,期待著它能回家,哪怕只是一次“回家之旅”!

甚至,許多人放不下對寶塔的念想,期期艾艾只能自己仿製翡翠大寶塔。

80年代,蘇州玉雕廠從場內390名玉雕師內,挑選了6人,花了5年世間,雕刻了一座翡翠佛塔,佛塔通高1.38米,塔基直徑70釐米,每層呈八角亭臺樓閣樣,配以彩紋屏風及雕欄, 飛瞻屋簷懸掛七十二隻玉鈴,底層內素兩尊玉佛,玲瓏剔透,神態自然安詳。

曾為抗日戰爭做出過貢獻的“翡翠寶塔”,全國人民都期待它回家

(1.38米翡翠佛塔)

這件作品,令人歎為觀止,甚至打破了吉尼斯世界紀錄,但人們,還是覺得遺憾,遺憾它不如“張文棣翡翠大寶塔”。

90年代,上海玉雕廠也挑了近十名技藝精湛的玉雕師,以現代雕刻工具仿製翡翠大寶塔,仿製的大寶塔,同樣精美巧奪天工,但大家仍然遺憾,遺憾見到的不是真正的“張文棣翡翠大寶塔”。

轉眼間,翡翠大寶塔已經出國大半個世紀,也許,只有寶塔真正回家一次,人們心中的遺憾,才能消去吧!

曾為抗日戰爭做出過貢獻的“翡翠寶塔”,全國人民都期待它回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