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續加班1個月,崩潰大哭”:脆弱≠軟弱,3招教你化脆弱為優勢

“當我們還是孩子的時候,我們曾以為,等我們長大,我們就會不再脆弱。然而長大就是一個接納脆弱的過程。活著本身就是一種脆弱。——麥德琳·蘭歌

“連續加班1個月,崩潰大哭”:脆弱≠軟弱,3招教你化脆弱為優勢

本文共4312字 預計閱讀時長4′35

前些天,看到一條新聞:

武漢地鐵站有一個女子,坐在過道里。工作人員陳晨發現後上前詢問,但女子一言不發。

陳晨想安慰她,摸了一下她的頭,她突然抱著工作人員崩潰大哭。

問及原因,她的回答很心酸:

“連續加班1個月,現在工作做完了,也不知道該幹什麼,又怕回家哭嚇到女兒……”

職場人的脆弱和崩潰,連發洩都找不到合適的地方。

“我不知道該跟誰傾訴,甚至都不能表現出來。” 畢竟只有小孩子才隨便崩潰,成年人的情緒要可控,生活要可控,自己要可控。


“成年人的崩潰大多時候需要一個人硬扛,你扛過去了,你也就成了。”

可能,這就是我們很多職場人的現狀:隱藏脆弱,假裝堅強。

演員黃軒也曾在凌晨1點58分發微博袒露自己的脆弱,“很多時候我想活在戲裡,不想出來,出來了太失落!經常的想到死亡,一想到終極我就倍感虛無,我多麼想做一個對人類有一點點用的人!”


“連續加班1個月,崩潰大哭”:脆弱≠軟弱,3招教你化脆弱為優勢

脆弱不是軟弱,更不是弱點。在職場中,直面脆弱已經變成了很稀缺的品質。但人性的力量,總會在脆弱中點燃。我們的脆弱,也有力量。

“連續加班1個月,崩潰大哭”:脆弱≠軟弱,3招教你化脆弱為優勢

“連續加班1個月,崩潰大哭”:脆弱≠軟弱,3招教你化脆弱為優勢

職場成長:就是在脆弱中不斷重生

Facebook首席運營官謝麗爾·桑德伯格曾在接受採訪時表示在工作的時候流過淚。

很多人都表示難以置信,驚愕自己認定的“女強人”會哭泣。

在不少人的認知中,“脆弱”帶有負面意義,彷彿脆弱有罪,脆弱的人沒法在職場中立足。他們懼怕面對自己的脆弱,會焦慮,會羞恥,會害怕脆弱把他們拉向絕望的深淵、毒化他們的思想,甚至會讓他們自我覆滅。

於是,很多人把自己當成鋼鐵戰士,假裝自己堅不可摧,內心卻是不堪一擊。

《脆弱的力量》一書的作者布琳·布朗說過,“在充滿危機和不確定的路上,當自我拉扯、糾結、恐懼纏繞著你時,人生不完美的‘禮物’不期而至,擁有它們會讓你全心投入生活”。

在工作中,我們認識脆弱,接受脆弱,敢於脆弱,也才能化脆弱為優勢。

“連續加班1個月,崩潰大哭”:脆弱≠軟弱,3招教你化脆弱為優勢

“連續加班1個月,崩潰大哭”:脆弱≠軟弱,3招教你化脆弱為優勢

正視自己,是化脆弱為優勢的前提

真正的堅強,必然是經歷過脆弱的洗禮。

有人說,“之所以崩潰,是因為一直不敢脆弱”,其實會崩潰,也是因為不敢正視自己,害怕暴露真實的自我。

正視自己,是化脆弱為優勢的前提,具體要怎樣做才能做到正視自己呢?

下面基於法國精神分析學家吉娜維芙·阿弗裡伊爾的研究成果,給大家提供3點建議:

1、處理舊創傷

精神分析家弗朗索瓦茲·多爾多《一切皆語言》一書中講過,“我們不向任何人訴說自己的苦惱時,就無法從中獲得解脫。”我們通常會高估自己的能力,即使是遇到生命不能承受之重,也會覺得自己有能力去療愈。

可事實卻是,當你揹負著沉重的枷鎖,傷口非但不會很快癒合,還可能會裂開。傷痛蔓延,即使拼命咬牙堅持,還會步履維艱。

舊創傷不是舊衣服,扔得了物件,扔不掉回憶。不管我們把舊創傷隱匿得多深,它還是會時不時地刺痛你來刷存在感。

想不疼,就要先找到傷口的位置,正視它,處理好舊創傷,傷口癒合的過程,其實也是我們的心靈療愈的過程。

“連續加班1個月,崩潰大哭”:脆弱≠軟弱,3招教你化脆弱為優勢

2、摘掉面具,找回“真我”

