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座我們牽掛的城市 武漢解封第一週。

在停擺77天后,武漢這座擁有1000多萬人口的城市啟封。

對於生活其間的人們,滾燙生活此前已經開始恢復。走出房間的人們走上街頭,過早、散步。在江邊,中年人躍入江水中游泳,年輕人隔著口罩接吻。


今天,讓我們看看解封一週的武漢。


1

啟封


4月8日零時,一溜排車輛在龔家嶺收費站前啟動,緩緩前行出了關,攝影師末末站在路邊記錄下這一瞬間。

那座我們牽掛的城市   武漢解封第一週。

4月8日零時,解封前,龔家嶺收費站前前長長的車隊。圖/末末


在末末的觀察中,4月8日僅是武漢甦醒過程中,最為外人知的一個時間座標而已。在這天之前,沉睡的武漢內部已逐漸鬆動、甦醒。


3月25日,公交線路開始恢復運營;3月26日,武漢最後一個大型康復病人隔離點隔離人員可以回家;3月28日,武漢地鐵恢復運營,接著過江隧道開放。3月30日,大型的商場、商區都相繼開放,武漢國際廣場、漢街等營業,人們可以出行買東西;4月8日,武漢出城通道恢復……

那座我們牽掛的城市   武漢解封第一週。

4月8日,武漢站,旅客們掃綠碼通行。圖/末末


留在武漢的50多天裡,末末摁下過1萬多次快門,記錄著這座城市緩慢甦醒的每一步。


3月28日,地鐵恢復運營第一天,他去搭乘地鐵,人比他想象中得要多:一節車廂坐了7、8個人,人們的防護措施依舊嚴謹,個別人穿著防護服、戴著塑料面屏或護目鏡,沒有防護服的,就穿一身雨衣。


末末認為這些乘坐地鐵的人大多不是為了感受武漢甦醒,更可能是趕往緊要的目的地——比如去上班。自3月底逐步解除交通管制以來,武漢市內社區還沒有完全解封,路邊許多圍欄、關卡還沒有撤掉,但持有社區開的健康證明和公司開的復工證明的人可以掃碼進出社區,當然,進出時間和次數有所限制。


3月底,武漢火車站開門迎客。幾乎每個人都在打電話,隔著欄杆往前伸頭、招手對親友喊著“在這裡”。


從閘口湧出站口的人們則明顯對這座城市依舊持有戒心。不少人穿著防護服、步伐謹慎。看到接站的親友,他們急速衝上去,但也少見擁抱。

那座我們牽掛的城市   武漢解封第一週。

4月8日,武漢站,離漢的旅客們。圖/末末


在武漢,由於工作原因,末末時常在當地醫院裡待著,常要直面生死,他難得有能鬆弛下來的時刻。


3月來了,末末曾去尋覓武漢春天的植物。疫情蔓延、城市空蕩的日子裡,可供食用的薺菜、野豌豆無人問津,正值生長期的植物們在馬路綠化帶、江岸邊野蠻生長。春江水暖,有中年人躍入江中游泳。人們在江邊採野菜、聊天、一些年輕人隔著口罩接吻。這是能讓人感受到生機的時刻。

那座我們牽掛的城市   武漢解封第一週。

3月31日,武漢漢口江灘,市民在鍛鍊。圖/末末

那座我們牽掛的城市   武漢解封第一週。

4月4日,武漢漢口江灘,市民在散步。圖/末末


3月上旬,武漢東湖櫻園免費為援鄂醫療隊和湖北當地在一線的醫護人員開啟賞櫻通道。隨著方艙醫院的陸續休艙,忙碌了兩個月的醫護人員們迎來一個喘息的時刻。在東湖櫻園,末末看到穿著護士服的人賞櫻、野餐、拍照,一些女孩穿著粉色的漢服在櫻花樹下自拍。

天氣晴好,櫻花盛放後飄落,陽光落在坐在草地上的人身上。那是武漢最好的季節。


欣賞著春天,末末有時會感受到一種負罪感。這個春天永遠留住了許多人,置身於春天之中,末末也常常想起他們。還會有下一個春天,但有些人永遠看不到了,末末說:“不忘記,就是最好的祭奠。”

那座我們牽掛的城市   武漢解封第一週。

3月9日,武漢同濟醫院光谷院區,醫生查房。圖/末末


2

甦醒


4月8日一早,武漢外賣員老計在手機上看完了一場電競比賽。武漢的復甦,在他的觀察中是一個緩慢的過程,沒有很具象化的節點。“解封”這天對他來說,和過去的許多天一樣,是無比普通的一天。


老計來自湖北丹江口市,他在武漢讀大學,後去南方工作,去年7月回到武漢,開始做兼職外賣騎手,今年春節本就不打算回家過年。封城的70余天裡,因為工作原因,他見證了武漢城中許多眼淚和愛意。


封城後,武漢人多在家中自我隔離,老計和武漢的其他外賣騎手如毛細血管中穿行送氧的紅細胞,他們穿行在藥店、超市和各個社區,幫武漢嫂子們搶菜,幫病人送購買緩解呼吸道疾病的藥物,替寵物主人們餵食留在武漢的貓貓狗狗,也給在醫院和隔離酒店的醫護人員送飯。


疫情相對膠著的1月底和2月,下單的人們最關心藥、菜、口罩等。後來,隨著疫情勢頭逐步放緩,開始有人詢問外賣員:是否買得到肉和魚;商場、麵包房、火鍋、開沒開;周黑鴨開沒開?


