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生之桃黃桃,以香、脆、甜而聞名於世!黃桃病蟲害綠色防控技術

1 黃桃

黃肉桃,肉厚色黃,俗稱黃桃,屬於桃類的一種,多種植於丘陵山區。

1.1主要病害

1.1.1果實病害 褐腐病、炭疽病、瘡痂病。

1.1.2葉片病害 縮葉病、細菌性穿孔病、褐腐病、炭疽病、瘡痂病。

1.1.3枝幹病害 流膠病、褐腐病、炭疽病、瘡痂病。

1.2主要害

1.2.1果實害蟲 桃蛀螟、梨小食心蟲、桃小食心蟲、茶翅蝽、吸果夜蛾。

1.2.2葉片害蟲 桃潛葉蛾、桃蚜、山楂葉蟎。

1.2.3枝幹害蟲 桑白蚧、桃紅頸天牛、梨小食心蟲。

2 綠色防控

農作物病蟲害綠色防控是指以確保農業生產、農產品質量和農業生態環境安全為目標,以減少化學農藥使用為目的,採用農業防治、生態調控、生物防治、理化誘控和科學用藥等環境友好、生態兼容型技術和方法,控制病蟲害發生危害的植物保護措施。

3 防控策略

樹立“綠色植保”理念,遵照“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植保方針,以農業防治、生態調控、生物防治、理化誘控和科學用藥等綠色防控技術防治黃桃病蟲害,嚴格遵守農藥安全間隔期,保障產品農藥殘留量符合無公害水果標準。

養生之桃黃桃,以香、脆、甜而聞名於世!黃桃病蟲害綠色防控技術


4 綠色防控技術

養生之桃黃桃,以香、脆、甜而聞名於世!黃桃病蟲害綠色防控技術


養生之桃黃桃,以香、脆、甜而聞名於世!黃桃病蟲害綠色防控技術


根據黃桃病蟲害歷年發生情況,科學制定防控技術方案,選擇適合當地桃園的綠色防控技術開展病蟲害綠色防控。

4.1 農業防治

4.1.1 品種選擇 選擇抗病蟲、適合市場需求的優良品種。

4.1.2 土壤管理 在冬、春季節及時清園鬆土培肥,增施有機肥或複合肥,保持土壤疏鬆,以利根系生長。適當施用石灰或過磷酸鈣改良酸性土壤。地下水位高的桃園要注意開溝排水。冬季及時深翻樹盤土壤,翻耕深度在20~30cm。

4.1.3 112Be

4.1.4生長季修剪

通過抹芽抹梢、摘心、扭梢、疏枝等措施,保持桃園良好通風透光。

4.1.4.1 抹芽抹梢:落花期~幼果期(一般3月下旬~4月中旬),新枝生長時進行,主要抹除直立枝、下垂枝、密生枝和病蟲枝。

4.1.4.2 摘心:幼果期(一般5月中旬~6月上旬),對旺梢摘心,減緩生長,促進成熟。

4.1.4.3 扭梢:新梢長到30釐米左右尚未木質化時,把直立的徒長枝扭轉180度,使向上生長扭轉為向下。

4.1.4.4 疏枝:套袋前(一般4月中旬~5月中旬),疏除的對象包括競爭枝、纖弱枝、下垂枝、徒長枝、密生枝。

4.1.5 病蟲果處理 : 及時清理僵果,清掃落葉落果。結合疏果定果,在幼蟲脫果前,摘除蟲果,集中無害化銷燬。

4.2 生態調控

4.2.1 生態調控 在桃樹行間種植綠肥、三葉草、花生、大豆等蜜源作物,提高桃園生物多樣性,改善桃園生態環境。桃園及附近不栽梨樹、李樹、杏樹、十字花科蔬菜等作物,防止桃蛀螟、梨小食心蟲、桃蚜等害蟲轉主為害。

4.2.2 科學控草 提倡生草栽培,以機械割草控制園內草類生長,儘量不施用除草劑。保持果園土表草類高度在20~30cm之間,創造適宜天敵棲息的環境。

4.3 理化誘控

4.3.1 燈光誘殺 選用太陽能風吸式殺蟲燈誘殺桃蛀螟、吸果夜蛾、銅綠金龜等害蟲。每25畝設置一盞殺蟲燈,呈“井”字形佈局。殺蟲燈管高出樹冠30釐米。每年3月底至10月底開燈誘殺。

4.3.2 黃板誘殺 每年3月底~6月底,每株桃樹懸掛1張20*25cm黃板,置於樹冠內,誘殺桃蚜、粉蝨等小型害蟲。

4.3.3 糖酒醋液誘殺 糖酒醋液(按酒:水:糖:醋:敵百蟲=1:16:1:4:1比例配製)每畝放置5~8盆糖酒醋液,每盆糖酒醋液1kg,誘殺梨小食心蟲、桃蛀螟、吸果夜蛾等害蟲成蟲。一般從6月下旬開始安置,及時清除誘殺的害蟲,10~15天更換一次糖酒醋液,直到黃桃採摘後結束。

