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試圖牽紅線,提議日產本田進行合併,卻慘遭拒絕?

據悉,日本政府官員曾試圖讓日產和本田進行合併,其目的是為了更好推進汽車工業市場巨大的日本汽車製造發展優勢。其實這並不是道聽途說,早在去年年底,日本官員就曾提議雙方進行合併談判,無奈本田和日產都拒絕了這一想法,再加上疫情的問題,這個事情只好向後擱置,只是直到最近才被英國報社媒體報道出來。

日本試圖牽紅線,提議日產本田進行合併,卻慘遭拒絕?

其實在當前新能源純電車需求更大,科技領域研發急缺的市場,讓世界級汽車製造商合併結盟抱團取暖的確是個可行之舉,並且這種操作早在本田日產之前就有曾出現。

日本試圖牽紅線,提議日產本田進行合併,卻慘遭拒絕?

例如名列世界汽車製造廠商前列的大眾和福特,在去年就已結成全球聯盟,致力於開發電動車和皮卡,共用公共資源和研發設計,以此節約成本和開銷;還有標緻雪鐵龍(PSA)將和菲亞特(FCA)合併,消息也早在汽車危機爆發前就已經宣佈。

日本試圖牽紅線,提議日產本田進行合併,卻慘遭拒絕?

雖然日本政府是為推動本國良好的汽車製造工業市場,但這一計劃的行進似乎並不在他們的意料之內,雙方果斷拒絕了這一決策。其實在我們外界看來,本田日產合併好像有些莫名其妙,明明在國內是兩個不愁銷量的大品牌,為什麼突然要讓他們合併呢?

日本試圖牽紅線,提議日產本田進行合併,卻慘遭拒絕?

從汽車工業發展之初直到現在,日本的汽車工業實力是大家有目共睹,實力強大的存在。但面對當前新能源領域的發展大趨勢和前景,日本政府屬實有些擔憂。隨著汽車行業慢慢步入自動電氣化的腳步,日本政府擔心本土龐大的汽車製造工業發展受到危機,即將丟失自身最大的優勢。

日本試圖牽紅線,提議日產本田進行合併,卻慘遭拒絕?

這種想法並不是杞人憂天,在另一領域日本政府類似的擔憂就曾出現過。當時手機行業發展如日中天的日本,索尼、愛立信、松下等大廠包攬手機制造的大片天,而隨之iphone的出現,各個品牌也是逐漸瓦解,被時代所淘汰。這次特斯拉就是日本政府的壓力所在,如此短時間的崛起,害怕當前汽車工業也步其後塵,於是高層官員做出應對策略,提議日產本田合併意見。

日本試圖牽紅線,提議日產本田進行合併,卻慘遭拒絕?

其次作為日本國企的日產,因受到疫情、戈恩事件、領導層更迭等眾多影響,其品牌經營狀態可謂是一塌糊塗,正處虧損經營中。2019年日產財年虧損6712億日元,且預計今年與去年虧損情況與往年差不多,現僅第一季度已經虧損2855億日元。

日本試圖牽紅線,提議日產本田進行合併,卻慘遭拒絕?

而反觀一向不拉幫結派的本田,雖然去年也是虧損狀態,卻僅只有1136.9億日元,且大部分虧損都是來自疫情重災的北美市場,幾乎佔據了總虧損的百分之九十,雖然相比日產的經營狀態還是要好一點,但本田的本土銷量也處於下鋪路階段,時不時還要被馬自達、鈴木、三菱等品牌挑釁,所以日本政府選擇這兩個品牌進行合併提議也並非沒有依據。

日本試圖牽紅線,提議日產本田進行合併,卻慘遭拒絕?

那麼作為汽車製造大廠的兩大車企,肯定也會預想到未來所將要面臨的難題,那麼為何卻還是回絕了這一意見呢?雙方給出的回答卻並沒有絲毫毛病,並且沒有反駁的理由。本田覺得日產與雷諾三菱之間的資本結構問題還沒解決清楚,連內務都沒處理好,還想著與我合併?而日產的一位高層人員也是一針見血:"只有對不瞭解汽車的人來說,日產和本田的合併才有意義。"

日本試圖牽紅線,提議日產本田進行合併,卻慘遭拒絕?

雖然在理想狀態下,如果這兩個企業進行合併能夠推動本土經濟,保住日本汽車工業發展基地的優勢,那當然是最美好的。但一切都處於未知之中,且雙方面臨的問題的確太多,就算能夠統一合併,結果能否1+1≥2都說不定,那麼合併的意義是什麼呢?

歡迎留言評論,想看更多車訊,請關注私家車酷!


分享到:


相關文章: