泗縣:中醫院第二梯隊戰士“出艙記”

有人說,哪有什麼白衣天使,不過是一群普通人,穿上戰袍,擋在了其他人的前面。他們也會恐懼,他們也會疲憊,卻是因為一腔熱血,選擇戰“疫”到底。

泗縣中醫院作為新冠肺炎診療定點醫院,是抗擊疫情的主戰場和最前沿,在某種意義上說就是泗縣疫情救治的“方艙”醫院。自防疫保衛戰打響以來,該院全體醫務工作者紛紛請戰,請求到最危險的第一線。今天,是中醫院感染病區第二梯隊出艙的日子,回想在裡面工作18天的點點滴滴,他們說,患者康復和沒有疫情就是最好的交差,作為參與其中的一員,每個人心中都充盈著滿滿的成就感和感動。

該院感染病區作為收治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和高度疑似病例的場所,是直接和病毒扳手較量的戰場。作為負責人的祝成在精神上是時刻繃緊了弦。為患者制定診療方案、認真檢查每一位患者、時刻了解病人的病情動態,在每一個環節上都他都打起了十二分的精神。穿上密不透氣的防護服和笨重的隔離靴,還要戴上雙層手套、護目鏡和麵罩。一個班下來,每一個人的衣服都溼透了,臉上、鼻子上留下多道深深的壓痕,雙手的皮膚被手套勒得皺皺的,熬夜、84消毒液刺激加上紫外線燈的照射,下班後眼周及咽喉部疼痛不適等。對於這些在隔離病區工作的特殊性,祝成感同身受也特別心疼。“雖然面臨著重重困難,但是,我相信只要大家共同努力,共同堅持,我們一定會取得勝利!”他經常這樣給大家打氣。

泗縣:中醫院第二梯隊戰士“出艙記”

在這裡,大家相互鼓勁,氣氛一直都很和諧,看似都是輕裝上陣,可是,瞭解內情的人都知道,他們每一個人都是放下心中的那份最愛而負重前行。外科護士曹園作為一個“90後”媽媽,家中大寶4歲,二寶才2歲。在說服家人的同意後,她含淚將兩個娃娃交給婆婆照料,主動請戰。半個月沒有見到媽媽,孩子在視頻裡一句“媽媽我想你了!”總是讓她心中思緒翻騰。她說:“在家中,我是孩子的媽媽,在這裡,我就是患者的希望。”

骨傷科的護士蔣雲清特別珍惜這次能夠和其他同事共赴前線的機會,但是對於戀人,她的心中是充滿了愧疚,因為要參與患者的救治,她主動推遲了婚期。“她說,逆境的愛情更會讓人感到溫暖,他的一句‘等疫情結束,我們就結婚吧’,即使現在身在隔離病區,也可以感受到周圍的春暖花開。”

心血管內科的“95後”護士朱丹丹,作為第二梯隊中年齡最小的一個。她都沒有來得及和疼愛自己的父母告別就奔赴戰場。“我媽媽總是說我是長不大的小孩,這次他一定會為我感到驕傲的。”

在感染病區,做好消毒工作對於病情的救治和預防病毒擴散至關重要。作為護理部副總護士長,高名冊在做好病人日常護理工作的同時,還要承擔著科裡消毒殺菌。每天兩次穿上沉重的防護裝備進入隔離病區進行消殺工作,她每次都要好幾個小時。長期勞累導致腰椎及膝關節病痛的老毛病又犯了,但她依然咬牙堅持,恐怕被別的同事發現端倪。

泗縣:中醫院第二梯隊戰士“出艙記”

在參與新冠肺炎疫情救治的過程中,有個別患者對診療工作不理解不配合,抱怨說:“我也不難受,也不咳嗽,我根本就沒有病,你們把我隔離在這裡幹什麼?”針對這種情況,醫護人員就把把化驗單拿到他面前,給他解釋哪些指標有異常,用科學數據的解釋獲得病患的理解和配合。相反的,有些患者對疾病抱有極大的恐懼心理,個人情緒上特別低落。每到這個時候,參與護理的護士就會聯繫心理專家提供心理諮詢服務,並緊緊握住病患的的手,“我相信,隔著兩層手套的手他們雖然感受不到溫暖,但是可以體會到力量。”每一位患者,無一不被他們精湛的醫術所折服,無微不至的照顧所感動。

真正的勇敢,不是從不害怕,而是充分了解了困難和風險後,選擇繼續前行。當他們決定趕赴一線的那一刻,勢必會用盡全部力氣與病魔作鬥爭,向今日“出艙”的英雄致敬!(文/圖 單珊 祝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