每個人都有不同的面具,有的面具我們經常拿出來展示,有的卻被我們刻意壓抑隱藏起來。

在電影《貓鼠遊戲》中,詐騙犯弗蘭克不停地扮演不同的角色行騙,醫生、律師、飛行員等都是他的身份,他一直扮演著別人,卻一直沒能“演”好自己,面對心愛的人,他不敢袒露自己的真實身份,離真實的自己也越來越遠。

面具戴久了,會分不清現在的自己,是“真實的我”還是符合社會期望、社會標準的“假我”。

中國精神分析學派主流人物李孟潮說,“人格面具說到底,是一套防禦叢,在應對自我與環境的衝突中發展起來。”

戴上面具,隱藏自我,會獲得某種安全感,但是這安全感也是虛假的。只有摘掉面具,才能找回“真我”,找回自己真實的感覺。

“連續加班1個月,崩潰大哭”:脆弱≠軟弱,3招教你化脆弱為優勢

3、和真正的自己和解

心理學家卡倫·霍妮在她的巔峰之作《我們內心的衝突》中提到:

“每個人的心理都是一個極其複雜的所在。


那些內心的彷徨失序、衝突掙扎可能無法為外人所見,卻真實存在於我們每一個人的身上。


過度熱情卻小心翼翼地接近他人,下意識地與他人保持距離,用表面的強大掩飾內心的虛弱,用幻想的理想化形象取代真實的自己……


這一切背後可能是恐懼、不安全感、失望、討厭自己等我們沒有意識到的問題。”

藥物可以治療生理上的傷痛,心理上的傷還是要靠自己去救贖。

和自己和解,放過自己,接受自己的不完美,接受內心的恐懼,接受真實的自己,這才是堅強的自我。

和自己和解,意味著內外一致,不需要掩飾自我,也不需要去扮演別人,我們向別人展示的就是真實的自我。

表裡如一、言行一致,我們做的才是真正的自己。

“連續加班1個月,崩潰大哭”:脆弱≠軟弱,3招教你化脆弱為優勢

“連續加班1個月,崩潰大哭”:脆弱≠軟弱,3招教你化脆弱為優勢

如何化脆弱為優勢,重塑堅強人格?

基於吉娜維芙·阿弗裡伊爾在《敢於脆弱》一書中的論述,給大家提供3點建議。

1、走入自己的痛苦, 感受自己的與眾不同

作家兼哲學家亞歷山大·喬連安,一出生,臍帶就長在了頸部,他倖存了下來,但是生理上的缺陷卻讓亞歷山大變得痛苦沮喪。後來,他的同學熱羅姆把他從深淵中拉了出來。

熱羅姆同樣有生理缺陷,他癱瘓在床,只能說出“你好嗎?”一句話。但是他為了做出一些最簡單的動作付出了非人的努力。這讓亞歷山大深受鼓舞。

“他讓我不得不重回自己的過去,正視自己的缺陷,進入人性的深處。當他問我過得如何時,他可能只是想簡單地表達:雖然我們的人生是有缺陷的,但你我都好好地活在這個世界上,這就足夠令人欣喜了。”

生活中如果沒有痛苦,那就不是生活,怎麼走入自己的痛苦呢?

走入痛苦,需要能夠感受自己的與眾不同。

亞歷山大的與眾不同之處在於,他自幼就有缺陷,他正視了自己的缺陷,也有了走入自己的痛苦,然後帶著勇氣出來的能力。

但職場中,很多人卻不敢感受自己的與眾不同。

社會心理學家阿希曾經做過一個實驗:

每8人一組,其中7人都是請來的演員“托兒”,他們知道實驗的真實目的,只有被試1人被矇在鼓裡。


心理學家會給每組展示一張紙,紙上畫有一條標準線;接著展示另一張紙,紙上畫有三條長度不一的線,分別標為A、B、C,組員被要求在ABC中選擇和標準線長度相同的一條。


每個人會依次喊出自己的答案,每場實驗中,被試都被安排在最後一個回答。

“連續加班1個月,崩潰大哭”:脆弱≠軟弱,3招教你化脆弱為優勢

▲ 心理學家阿希的實驗

阿希的實驗共做了18次,其中12次實驗,演員們按要求給了統一的錯誤答案。

實驗結果是,有75%的人至少出現了一次從眾行為;只有四分之一的被試堅持了自己正確的答案。

為了讓自己不被當成“奇怪的人”,我們會不相信自己的眼睛,不相信自己的判斷。

職場中,很多人也一樣,會去追求“合群”,覺得自己有稜角就會跟別人不一樣,就會遭到排斥。於是,就拼命地把自己磨圓,好顯得不突兀。

比如,開會的時候,老闆就一個問題徵求大家的意見,你內心想否定,但是看到很多人都說同意,你猶豫了會兒,也投了支持票。

被同化後,我們確實沒有被排斥,但不敢暴露自己的真實想法,也慢慢喪失了自我,我們活得不像自己。

古斯塔夫·勒龐在《烏合之眾》裡說:

“人一到群體中,智商就嚴重降低,為了獲得認同,個體願意拋棄是非,用智商去換取那份讓人倍感安全的歸屬感。”

在同化的過程中,我們自我意識的反抗已經逐漸被消解,喪失了反抗的能力。

但職場中也有另一類人。

小A做的是銷售,他周圍的同事基本都是靠吃飯、喝酒、泡腳來成單的。但是他一直堅持通過正常途徑來談生意。

他的同事也常常嘲諷他:也沒見得你的業績有多好,你裝什麼清高啊?