3月中下旬,看到,路上的人、車越來越多,有脾氣火爆的武漢人開始在街頭吵架。3月底,星巴克、麥當勞、周黑鴨、早點鋪漸次都開了 。鮮少有人再找老計買菜買藥,他的外賣訂單恢復到封城前,外賣取餐訂單佔去絕大多數。

那座我們牽掛的城市   武漢解封第一週。

4月4日,一家小吃店門前 ,顧客摘下口罩大塊朵頤。圖/老計


4月5日,老計路過岳家嘴一家寫字樓,發現工人正在清洗樓標,他猜測寫字樓也要開啟,裡面的人們在逐步復工。4月6日,清明假期的最後一天,他在沙湖公園看到一家人草地上,孩子在嬉鬧。

那座我們牽掛的城市   武漢解封第一週。

4月6日,沙湖公園,春遊的市民。圖/老計


4月8日下午4點,老計經過徐東大街附近一座天橋,拍下了一張照片,而後,他坐在天橋上,哭了。2月17日,武漢封城期間,他也曾在這裡拍照,當時馬路上只有寥寥幾輛車駛過。


老計說:這天,是我很多年來唯一一次掉眼淚。

那座我們牽掛的城市   武漢解封第一週。

4月8日解封當天,徐東大街,馬路上的車流。圖/老計


3

記憶


江邊來了跳舞的人們。4月8日晚,武漢解封第一天的尾巴,記者潘俊文的同事在武漢長江大橋下錄下一則視頻——一對跳舞的武漢嫂子,戴著手套的手相互拉著,戴著口罩,露出互相注視的雙目,跟著快節奏的音樂小跳著起舞。間或有騎自行車的人路過她們,還有些人在旁圍觀,躍躍欲試。


潘俊文說,這是解封以來,他在武漢見過最受衝擊的場景之一,這種衝擊力,燈光秀給不出、航拍視頻也不可及。


在江城武漢,輪渡是一種重要的交通方式。4月8日,武漢輪渡復航,潘俊文特意去乘了一次輪渡,這班輪渡自武漢關駛向中華路,票價一元五角。

那座我們牽掛的城市   武漢解封第一週。

4月8日,乘客在在輪渡上凝視江水。圖/潘俊文

那座我們牽掛的城市   武漢解封第一週。

4月8日,一名工人騎著電動車登上輪渡,後座上掛著一個粉刷桶。如果騎車上大橋會繞遠路,乘輪渡速度快且便宜。圖/潘俊文

那座我們牽掛的城市   武漢解封第一週。

4月8日,一名乘客防護周全,出現在輪渡上。圖/潘俊文


自1月底被報社派去湖北採訪,潘俊文在湖北停留了72天。他先去了黃岡、鄂州,之後進了武漢。他跑過多家定點醫院,後來也去過雷神山、火神山、方艙醫院,在那裡,潘俊文見證了疫情最焦灼的階段,見過ICU裡危重症病人渾身青紫、插著管完全不能動的場面。


離開武漢的前幾天,潘俊文回訪了一位失去丈夫的女士。兩個小時的聊天中,女人哭訴著丈夫彌留之際的記憶:她花高價買了兩套防護服,在病房中看著丈夫搶救失敗,醫護人員用床單包裹了男人所有的遺物後消毒。


最後,她的丈夫像“一團病毒”一樣,被醫護人員抬進殯儀車——那裡還躺著其他逝者,醫護人員用擋板隔在一名逝者上面,將她丈夫放在上面。女人說,那一刻她感到慶幸,如果丈夫被抬得早一些,就要被壓在下面了。


她的丈夫40多歲,正當壯年。疫情爆發前,這對夫婦籌了50多萬元,準備盤下一家店面做生意。


一些人永遠留在這個春天,而走過這個春天的人們,還要花更長時間,找回內心世界的秩序。

那座我們牽掛的城市   武漢解封第一週。

那座我們牽掛的城市   武漢解封第一週。

那座我們牽掛的城市   武漢解封第一週。


3月16日,東湖,相擁而坐的人們(往右滑查看更多圖片)。圖/潘俊文


春天和祝福,都是為了慰藉活著的人們。在潘俊文的鏡頭下,人們以自己的方式紀念著逝者。

那座我們牽掛的城市   武漢解封第一週。

4月4日上午9點10分,武漢江灘。圖/潘俊文


在武漢,人們的關係前所未有地拉近。


老計在送餐過程中發現顧客比之前更耐心。疫情期間,善良成為一種本能選擇。末末遇到過一位95後志願者,她拿出自己微薄的積蓄給醫護人員買奶茶、衛生巾、零食。她購買一切能買到的、覺得醫護人員需要的物品,因為不知道對方需要什麼,但又覺得不論如何得做點什麼。


