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江縣焦家河村黨支部書記、省優秀河長何強:守護巴河源頭碧水

日前,省總河長辦公室對一批河長制湖長制工作成績突出的優秀河長、巡河員、先進工作者和先進集體進行通報表揚。南江縣光霧山鎮焦家河村黨支部書記何強被表彰為優秀河長。

在南江縣光霧山鎮街道附近,今年46歲的何強每週至少會去兩三次河道里,一邊查看是否有垃圾或者汙水,一邊和其他巡河員交流巡河情況。自擔任河長以來,何強立即組建村級河長制工作領導小組,分解落實了職責任務,組織帶領全村黨員幹部和群眾全面參與,紮實開展河道管理工作,為保護光霧山的生態環境作出了貢獻。

何強和同事需要管理的河段約5公里,該河段是桃源景區的核心區域,常住人口在1000人左右,加之平時的遊客,工作難度可想而知。

何強結合焦家河流域實際情況,制訂《焦家河村“河長制”管理制度》,明確了管理目標、管理標準、職責分工和考核要求,使河道管護做到有章可循;修訂完善河道保潔、工程管理等管理制度;對轄區河流分區域網格化進行管理,劃分責任區域,明確到人。經過精心管護,焦家河河面無漂浮物,無阻水障礙物,河坡石駁擋土牆無雜草,無垃圾;河道管理範圍內無耕翻種植,無違章搭建,無亂堆亂放,無亂倒亂扔,無藤蔓牽遊;河道內無未達標的汙水、廢水排放;河道出水口流水暢通,河道工程設施無損壞。

何強意識到,要想真正保護好母親河,必須樹立環保意識。他積極採取多種形式進行宣傳引導,群眾的環保意識有了明顯提高。

為發揮一名共產黨員先鋒模範作用,何強每週至少巡查兩次,拿著長鉤和編織袋,見到垃圾就清理,一個來回要2個小時。以前村民習慣把垃圾倒在橋底河道邊,他就在橋頭設立了垃圾桶,慢慢地,村民們亂扔亂倒垃圾的習慣逐漸得到改變。

如今,穿鎮而過的焦家河變得清冽,奔流不息的向下遊流去,以前不常見的洋魚現在成群結隊的在河裡游來游去。(記者嚴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