4.3.4果實套袋 果實生理落果後,對果實進行套袋,隔絕果實病蟲害。

4.3.5 覆蓋表土 在桃樹開花前或成蟲羽化出土前,用塑料薄膜或窗紗類網狀物在樹盤內覆蓋地面,並將覆蓋物邊緣用土壓實,阻擋桃蛀螟、桃小食心蟲、梨小食心蟲等害蟲羽化出土。

4.4 生物防治

4.4.1 天敵控害 通過生草栽培、樹盤覆蓋等措施,創造適宜天敵的棲息環境,人工助遷天敵,控制害蟲。

4月下旬~5月上旬,每畝釋放煙蚜繭蜂2500頭以上防控蚜蟲。桃蛀螟產卵盛期,每畝釋放3萬頭螟黃赤眼蜂防治。

4.4.2 性信息素防控

採用性信息素誘殺成蟲。主害代成蟲羽化始期,每種害蟲每畝放置4個誘捕器。誘捕器懸掛於陰面通風處的樹幹上,懸掛高度約在樹冠中下部。放置時間:桃蛀螟4月底~6月中旬,桃小食心蟲5月下旬~7月,梨小食心蟲4月中旬~7月,桃潛葉蛾6月中旬~11月上旬,茶翅蝽4月~8月,30天左右更換1次誘芯。梨小食心蟲可採用迷向散發器干擾成蟲交配,於4月底~8月底,每畝佈置35~40根迷向散發器。

4.4.3 生物農藥防控 選用春雷黴素、多粘類芽孢桿菌、蘇雲金桿菌、綠僵菌、苦參鹼等生物農藥防治桃樹病蟲害。

4.5 科學用藥(化學防治)

選擇礦物農藥、高效低毒低殘留農藥,科學輪換使用農藥。防治病害掌握在達防治指標的發病初期,防治害蟲掌握在達防治指標的低齡幼蟲期。嚴格遵守農藥安全間隔期。推行黃桃病蟲害專業化統防統治,做到統一測報、統一開方配藥、統一供藥、統一防治時間。

5 規範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對於本規程的應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僅所注日期的版本適用於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單)適用於本文件。

NY5113 無公害食品桃產地環境條件

DB37/T 2924~2017 水果生產培育技術規程 桃

NY5112~2002無公害食品桃標

NY/T 1276-2007 農藥安全使用規範總則

GB/T8321.1~8321.10 農藥合理使用準則(一~十)

GB 2763~2016 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NY/T393~2013 綠色食品農藥使用準則

GB/T 17997-2008 農藥噴霧機(器)田間操作規程及噴灑質量評定

編寫單位:湖南省植保植檢站、炎陵縣農業局。

編寫人員:夏永華、陳越華、李耀明、陳建偉、周意全、段驍。


附錄

附錄A黃桃主要病蟲害防治指標和防治適期

病蟲害名稱 防治指標和防治適期

桃蛀螟 有卵果率1.5%以上成蟲盛發高峰後7~10天幼蟲初孵期。

桃小食心蟲 卵果率1%以上,成蟲盛發高峰後7~10天幼蟲初孵期。

梨小食心蟲 卵果率1%以上,成蟲盛發高峰後5~7天幼蟲初孵期。

茶翅蝽 成蟲羽化始期誘殺。

吸果夜蛾 果實膨大期防治低齡幼蟲。

桃潛葉蛾 於第一代和第二代成蟲羽化始期誘殺。

蚜蟲 新梢有蚜率達25%以上。

山楂葉蟎 春季每葉3~4頭(有蟎葉率65%),夏秋季每葉5~7頭(有蟎葉率85%)。

桑白蚧 若蟲初孵期,一般為4月底~5月初。

桃紅頸天牛

成蟲羽化前塗白樹幹。

褐腐病 萌芽前5~7天、謝花2/3、採收前30天各施藥1次。如遇適宜發病天氣,每隔10~15天需施藥,直到套袋。

縮葉病 萌芽前鱗片鬆動、謝花2/3各施藥1次。如遇適宜發病天氣,每隔10~15天 需施藥,直到套袋。

炭疽病 萌芽前鱗片鬆動、謝花2/3、幼果期各施藥1次。

瘡痂病 萌芽前鱗片鬆動、謝花2/3、幼果期各施藥1次。

細菌性穿孔病 新梢葉病率3.5%以上,一般為5月上中旬和8月中旬。

流膠病 5%以上病株,刮除病斑後塗抹或噴藥。

附錄B

生物農藥、礦物農藥、高效低毒農藥防治黃桃病蟲害使用技術一覽表


養生之桃黃桃,以香、脆、甜而聞名於世!黃桃病蟲害綠色防控技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