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阳赫山:高标准农田建设为春耕生产提质增效

益阳赫山:高标准农田建设为春耕生产提质增效

赫山高标准农田鸟瞰。

红网时刻益阳4月17日讯(通讯员 李琳)谷雨将至,益阳市赫山区的早稻播种、插秧已近尾声。2019年,赫山共建设高标准农田5.2万亩,尽管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项目复工延迟了近1个月,但主体工程仍保质保量在3月底全部完工,目前仅剩部分配套诱蛾灯安装工作和绿化工作还在继续,预计4月底可全面完工,赫山区农田建设服务中心的高明光介绍道。

近年来,赫山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建立了“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相关部门配合抓,区、乡、村干部层层抓”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以高标准农田建设为抓手,结合粮食生产、产业发展、脱贫攻坚、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等民生工程,项目区均成为了具有鲜明特色的现代农业改革发展示范样板区。

在欧江岔镇八甲岭村,益阳市万亩粮仓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法人代表陈艳飞高兴地说:“过去,我们村近6000亩农田由于设施不全、灌排不畅,加之南方夏季,通常久雨后便是高温干旱,极易旱涝受灾,农作物产量很低,种植早稻效益不佳。通过2019年的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如今村里路、桥、渠、闸等农业基础设施配套齐全,小丘块农田都整合变大,便于农业机械作业,我去年只流转承包了1000亩农田,今年流转承包了3000亩,全部种植双季稻,我有信心亩产可以翻番!”

在建设中,所有项目区坚持“集中连片、规模开发、因地制宜、统一规划”的原则,实行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全部统一开挖渠沟、统一修整道路、统一平整土地、统一划分地块、统一植树造林,从根本上解决了土地高低不平、排水不畅、条块杂乱、灌排设施不配套等问题,中低产田实现旱涝保收、高产稳产,保障了粮食安全、实现了“藏粮于地”。近年来,全区土地流转面积逐年上升,2019年年底流转耕地超过40万亩,有效促进了小农户分散经营向新型经营主体适度规模经营转变。

自2011年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以来,赫山区已完成高标准农田建设36.87万亩,其中包括高效节水灌溉面积0.78万亩。项目区均实现粮食产能显著增加,防灾能力显著提高,产业结构显著优化,生态环境显著改善。耕地亩均增产10%—15%,农业生产成本降低15%,地力水平提升至少一个等级,亩均增收200元,人均增收超过1000元。如今,走在赫山的乡间,几乎处处都能看到“田成方、林成网、路相通、沟相连、旱能浇、涝能排”的农田新格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