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緝,穿越時空!市生態環境局“漫”說臭氧汙染

欄目:新聞

環境執法人員“穿越”到古代啦!他們身穿紅色棉甲,佩戴繡春刀,變身錦衣衛,與臭氧汙染鬥智鬥勇……

為了勵更多市民主動將保衛藍天、低碳減排融入到生活中,市生態環境局推出“生態萌漫——臭氣通緝令”,把臭氧汙染科普內容“軟化”為18格漫畫,傳遞到市民手中。



據市生態環境局介紹,第一季度全市大氣環境質量總體持續改善,空氣質量綜合指數比去年同期下降28.7%,改善幅度全省最大;主要汙染指標PM2.5、PM10濃度同比下降幅度均為全省最大,NO2濃度同比下降幅度位居全省第二;但與此同時,臭氧濃度不降反升,比去年同期升高5.4%,2月22日和4月9日中山出現兩天超標日,超標指標也是臭氧。目前臭氧治理方面壓力很大,主要成因是我市機動車保有量增長迅猛、交通堵塞導致尾氣排放上升;其次是我市能源消耗總量仍在高位運行,傢俱、印刷、五金加工、房地產等行業發展蓬勃,使用大量塗料、油墨,VOCs排放居高不下。

市生態環境局大氣科工作人員陳子林介紹,臭氧主要是由氮氧化物(NOx,主要來源石化燃料燃燒,如汽車尾氣)、揮發性有機物(VOCs,主要來源天拿水等溶劑,如油漆、油墨),又稱“臭氧前體物”,再由日光提供能量,發生大氣光化反應生成。臭氧可應用於消毒殺菌、臨床治療;但人若長時間直接接觸高濃度臭氧會出現疲乏、咳嗽、噁心頭痛等症狀; 期望通過漫畫,廣大市民能認識到臭氧汙染的危害,並主動在生產、生活中減少臭氧排汙,共同緝拿大氣“元兇”,守護中山藍天。

◆中山日報報業集團新媒體中心
◆文+/記者 唐益 通訊員 肖歡歡
◆圖/由市生態環境局提供
◆編輯:袁鳳雲 
◆二審:張鵬
◆三審:魏禮軍
◆素材來源:中山日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