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洲強震,等級從6.3級下調到6級,無海嘯,2020年地球不正常?

作者:文/虞子期

2020年以來,關於地球的一個變化我相信不少人都看到了,很多人都說我們今年可能是多災多難的一年,但是從近幾個月的情況來看,地球的一個變化大多數都是關於氣候方面的,所以說氣候對地球的影響很大。

同時很多人也看到了火山噴發,地震等相關事情,確實在地震方面短時間可能較為活躍,在北京時間4月16日16點04分,全球確實再次出現了一個強震,位於洪都拉斯北部海域,最初美國地質勘探局顯示沒6.3級,震源深度33千米,最後等級下調了6級,幸運的是這次沒有引發海嘯預警的產生。

中美洲強震,等級從6.3級下調到6級,無海嘯,2020年地球不正常?

我國在這個時段的一個監測數據是顯示在加勒比海,等級大小為5.8級,震源深度30公里,所以存在一定差異,大家參考下即可,暫時也沒有看到該地震產生的一個影響。

不過從強度來看,確實在4月也算是比較罕見的,就算是按照我國的標準等級記錄來看,總計也就兩次6級以上地震,分別為美國愛達荷州6.6級強震,中印度洋海嶺的6.1級強震,所以不多,相對於前三個月確實少了很多,這也說明了我們地球並沒有不穩定,算是一個正常的模式,這就是中美洲地區的一個6級強震,從最初的6.3級下調到6級。

中美洲強震,等級從6.3級下調到6級,無海嘯,2020年地球不正常?

那我們來看看如今的一個地震情況,依照我國的一個地震監測網數據來看,2020年以來總計是發生了22次6級(包括6級以上)地震。其中有3次7級(包括7級以上)地震,最強的還是位於古巴南部海域的7.7級大地震,不過還好,這次較大地震的影響都不大,所以說算是比較幸運的。

中美洲強震,等級從6.3級下調到6級,無海嘯,2020年地球不正常?

這就是一個基本的數據情況,而在4月以來,全球出現5級(包括5級以上)地震總計為18次,去掉6.1級和6.6級強震,也就是5級到5.9級範圍內的地震為16次,對比下時間來說,相當於是每天都有一次這個範圍內的地震,當然這是我國的一個記錄數據參考下。

中美洲強震,等級從6.3級下調到6級,無海嘯,2020年地球不正常?

地震的發生原因我們也是經常說的,那就是因為板塊運動或者斷層帶滑動的地震比較多,這算是一個自然狀態下的地震,而除此之外,還有一種地震比較常見,那就是“人工地震”。人工地震是由人為活動引起的地震。

如工業爆破造成的振動,機械撞擊,氣爆震源,電能震源和大型水庫等。在深井中進行高壓注水以及大水庫蓄水後增加了地殼的壓力,有時也會誘發地震。這就是一個基本的情況,人工地震一般不會造成損害,並且產生的強度也不大,所以說大家不用過於擔心,但是這種情況確實在全球是存在的。

中美洲強震,等級從6.3級下調到6級,無海嘯,2020年地球不正常?

所以說,地震的主要因素是板塊運動或者斷層帶滑動導致的,但是也因為這種因素,可能導致了我們在地球預測方面是無法達到精確要求的,也就是說我們地球是無法進行預測的,因為屬於“活動性”的。

中美洲強震,等級從6.3級下調到6級,無海嘯,2020年地球不正常?

如今雖然我們看到了不少關於板塊運動的地震情況,但是整體上來說,也只能作為參考,這種概率說明也是通過分析或者推論得出,不具有一定的預測價值,百分比模式完全是在看情況,所以說參考。同時對於地震魚,地震雲,生物異常活動等情況,說與地震具有一定的關係,也是沒有科學依據的,大家就不要傳播。

中美洲強震,等級從6.3級下調到6級,無海嘯,2020年地球不正常?

如今地震預警在科學界是比較常見,地震預警算是一個比較有利的工具,因為它可以給地震受到影響的區域提前進行預警,那就是在地震波傳播到破壞區之前,給予一個快速的預警時間,這樣我們就可以根據時間來判斷,如何進行地震防禦,同時會減少很多的損失,所以說地震預警還是不錯的,當全球範圍實現秒級預警之後,我們所有人都可以感受到地震預警帶來的好處,這是值得發展的一個方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