一些蛛絲馬跡顯示,醫患關係在武漢有所破冰。一名護士說她從未發現醫患關係能像現在這麼平靜,以前她常和病人吵架,現在雙方相敬如賓。


一名雷神山的保潔員告訴潘俊文:她曾是一名護士。去年醫患關係劍撥弩張之時,她選擇離開了醫院,準備去做服裝生意。


疫情爆發後,因為自己有多年護士經驗,她自發應聘去雷神山做保潔,在雷神山醫院待了兩個多月,病人對醫生表現出的理解和尊重,讓她開始重新考慮重返醫療行業。


那座我們牽掛的城市   武漢解封第一週。

那座我們牽掛的城市   武漢解封第一週。

3月19日,武漢大學,人們在賞櫻(往右滑查看更多圖片)。圖/潘俊文


4

重建著日常秩序的武漢人


文吉是土生土長的武漢人。去年,她從醫院辭職,轉行做獨立攝影師。疫情初期,她在差不多二十幾個志願者群裡,幫助醫院和社區聯繫捐贈物資、核查捐贈信息,每天幾乎都要忙到凌晨2點。


3月上旬,群裡的求助信息漸漸少了。前同事的朋友圈裡,她能感受到醫護人員們逐漸變得從容,一些醫護人員曬出自己在隔離酒店製作的快手菜。


文吉仍舊不敢大意,2月17日開始再未出過小區門,靠在社區業主群團購十元愛心菜和網購維持一家人的日常生活。


那座我們牽掛的城市   武漢解封第一週。

那座我們牽掛的城市   武漢解封第一週。

4月1日,封城第70天,文吉在業主群團購的十元愛心菜到了,根據微信群叫號,各家依次下樓領菜。一位母親正在給兒子戴好口罩(往右滑查看更多圖片)。圖/文吉


4月8日零點,文吉在網上觀看了武漢解封的直播,直播頁面顯示,當時有9999.9萬人在線觀看這場直播。緊接著,相關視頻在文吉的朋友圈刷屏。


剛剛封城的時候,文吉曾出去拍了一組照片。武漢街道空空蕩蕩,她當時就決定,等武漢解封的那天,要再拍一組武漢街道重啟的樣子。


4月8日當天,在漢口和漢陽,文吉開車去了許多武漢的標誌性建築,沿路拍下了照片和視頻。編輯視頻的時候,結尾她配文:活著真好!

4月8日,解封第一天 ,文吉開車出去拍攝城市重啟後的樣子。製作/文吉


春意濃濃,路邊的樹都長出來綠葉,行人漸多,腳步不似疫情嚴重時般匆忙。街邊越來越多商店恢復營業,一切都在慢慢恢復原狀。

那座我們牽掛的城市   武漢解封第一週。

4月8日,武漢街頭。圖/文吉


4月10日,文吉又一次出去拍照。


經過家附近的火柴廠宿舍。樹下,剃頭師傅在給一位老人理髮,他的學徒坐在一邊長椅上,在這方小小的樹蔭下,一切如昨。這是1個多月後,文吉第一次特地路過這裡。就在2月初,這個小區通報有老人感染新冠肺炎去世,文吉都會繞開這條路走。

那座我們牽掛的城市   武漢解封第一週。

4月10日,武漢火柴廠宿舍,一位師傅正在給居民理髮。圖/文吉

那座我們牽掛的城市   武漢解封第一週。

4月10日, 老人們坐在樹下交談。圖/文吉


隨著市內復工復產,一些圍擋已經被拆除,豁開的口子裡,文吉看到被共享單車和圍擋堵住的道路還沒有完全被疏通。武漢封城後,市內住宅區實行封閉化管理,臨街商鋪豎立了圍擋。人們在圍擋上劃開口子,方便外賣員和商鋪店主遞貨。

那座我們牽掛的城市   武漢解封第一週。

未被完全拆除的圍擋。圖/文吉

那座我們牽掛的城市   武漢解封第一週。

小區外,一位賣麵條、粉絲等半成品的攤販,正在將商品遞給顧客。圖/文吉

郵政儲蓄銀行恢復營業。一些中老年人在排隊等待叫號,等待領取養老金。在當地,養老金是郵政儲蓄銀行發放到老人們的銀行卡上。

那座我們牽掛的城市   武漢解封第一週。

人們在排隊等待銀行叫號。圖/文吉


武漢人習慣在外面吃早飯,有時還邊走邊吃,這被叫做“過早”。仁壽路的這條美食街幾乎都是賣早點的。文吉抵達這裡已經是中午,依舊有人排隊買小吃,人和人之間自動隔開1米距離。

那座我們牽掛的城市   武漢解封第一週。

仁壽街,一名中年男子摘下口罩,在街邊邊走邊吃。圖/文吉


4月12日,晴,武漢人迎來解封后的第一個週末。文吉開車去超市的路上,看到不少商鋪開張了。商場裡,人們戴著口罩來回走著。時隔55天后,她重新來到超市,貨架上商品齊全,生鮮碼放整齊,人們有序地排隊付款。


這一切,讓文吉確信,一度停擺的日常生活正在慢慢重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