他不為所動,一直堅持著自我。隨著他的業務能力越來越高,他的業績排名也從剛開始的倒數變成了正數。

在後來的晉升述職中,他的能力也得到了部門經理的認可,在整個團隊中脫穎而出。

與眾不同,保持本真的我,可能會讓我們經受一段難捱的時光,但是熬過去了,也就能走出痛苦,迎來曙光。

“連續加班1個月,崩潰大哭”:脆弱≠軟弱,3招教你化脆弱為優勢

2、直面自己的慾望,重新認識自己的力量

一個富翁向公眾發出一個徵集,問題是:一個人成功最重要的因素是什麼?


答對者,可以得到一筆豐厚的獎金。最後答對的只有一個人。


答案是:強烈的慾望。

“慾望”這個詞,我們通常也會覺得它是個貶義詞,因為貪慾、物慾、情慾等而鋃鐺入獄的例子比比皆是。

但,慾望也是一種能量,是我們生活的力量。

王小波在《黃金時代》裡的寫道,“那一年,我二十一歲,在我一生的黃金時代,我有好多奢望,我想愛,我想吃,還想在一瞬間變成天上半明半暗的雲。” 慾望給予我們力量去追求我們自己構建世界。

今天在朋友圈裡看到有人在糾結住哪兒,我很認同評論區的人說的。


“連續加班1個月,崩潰大哭”:脆弱≠軟弱,3招教你化脆弱為優勢

“既然沒錢租更大更好的,就應該想想如何更好的工作更好的賺錢,住那麼舒服幹嘛”,當我們的慾望跟現實有落差,這時候需要做的是平衡自己的慾望,而不是反抗。

近的地方租房價格也貴,要住得近就得接受住得小點,想住的舒服就要承受通勤的煎熬。住10平的小房間,是平衡慾望的做法,而住的遠,住得舒服,是反抗慾望的行為。

而我們內心的慾望其實是住的近,也住得舒服。

慾望也有力量,要滿足自己的慾望,那就要直面自己的慾望,從慾望中提取力量,讓現實接近慾望,最終實現慾望。

“連續加班1個月,崩潰大哭”:脆弱≠軟弱,3招教你化脆弱為優勢

3、 紮根於現實,直面真實

脆弱需要紮根於現實來證明某事的可能性,來不一樣地活著,來排解自己的絕望時刻。

——阿弗裡伊爾

有的人幻想著烏托邦,有的人想活在童話世界裡,“難過的時候就騎上飛馬,馳騁雲端,將悲傷遺忘”,那些不切實際的計劃,過多的思想,過多的非物質的事物,都讓我們脫離了現實。

比如,看別人買彩票中了不少錢,他也跟著買,總以為自己也能中個幾百萬。

連夢想都是虛幻的,怎麼能看到真實的自己呢?

郭德綱上臺表演的時候,說學逗唱、插科打諢,信手拈來。我也一度認為,他的交際能力肯定特別強,能夠應付各種場合。

可有次他在節目中說,“我這個人呢,臺下跟臺上不是一回事。我特別內向,我一年跟別人在外邊吃飯,連十回都沒有。”

現實生活中的郭德綱,內向,不喜歡交際場合,他沒有迴避真實的自我:不喜歡,就拒絕。

我們可以找到一個最終能實現的任務,一個需要注意力的任務,把注意力集中到某件具體的事上來強化自己在世界的存在感,幫助我們紮根現實,直面真實。

比如:

參加一項突顯自我的活動


參加一項尊重自己的活動


參加一項給自己帶來不同責任的活動

可能真實,並不那麼容易接受。但活著就是要去行動,而行動要能去改變,忽視恐懼,直面黑暗,直面真實,也才能解放自我,變得勇敢,變得更堅強。

“連續加班1個月,崩潰大哭”:脆弱≠軟弱,3招教你化脆弱為優勢

結語:

袒露自己或許痛苦,但遠不如我們用生命來躲避它來得痛苦;承認自己的弱點或許危險,但遠不如我們放棄愛、歸屬感和喜悅來得危險。


我們只有勇於探索黑暗,才能發現無限的光明。

——《脆弱的力量》

痛苦是幸福活著的一部分,人性的力量,只有在脆弱中才能被點燃。

在職場中,我們更要敢於袒露自己的脆弱,在脆弱中不斷重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