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經》提醒:避除災禍,就看能不能守住自己這3點,好運自然來

人生的禍福,雖然不全由自己做主,也與時運有關,但很多禍患確實是由人自身的不當言行招致,所以古人常說一句話叫:“禍福無門,惟人自召”。

《易經》是中華民族最古老的一部經典著作,它廣大精微,包含宇宙萬象的一切道理,被稱為“大道之源” “群經之始”。

《易經》提醒:避除災禍,就看能不能守住自己這3點,好運自然來

《易經》提醒:避除災禍,就看能不能守住自己這3點,好運自然來

守住你的位,不做出位之事

《易經》中講:“無妄,元亨,利貞。其匪正有眚,不利有攸往。”這句話是提醒人們,要安守本分,不要去做超出自己能力範圍的事情,否則大禍必至。

所謂守本分,就是孔子說的:“不在其位,不謀其政。”也就是曾子說的:“君子思不出其位。”在哪個位置想哪個位置的事,知道自己該做什麼,不該做什麼,不越矩,就是守住你的位,就是守分。

《易經》提醒:避除災禍,就看能不能守住自己這3點,好運自然來

守住你的嘴,是你最好的修養

《易經》雲:“吉人之辭寡,躁人之辭眾。”這是讓我們要守住自己的嘴。有人在與別人相處時,誇誇其談,自認為似乎眼界很開闊,知識很淵博,積澱很豐厚,豈不知給人的感覺卻是輕薄、膚淺和狂妄。

好運只會降臨在言語少的人身上,因為他們的心靜得下來,心一靜下來就懂得審時度勢,察言觀色,所以話不多,但是話一出來就會讓人家覺得很能夠信任,所以他都在適當的時機才開口。

《易經》提醒:避除災禍,就看能不能守住自己這3點,好運自然來

守住你的心,讓自己變得強大

君子都是藏器於身,但安守本分,不漏鋒芒的人。要做到這點,靠的就是守住自己的心。

只要守住自己的心,以不變應萬變,不管環境如何變化,不管有什麼樣的風風雨雨,不受干擾,不受誘惑,沉著應對,就能不被外物所擾,不為外境所轉,既使身邊亂紛紛,也自能巋然不動。

《易經》提醒:避除災禍,就看能不能守住自己這3點,好運自然來

讀一讀易經幫你避除災禍

眾所周知,《易經》、《老子》、《莊子》作為中國古來的三玄之學,高深莫測,其中以易經最為爭議,是經典中的經典。

孔子說:“易經彌綸天地之道,”說起《易經》,《易經》產生於中國理性文明發端的商周時代,被當代國學界稱之為“華夏文明智慧的源頭”。

《易經》提醒:避除災禍,就看能不能守住自己這3點,好運自然來

《易經》更是中國古代一部非常神秘的著作,蘊含著遠古先祖的睿智卓識。不管是儒家還是道家都深受其影響。

孔子、老子同生於春秋末期,都有共同的愛好——尊崇《易經》。

不僅是孔子,在1990年11月26日,北京友誼醫院裡面,一位奄奄一息的老人在囑咐完遺囑之後,他旁邊的學生詢問是否還有什麼要留下的。

《易經》提醒:避除災禍,就看能不能守住自己這3點,好運自然來

這位老人想了一會,只留下了一句遺言:“中國將來一定會大放光彩,要注意《易經》。"這位老人就是被譽為現代新儒家的馮友蘭先生。

《易經》這部三千年的經典,就恰恰能夠幫助我們。它回答了“人從何處來,欲往何處去”這類古老的哲學問題,吻合了人們潛意識想渲洩的憂懼與想望,提供瞭解決吉凶禍福、貴賤窮達等切身問題的辦法。

《易經》提醒:避除災禍,就看能不能守住自己這3點,好運自然來

有人說古人的文言文晦澀難懂,一般人真看不懂,那這本白話文版本的《圖解易經》推薦給大家,這個版本不僅完整完整將原版的內容收錄進去,還將那些深奧的語言,用白話文講解,通俗易懂。

結合生活中的案例,更能讓人沉浸其中,看完之後,對於生活中的很多困惑也就豁然開朗。關鍵能將裡面的智慧實際運用到我們的生活中。

《易經》提醒:避除災禍,就看能不能守住自己這3點,好運自然來

這本《易經》才56元,卻能讓你受益終生!

點擊下方商品卡即可購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