橫刀立馬的辛棄疾,居然也有溫情的一面?

今天扒一扒辛棄疾

橫刀立馬的辛棄疾,居然也有溫情的一面?


辛棄疾在淳熙八年(1181),被罷官,閒居上饒,當時他42歲。這段時間他寫了這首有名的《清平樂·村居》:
茅簷低小,溪上青青草。醉裡吳音相媚好,白髮誰家翁媼?
大兒鋤豆溪東,中兒正織雞籠。最喜小兒亡賴,溪頭臥剝蓮蓬。
這詞中的三個兒子,很可能就是辛棄疾的孩子。
寫這首詞的時候,辛棄疾的大兒子辛稹應該是二十大幾歲,二兒子辛秬出生於1159年,此時二十三歲。三兒子辛㔶此時大約六歲。四兒子辛稏剛剛出生。
大兒子二兒子都二十幾歲,鋤豆子,織雞籠這種活應該是剛好合適。而三兒子六歲,活肯定幹不了,所以只能臥剝蓮蓬了。小兒子這時候還在吃奶,所以沒有小兒子的場景也很正常。
當然也有人認為《清平樂》中三個兒子並不是指辛棄疾的孩子,畢竟辛棄疾的經濟條件是不需要靠孩子種地去維持生計的。但他們去做一些力所能及的農活也是很有可能的。那句“最喜小兒亡賴”,簡直就是辛棄疾情不自禁的父愛流露。

橫刀立馬的辛棄疾,居然也有溫情的一面?


其實在辛棄疾眾多的兒女中,辛棄疾最偏愛的就是三兒子辛㔶。首先,辛㔶與二哥年齡上差了16年,辛棄疾此時中年得子當然十分寵愛他。另外,辛棄疾的前兩個兒子都是原配趙夫人所生,但是趙夫人在追隨辛棄疾南歸後不久就過世了。辛棄疾於是續娶了範夫人,辛㔶是他們第一個兒子。最後一個原因,辛㔶十分聰慧,但是體弱多病,辛棄疾甚至給這個體弱多病的孩子取了個乳名叫“鐵柱”,希望這個小名可以讓兒子身體硬朗,併為鐵柱寫了另一首《清平樂》詞:
靈皇醮罷。福祿都來也。試引鵷雛花樹下。斷了驚驚怕怕。
從今日日聰明。更宜潭妹嵩兄。看取辛家鐵柱,無災無難公卿。
……
當我們想起辛棄疾的時候,往往想到的是一個鐵骨錚錚的硬漢形象,一個橫刀立馬的將軍,一個壯志未酬的愛國詩人……
但是他也有溫情的一面。從他的詞中,從他的號“稼軒”中,以及他兒子的名字中,我們都不難看出辛棄疾的田園情懷。

橫刀立馬的辛棄疾,居然也有溫情的一面?


南宋愛國詩人謝枋得在《宋辛稼軒先生墓記》中這樣評價辛棄疾:

以此比來,忠義第一人,生不得行其志,沒無一人明其心。全軀保妻子之臣,乘時抵瞞之輩,乃苟富貴者,資天下之疑,此朝廷一大過,天地間一大冤,志士仁人所深悲至痛也。公精忠大義,不在張忠獻、嶽武穆下。一少年書生,不忘本朝,痛二聖之不歸,閔八陵之不祀,哀中原子民之不行王化,結豪傑,志斬虜馘,挈中原還君父,公之志亦大矣。耿京死,公家比者無位,猶能擒張安國,歸之京師,有人心天理者,聞此事莫不流涕。使公生於藝祖、太宗時,必旬日取宰相。入仕五十年,在朝不過老從官,在外不過江南一連帥。公沒,西北忠義始絕望,大讎必不復,大恥必不雪,國勢遠在東晉下。五十年為宰相者,皆不明君臣之大義,無責焉耳。


說了這麼一大套,今天的重點來了:
辛稹[zhěn]
辛秬[jù]
辛㔶[gòng]
辛稏[y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